小学儿童诗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课程也在不断改革与更新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能够充分开发儿童的思维和语言,丰富学生的心灵以及情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儿童诗是属于儿童阶段的一种诗歌,符合儿童阶段人群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心理与审美特点。在课本教材中占据一定比例,充满童真和童趣的语言也深受儿童的喜爱。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儿童诗教学也在逐渐完善。儿童诗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核心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儿童成长、帮助其学会表达内心情感、提升其语言素养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发挥儿童诗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群文阅读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最明显特征是求知欲强以及好奇心重。作为教师,需要借助儿童诗来帮助学生习得语言,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里提升文学素养。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解读儿童诗,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一、明确阅读主题,奠定学习基础
随着教育不断地发展,语文教学可供利用的资源也逐渐丰富。但是,另一个新的问题浮出水面:作为教师需要怎样合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来发挥育人的实际功效,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如果教师想要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就需要合理利用教学素材,而儿童诗正是教师训练学生、提升其素养的“利剑”。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儿童诗获益,教师需要借助群文阅读的模式,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行为。
为了提高学生对边塞诗的鉴赏力,教师可以将边塞诗作为群文阅读主题,接着将《出塞》《凉州词》《塞下曲》等诗歌作为群文阅读篇目,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展开群文阅读活动。首先,为了让学生了解边塞诗,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边塞诗的诗歌特征。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直观感受边塞诗。比如学生读了《出塞》这首诗以后,感受不到诗情画意的氛围,反而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肃杀感;有的读了《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后,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一股悲壮的气息;还有的读了《塞下曲》,虽然词句简单,但是张力很强,仿佛一触即发。教师在肯定学生的这一直观感受后,带着学生分析诗歌内容。通过解析诗歌内容,学生发现边塞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型,因为它主要以战争为背景,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戍守边境将士的辛苦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使学生对边塞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对于教师来说,想要在群文阅读背景下更好地提升儿童诗的教学效率,必须做到的是明确阅读主题。这样做不但能够发挥儿童诗的功能,而且也能够最大幅度集中锻炼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利用比较阅读,发散学生思维
为了提升儿童诗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借助多种形式的阅读模式,其中群文阅读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发现,即使让学生短期内阅读了大量的诗歌,但是并没有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益。这主要因为教师为学生所选取的诗歌并不具备一定的关联性和比较性,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来发展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围绕一个专题对专题内选取的儿童诗进行比较阅读,发现其异同之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例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分别是《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以及《望洞庭》三首诗。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歌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读了这三首诗,你认为这三首诗有哪些异同处?”在诵读《望天门山》后,有学生提出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一个“断”字仿佛有着劈天的力量,让你感觉到好像将山分成两半,非常有气势。接着有学生表示,感觉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但是由于长江冲击,将天门山一分为二,突出水流的汹涌澎湃。接着教师让学生带着这种情绪继续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阅读之后学生表示好像换了一个世界,刚才还是大江大浪,这会儿就是诗情画意了。接着教师让学生谈谈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写西湖的美,学生读了以后发现诗人将西湖比喻成美人,以此来突出西湖的山清水秀,而且还用了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不同天气下西湖呈现出的不同的景色特点。最后,教师让学生阅读《望洞庭》,学生很快发现这首诗同样借助于比喻的手法来描绘洞庭湖的风光。通过比较的形式,学生意识到这三首诗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运用的修辞手法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其呈现出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值得其他教师参考,通过一系列和自然景色相关的儿童诗,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诗作之间的关联以及异同处,从而更好地提升儿童诗教学效率。
三、开展实践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儿童诗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儿童诗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营造趣味生动的教学氛围。特别是针对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以生硬的方式进行讲解,不但无法发挥儿童诗的教育功能,而且也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儿童诗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教师需要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儿童诗的魅力,这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语言学习中获得更多的风景。
例如在教学了《比尾巴》这首诗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其他儿童诗,比如《青蛙写诗》《小小的船》,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绘画或者作文。比如有的学生阅读了《小小的船》这首诗以后,画出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色:在碧蓝的天空下,一支尖尖的、小小的船上坐着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孩子,画面左边是一轮弯弯的月亮,月亮旁边还有几朵可爱的云彩。整幅画面以蓝色打底,散发出温馨动人的气息。还有的学生将《青蛙写诗》进行扩写,他是这样描绘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对好学的青蛙来说可是个好消息,他又可以作诗啦。只见他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迅速聚集起小蝌蚪,和小雨滴也结成了同盟,在平淡的水面上写起了动人的诗……”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能够锻炼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在开展儿童式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进一步发挥群文阅读的功效,教师还需要开展别出心裁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用多种途径来感受儿童诗歌的魅力。
四、基于单元主题,扩展阅读视野
所谓群文阅读,指的是确立一个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应的篇目,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文章的阅读来提升语文素养以及阅读能力的方式。因此,当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教学时,为了更好地落实群文模式,可以将单元作为阅读主题。此举不但能够扩展其阅读视野,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促进学生宏观把控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提升儿童诗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这一单元主要围绕着“秋天”这一季节展开,包括《古诗三首》《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通读这些儿童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儿童诗的共性是什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诗意判断出这些儿童诗是以秋天作为叙事背景。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和秋天有关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有的学生认为秋天肃杀,有的认为秋天代表着丰收的喜悦,还有的觉得秋意萧瑟。因此,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一单元中儿童诗的感受。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夜书所见》这首诗读来凄清,好像置身在无人的空谷;还有的学生读了《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后,感觉秋天非常可爱,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来朗读这些诗歌,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开展儿童诗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着眼于单元主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单元包含的课文,并非全是儿童诗,因此教师可以将同样元素,或者相似题材的儿童诗进行归类,以全新的单元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来是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群体。在儿童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和带领学生走入到课本的教学内容中,不断充实和巩固教学知识,实现教学的全面创新。小学儿童诗教学非常关键,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有足够重视,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措施,逐步完善教学策略,帮助小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的全面提升。
总之,学习儿童诗不但能够释放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灵活的方式来发挥儿童诗的教育功能,让儿童诗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黄丽.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分析[J].科普童话,2019(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群文阅读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最明显特征是求知欲强以及好奇心重。作为教师,需要借助儿童诗来帮助学生习得语言,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里提升文学素养。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解读儿童诗,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一、明确阅读主题,奠定学习基础
随着教育不断地发展,语文教学可供利用的资源也逐渐丰富。但是,另一个新的问题浮出水面:作为教师需要怎样合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来发挥育人的实际功效,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如果教师想要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就需要合理利用教学素材,而儿童诗正是教师训练学生、提升其素养的“利剑”。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儿童诗获益,教师需要借助群文阅读的模式,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行为。
为了提高学生对边塞诗的鉴赏力,教师可以将边塞诗作为群文阅读主题,接着将《出塞》《凉州词》《塞下曲》等诗歌作为群文阅读篇目,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展开群文阅读活动。首先,为了让学生了解边塞诗,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边塞诗的诗歌特征。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直观感受边塞诗。比如学生读了《出塞》这首诗以后,感受不到诗情画意的氛围,反而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肃杀感;有的读了《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后,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一股悲壮的气息;还有的读了《塞下曲》,虽然词句简单,但是张力很强,仿佛一触即发。教师在肯定学生的这一直观感受后,带着学生分析诗歌内容。通过解析诗歌内容,学生发现边塞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型,因为它主要以战争为背景,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戍守边境将士的辛苦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使学生对边塞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对于教师来说,想要在群文阅读背景下更好地提升儿童诗的教学效率,必须做到的是明确阅读主题。这样做不但能够发挥儿童诗的功能,而且也能够最大幅度集中锻炼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利用比较阅读,发散学生思维
为了提升儿童诗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借助多种形式的阅读模式,其中群文阅读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发现,即使让学生短期内阅读了大量的诗歌,但是并没有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益。这主要因为教师为学生所选取的诗歌并不具备一定的关联性和比较性,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来发展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围绕一个专题对专题内选取的儿童诗进行比较阅读,发现其异同之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例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分别是《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以及《望洞庭》三首诗。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歌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读了这三首诗,你认为这三首诗有哪些异同处?”在诵读《望天门山》后,有学生提出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一个“断”字仿佛有着劈天的力量,让你感觉到好像将山分成两半,非常有气势。接着有学生表示,感觉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但是由于长江冲击,将天门山一分为二,突出水流的汹涌澎湃。接着教师让学生带着这种情绪继续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阅读之后学生表示好像换了一个世界,刚才还是大江大浪,这会儿就是诗情画意了。接着教师让学生谈谈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写西湖的美,学生读了以后发现诗人将西湖比喻成美人,以此来突出西湖的山清水秀,而且还用了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不同天气下西湖呈现出的不同的景色特点。最后,教师让学生阅读《望洞庭》,学生很快发现这首诗同样借助于比喻的手法来描绘洞庭湖的风光。通过比较的形式,学生意识到这三首诗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运用的修辞手法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其呈现出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值得其他教师参考,通过一系列和自然景色相关的儿童诗,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诗作之间的关联以及异同处,从而更好地提升儿童诗教学效率。
三、开展实践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儿童诗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儿童诗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营造趣味生动的教学氛围。特别是针对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以生硬的方式进行讲解,不但无法发挥儿童诗的教育功能,而且也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儿童诗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教师需要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儿童诗的魅力,这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语言学习中获得更多的风景。
例如在教学了《比尾巴》这首诗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其他儿童诗,比如《青蛙写诗》《小小的船》,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绘画或者作文。比如有的学生阅读了《小小的船》这首诗以后,画出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色:在碧蓝的天空下,一支尖尖的、小小的船上坐着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孩子,画面左边是一轮弯弯的月亮,月亮旁边还有几朵可爱的云彩。整幅画面以蓝色打底,散发出温馨动人的气息。还有的学生将《青蛙写诗》进行扩写,他是这样描绘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对好学的青蛙来说可是个好消息,他又可以作诗啦。只见他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迅速聚集起小蝌蚪,和小雨滴也结成了同盟,在平淡的水面上写起了动人的诗……”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能够锻炼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在开展儿童式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进一步发挥群文阅读的功效,教师还需要开展别出心裁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用多种途径来感受儿童诗歌的魅力。
四、基于单元主题,扩展阅读视野
所谓群文阅读,指的是确立一个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应的篇目,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文章的阅读来提升语文素养以及阅读能力的方式。因此,当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教学时,为了更好地落实群文模式,可以将单元作为阅读主题。此举不但能够扩展其阅读视野,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促进学生宏观把控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提升儿童诗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这一单元主要围绕着“秋天”这一季节展开,包括《古诗三首》《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通读这些儿童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儿童诗的共性是什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诗意判断出这些儿童诗是以秋天作为叙事背景。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和秋天有关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有的学生认为秋天肃杀,有的认为秋天代表着丰收的喜悦,还有的觉得秋意萧瑟。因此,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一单元中儿童诗的感受。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夜书所见》这首诗读来凄清,好像置身在无人的空谷;还有的学生读了《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后,感觉秋天非常可爱,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来朗读这些诗歌,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开展儿童诗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着眼于单元主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单元包含的课文,并非全是儿童诗,因此教师可以将同样元素,或者相似题材的儿童诗进行归类,以全新的单元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来是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群体。在儿童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和带领学生走入到课本的教学内容中,不断充实和巩固教学知识,实现教学的全面创新。小学儿童诗教学非常关键,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有足够重视,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措施,逐步完善教学策略,帮助小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的全面提升。
总之,学习儿童诗不但能够释放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灵活的方式来发挥儿童诗的教育功能,让儿童诗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黄丽.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分析[J].科普童话,2019(10).
- 【发布时间】2022/4/8 20:24:06
- 【点击频次】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