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与“基于问题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原则在于以最有利与学生发展为宗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学生活动和“基于问题学习”都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本文通过列举将两者相结合的教学应用示例,在课堂中实施,以期望获得更有质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活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应用
1、学生活动和“基于问题学习”简介
活动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活动是指由行为动作构成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意识能动性和个性能动性的高级形式。[1]因此,活动具有主体,学生即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主体。凸显学生主体的原则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体现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开展有效的学生活动不仅能够凸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还能够培养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mg 简称 PBL)典型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或者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量的专业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疑问,再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反复循环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最后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反思。[2]基于问题学习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基础、发展思维能力、成为自主学习者和有效的合作者。
2、应用举例
2.1 神经元与反射弧的结构
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内容中,教师对神经元和反射弧的结构知识板块的处理,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再按小组使用橡皮泥等工具制作神经元的物理模型,课中让学生进行模型展示,梳理并完善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并利用不同类型的神经元构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型,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可适当的提出以下问题进行知识深入:①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有分支,每一个分支末端构成的结构是什么?②假设该神经元(展示的模型)是一个感觉神经元,应对模型做怎样的调整?③在构建出的反射弧中,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构是什么?请画出该结构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④在该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末端连接的是什么?⑤根据第④问,请问生物体中哪些膜结构可以作为突触后膜?
问题①意在巩固突触小体出现在神经元中的位置和数量;问题②可以让学生明确感觉神经元和其他(运动和中间)神经元在结构上的区别,前者含有神经节和由长树突构成的感觉神经末梢;问题③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神经元之间是靠突触相连接,还通过“作图”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突触的结构组成。问题④能够让学生明确效应器的组成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而不仅仅是相应的肌肉或肌细胞;再通过教材的文字信息归纳得出:神经元不仅可以和神经元相连接,也可以和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相连接,进而总结出突触的类型。问题⑤是基于问题④的进一步探索,让学生从局部到整体明确此时完成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多个多种细胞,实际上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进而明确突触处的膜结构都是细胞膜(不同细胞)。
2.2 标志重捕法
在《种群的特征》一节关于标志重捕法的教授中,若完全依赖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运算示例,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知识,靠凭空想象去掌握知识,没有真实的情景体验,容易造成知识的混淆和遗忘。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知识之后,可让学生分小组利用黄豆(300颗)、马克笔、透明的和不透明的带盖一次性塑料杯等材料进行模拟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从杯中抓取一定量的黄豆,用马克笔进行标记并计数;②将标记好的黄豆放回杯中,盖上杯盖,摇匀;③再次抓取第一定量的黄豆,计数抓取总粒数和被标记的黄豆粒数;④计算出杯中黄豆的总粒数。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进一步领悟标志重捕法的原理,体会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实施过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提问:①不同小组之间的结果具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②有的小组的结果与真实数量之间具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③个别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获得了多个实验结果,应怎样进行实验数据处理?
问题①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组别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的差别,进而分析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未摇匀、未做到随机抓取等,教师可随即创设“调查某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或“调查某草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等情景,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从而形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问题②的设置意在巩固标志重捕法是一种估算法,让学生明确其调查结果和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论误差;问题③能够让学生学会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知道如何避免实验误差过大的操作,以养成正确的科学探究能力。
2.3 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作用特点
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内容中,对于生长素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及相关曲线形成和理解的知识板块讲解时,学生在课前利用生根粉和绿萝进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绿萝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获得实验数据,课堂中让学生代表陈述实验过程并呈现预实验和正式实验的实验结果,其余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将实验结果转换成曲线数学模型,并进行模型展示,在活动进行时,教师可适当的提出以下问题进行知识完善:①实验过程中是怎样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②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预实验与正式实验的主要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③请分析两个曲线图,分别能得出哪些结论?④请总结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与浓度之间的关系。⑤结合本实验,思考生长素对芽和茎的作用效果?
问题①②要求同学在倾听阐述的同时注重细节并加以独立思考,进一步明确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问题③通过对曲线图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a.在与空白对照组的对比之下,预实验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根的生长可表现出促进和抑制作用;b.正式实验各组都表现为促进作用,且能从该实验条件下得到一个较为“精确”的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数值。问题④是对问题③的结论进行概括,学生能够得出:低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的生长,在最适浓度下促进作用最强,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抑制根的生长,其作用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问题⑤让学生利用已获得的实验结果及结论,猜想生长素对芽、茎等器官的作用效应,教师利用不同的猜想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随即引出教材中问题探讨中的曲线图,进而得出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作用效果的差异,即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种交往与沟通,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启发、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主体的形式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有目的地去收集资料、发现并提出问题、不断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见和想法的碰撞,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这种相互之间的评价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颖.教科书中学生活动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功能分析[J].中学生物学,2016,32(09):66-68.
[2]范慧玲,刘飞.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51-52.
关键词:学生活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应用
1、学生活动和“基于问题学习”简介
活动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活动是指由行为动作构成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意识能动性和个性能动性的高级形式。[1]因此,活动具有主体,学生即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主体。凸显学生主体的原则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体现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开展有效的学生活动不仅能够凸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还能够培养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mg 简称 PBL)典型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或者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量的专业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疑问,再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反复循环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最后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反思。[2]基于问题学习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基础、发展思维能力、成为自主学习者和有效的合作者。
2、应用举例
2.1 神经元与反射弧的结构
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内容中,教师对神经元和反射弧的结构知识板块的处理,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再按小组使用橡皮泥等工具制作神经元的物理模型,课中让学生进行模型展示,梳理并完善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并利用不同类型的神经元构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型,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可适当的提出以下问题进行知识深入:①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有分支,每一个分支末端构成的结构是什么?②假设该神经元(展示的模型)是一个感觉神经元,应对模型做怎样的调整?③在构建出的反射弧中,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构是什么?请画出该结构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④在该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末端连接的是什么?⑤根据第④问,请问生物体中哪些膜结构可以作为突触后膜?
问题①意在巩固突触小体出现在神经元中的位置和数量;问题②可以让学生明确感觉神经元和其他(运动和中间)神经元在结构上的区别,前者含有神经节和由长树突构成的感觉神经末梢;问题③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神经元之间是靠突触相连接,还通过“作图”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突触的结构组成。问题④能够让学生明确效应器的组成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而不仅仅是相应的肌肉或肌细胞;再通过教材的文字信息归纳得出:神经元不仅可以和神经元相连接,也可以和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相连接,进而总结出突触的类型。问题⑤是基于问题④的进一步探索,让学生从局部到整体明确此时完成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多个多种细胞,实际上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进而明确突触处的膜结构都是细胞膜(不同细胞)。
2.2 标志重捕法
在《种群的特征》一节关于标志重捕法的教授中,若完全依赖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运算示例,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知识,靠凭空想象去掌握知识,没有真实的情景体验,容易造成知识的混淆和遗忘。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知识之后,可让学生分小组利用黄豆(300颗)、马克笔、透明的和不透明的带盖一次性塑料杯等材料进行模拟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从杯中抓取一定量的黄豆,用马克笔进行标记并计数;②将标记好的黄豆放回杯中,盖上杯盖,摇匀;③再次抓取第一定量的黄豆,计数抓取总粒数和被标记的黄豆粒数;④计算出杯中黄豆的总粒数。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进一步领悟标志重捕法的原理,体会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实施过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提问:①不同小组之间的结果具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②有的小组的结果与真实数量之间具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③个别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获得了多个实验结果,应怎样进行实验数据处理?
问题①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组别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的差别,进而分析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未摇匀、未做到随机抓取等,教师可随即创设“调查某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或“调查某草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等情景,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从而形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问题②的设置意在巩固标志重捕法是一种估算法,让学生明确其调查结果和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论误差;问题③能够让学生学会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知道如何避免实验误差过大的操作,以养成正确的科学探究能力。
2.3 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作用特点
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内容中,对于生长素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及相关曲线形成和理解的知识板块讲解时,学生在课前利用生根粉和绿萝进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绿萝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获得实验数据,课堂中让学生代表陈述实验过程并呈现预实验和正式实验的实验结果,其余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将实验结果转换成曲线数学模型,并进行模型展示,在活动进行时,教师可适当的提出以下问题进行知识完善:①实验过程中是怎样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②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预实验与正式实验的主要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③请分析两个曲线图,分别能得出哪些结论?④请总结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与浓度之间的关系。⑤结合本实验,思考生长素对芽和茎的作用效果?
问题①②要求同学在倾听阐述的同时注重细节并加以独立思考,进一步明确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问题③通过对曲线图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a.在与空白对照组的对比之下,预实验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根的生长可表现出促进和抑制作用;b.正式实验各组都表现为促进作用,且能从该实验条件下得到一个较为“精确”的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数值。问题④是对问题③的结论进行概括,学生能够得出:低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的生长,在最适浓度下促进作用最强,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抑制根的生长,其作用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问题⑤让学生利用已获得的实验结果及结论,猜想生长素对芽、茎等器官的作用效应,教师利用不同的猜想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随即引出教材中问题探讨中的曲线图,进而得出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作用效果的差异,即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种交往与沟通,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启发、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主体的形式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有目的地去收集资料、发现并提出问题、不断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见和想法的碰撞,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这种相互之间的评价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颖.教科书中学生活动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功能分析[J].中学生物学,2016,32(09):66-68.
[2]范慧玲,刘飞.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51-52.
- 【发布时间】2022/4/8 20:25:28
- 【点击频次】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