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可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实践《课标》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课后延时的推开,数学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此问题,经过多年数学教学,我想在此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一、教学中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培养动手能力,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激起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能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活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图画情境展现,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充满数学的实际问题,使不同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在创设情境中我们注意情境的生活化、故事化、现实性,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来定。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认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可见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一个好办法。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都非常有益。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合作交流,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多的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设教学情境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方法和策略的形成。教学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简洁、易懂,背景丰富,但又不那么直白,与学生已经具备的那些常识性的,不那么严格的数学见解有关,学生已经习得的正规知识能派上用场,能引起思考,能提出问题,容易导向一段发现和活动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课一开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花果山中三个小猴子吵着要猴爸爸买甘蔗给他们吃:最小的猴子嚷着要根数多,老大自认为很懂事说:‘我只要一根,但要最长的。’精明的老二说:‘我不要最长的,也不要根数最少的,但根数要比大哥多,比弟弟的长一些。’猴爸爸思考了一下,买来三根同样长的甘蔗,将第一根分了一半给老大,将第二根平均分成6段,取了3段给老三,将剩下的一根平均分成4段,给老二2段。三个猴子高兴极了,都认为爸爸对他最好。同学们,猴爸爸分得公平吗?……公平不公平,学了新课自分明”,学生兴趣盎然地步入了新课。
三、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精心设计布置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1)变“乏味”为“趣味”。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活动巧妙联系,使之符合小学生好动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2)变“被动”为“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业设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3)变“独立”为“合作”。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总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中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我们意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认真研究和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也不能等待观望,放任自流。要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顾鸿翔:创新教学,教育艺术,2002年3月31日
[2]苏娟: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教育艺术,2002年5月26。
[3]陈卫彬: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艺术,2002年10月22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课后延时的推开,数学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此问题,经过多年数学教学,我想在此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一、教学中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培养动手能力,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激起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能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活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图画情境展现,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充满数学的实际问题,使不同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在创设情境中我们注意情境的生活化、故事化、现实性,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来定。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认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可见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一个好办法。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都非常有益。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合作交流,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多的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设教学情境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方法和策略的形成。教学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简洁、易懂,背景丰富,但又不那么直白,与学生已经具备的那些常识性的,不那么严格的数学见解有关,学生已经习得的正规知识能派上用场,能引起思考,能提出问题,容易导向一段发现和活动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课一开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花果山中三个小猴子吵着要猴爸爸买甘蔗给他们吃:最小的猴子嚷着要根数多,老大自认为很懂事说:‘我只要一根,但要最长的。’精明的老二说:‘我不要最长的,也不要根数最少的,但根数要比大哥多,比弟弟的长一些。’猴爸爸思考了一下,买来三根同样长的甘蔗,将第一根分了一半给老大,将第二根平均分成6段,取了3段给老三,将剩下的一根平均分成4段,给老二2段。三个猴子高兴极了,都认为爸爸对他最好。同学们,猴爸爸分得公平吗?……公平不公平,学了新课自分明”,学生兴趣盎然地步入了新课。
三、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精心设计布置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1)变“乏味”为“趣味”。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活动巧妙联系,使之符合小学生好动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2)变“被动”为“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业设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3)变“独立”为“合作”。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总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中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我们意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认真研究和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也不能等待观望,放任自流。要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顾鸿翔:创新教学,教育艺术,2002年3月31日
[2]苏娟: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教育艺术,2002年5月26。
[3]陈卫彬: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艺术,2002年10月22日
- 【发布时间】2022/4/8 20:28:40
- 【点击频次】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