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探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课改过程中一直强调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不再以考分作为惟一的目标,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高中美术课程同样要兼顾学生能力,以及思想品质的双重培养。此背景下,我们研究高中美术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教学
美术是一门极具人文性和艺术性的学科,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添姿添彩,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在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活动时,我们应该严格遵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立足作品创作,引导学生的图像解读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图像信息,或者观察图像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在庞杂的信息中准确的筛选和解读图像信息,就是特殊的信息素养。所谓“图像解读”就是学生可以有效地区分美术作品和图像资料中的色彩、线条、结构等。一般情况下,按照美术欣赏的切入点和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情况,可将美术作品分为:具体形象、靠主要意义表达、抽象难以理解的三类美术作品。比如,在“走进具象艺术”鉴赏教学的课堂设计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引入课外艺术作品。在设计“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活动时,可选择《韩熙载夜宴图》作为作品精读环节,引导学生从古代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角度,认识绘画中不同任务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古代工笔画中的色彩语言、线条语言、人物语言、精神语言等等,让学生对作者创作意图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促使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结合创作表达,强化学生的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的是一种视觉形象,这种形象的传达媒介主要有新媒体、数字技术以及美术语言。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与现代教学环境相结合,从综合角度出发对学生美术表现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首先,要扎牢美术功底,比如:在“瓷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讲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如,实物展示方式、作品赏析方式等,掌握各种瓷器制作技术和工艺,对瓷器进行正确欣赏,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夯实美术基础,还有助于提升个人美术素养水平。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媒体、技术以及各种材料,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美术的表现空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宽,加之美术教学观念、美术材料选择、美术创作形式的不断创新,使得美术视觉形象越来越丰富。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美术观,鼓励学生用直观的情感和丰富的形象表达出美术创作的思想和意图。
三、进行主题绘画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意实践”就是以创新意识为主导的实践活动,运用并发展创新思维的过程就是美术创作。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利用比较式的艺术鉴赏方法,从不同维度了解经典美术作品创作的背景、创作特点、创作技巧。绘画是实践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借助视频开展美术教学,应该积极设计绘画主题,创设出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例如,在色彩对比构成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著名绘画作品的讲解,向学生普及色彩对比的技巧和原则。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努力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面,以校园为“参照物”,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场景和色彩,在绘画创作中及时调整画面的色彩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描绘一幅校园中的美好景象。该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色彩对比的创新能力和运用能力,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表达能力。
四、通过鉴赏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感知、评价、判断、表达美术作品,以及现实中的审美对象就是一种对审美的判断。在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知美丑,明善恶”。作为高中美术教学体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鉴赏课可形成对学生审美素养的良好熏陶。例如,在“古代花鸟画”鉴赏教学中,可以将《花篮图》和《花果篮》作为展示作品,鼓励学生对国画作品和摄像作品两种作品差异进行区分,并以此引出中国花鸟画的特点,比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等。课后教师还可以安排鉴赏作业,让学生赏析一幅古代花鸟画作品。
五、加强高中美术教师对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掌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因如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保持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从美术学专业、授课技巧、沟通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自我。同时,各学校还要组织针对性的校内外培训,将每位美术教师培养成多才多艺的综合性人才。
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我们在开展教学时应该顺势而为,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集中精力探寻实现高效教学的原动力。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勇于实践,达到师生合力的效果。这样才能不断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专业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教学
美术是一门极具人文性和艺术性的学科,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添姿添彩,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在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活动时,我们应该严格遵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立足作品创作,引导学生的图像解读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图像信息,或者观察图像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在庞杂的信息中准确的筛选和解读图像信息,就是特殊的信息素养。所谓“图像解读”就是学生可以有效地区分美术作品和图像资料中的色彩、线条、结构等。一般情况下,按照美术欣赏的切入点和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情况,可将美术作品分为:具体形象、靠主要意义表达、抽象难以理解的三类美术作品。比如,在“走进具象艺术”鉴赏教学的课堂设计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引入课外艺术作品。在设计“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活动时,可选择《韩熙载夜宴图》作为作品精读环节,引导学生从古代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角度,认识绘画中不同任务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古代工笔画中的色彩语言、线条语言、人物语言、精神语言等等,让学生对作者创作意图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促使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结合创作表达,强化学生的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的是一种视觉形象,这种形象的传达媒介主要有新媒体、数字技术以及美术语言。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与现代教学环境相结合,从综合角度出发对学生美术表现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首先,要扎牢美术功底,比如:在“瓷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讲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如,实物展示方式、作品赏析方式等,掌握各种瓷器制作技术和工艺,对瓷器进行正确欣赏,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夯实美术基础,还有助于提升个人美术素养水平。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媒体、技术以及各种材料,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美术的表现空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宽,加之美术教学观念、美术材料选择、美术创作形式的不断创新,使得美术视觉形象越来越丰富。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美术观,鼓励学生用直观的情感和丰富的形象表达出美术创作的思想和意图。
三、进行主题绘画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意实践”就是以创新意识为主导的实践活动,运用并发展创新思维的过程就是美术创作。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利用比较式的艺术鉴赏方法,从不同维度了解经典美术作品创作的背景、创作特点、创作技巧。绘画是实践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借助视频开展美术教学,应该积极设计绘画主题,创设出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例如,在色彩对比构成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著名绘画作品的讲解,向学生普及色彩对比的技巧和原则。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努力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面,以校园为“参照物”,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场景和色彩,在绘画创作中及时调整画面的色彩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描绘一幅校园中的美好景象。该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色彩对比的创新能力和运用能力,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表达能力。
四、通过鉴赏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感知、评价、判断、表达美术作品,以及现实中的审美对象就是一种对审美的判断。在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知美丑,明善恶”。作为高中美术教学体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鉴赏课可形成对学生审美素养的良好熏陶。例如,在“古代花鸟画”鉴赏教学中,可以将《花篮图》和《花果篮》作为展示作品,鼓励学生对国画作品和摄像作品两种作品差异进行区分,并以此引出中国花鸟画的特点,比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等。课后教师还可以安排鉴赏作业,让学生赏析一幅古代花鸟画作品。
五、加强高中美术教师对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掌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因如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保持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从美术学专业、授课技巧、沟通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自我。同时,各学校还要组织针对性的校内外培训,将每位美术教师培养成多才多艺的综合性人才。
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我们在开展教学时应该顺势而为,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集中精力探寻实现高效教学的原动力。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勇于实践,达到师生合力的效果。这样才能不断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专业素养。
- 【发布时间】2022/4/8 20:39:25
- 【点击频次】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