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策略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能力素质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以适应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应该从从教师培训的三个主体:教师培训机构、学校、教师个人等方面采取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能力素质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能力素质面临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方面的挑战。
只要合理有序协调各方力量,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依然指日可待。教师培训是教师能力素质发展的主要渠道,因此,笔者认为,顺利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应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可以从教师培训的三个主体:教师培训机构、学校、教师个人进行分析,采取应对措施。
一、教师培训机构:更新教师培训内容
所谓教师培训,就是具有认定资质的机构,根据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基于特定的内容,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活动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1]。在我国现行的教师培训体系中,教师培训活动一般表现为政府的委托代理形式,在这种安排下,培训内容通常也由培训者,即师范院校的教师确定。在当前的教师培训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新课改理念及师德建设等方面,整个体系是基于新课改的背景而构建的。然而,就在全国教师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广大研究者却针砭时弊地指出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如以“国培计划”为例,对我国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积极性不高;内容缺乏针对性、且城市化倾向明显;效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等[2]。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成为事关今后课程开发、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的根据,我国的课程改革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从完善当前教师培训体系,还是教师培训与教育发展阶段和背景相适应的角度考虑,更新教师培训内容均迫在眉睫。各培训机构应积极把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师培训中,一方面向教师传递核心素养理念,同时在培训中示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并为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则应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在课程、见习、实习等环节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中突破教师能力素质在核心素养前面临的困境。
二、学校: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
学校自古以来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从业者,学校就是教师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教师的职场,但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职场,还是一个教育性职场[3]。在现代社会,学校功能也与教师专业发展从分离逐步走向融合。因此,在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这一历史转型时期,我们应充分重视学校在教师能力素质的转向中发挥的作用,努力在学校中为教师能力素质的转向创造环境。笔者认为,学校层面可借鉴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实践范式之一: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
首先,教师在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涵及要求的前提下,并找出自己在核心素养要求转向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然后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分析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其与核心素养要求之间的差距。学校则定期组织教师交流互动,即在教师案例撰写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进行交流[4]。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反思成果,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循环中不断靠近目标。面对核心素养这个新鲜事物,通常来说,年轻教师表现出的接受能力和好奇心往往高于老教师,他们更愿意去尝试,去改变,因此,学校应充分抓住这一点,鼓励教师进行教师实验。其次,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校长或专家的指导,在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中,尤其需要校长和专家对教师的指导。每个教师的成长轨迹都是不一样的,校长和专家应在聆听教师反思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解教师在能力素质的转向过程存在的困难,组织评价小组对教师发展进程给予评定,根据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式地制定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为教师能力素质的转向提供“外援”。
三、教师个人:主动树立适应核心素养要求的心向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起着根本作用。奥苏泊尔也提出意义学习发生的条件必须包括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教师能力素质的转向也同样,面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的挑战,不仅需要培训机构、学校的外部帮助,更需要教师个人主动树立起适应核心素养要求的心向,把外部条件内化为自身素质。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也当成自己的学习场所,主动应对核心素养的对自身能力素质的挑战。基于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考,笔者认为,教师要树立主动应对核心素养要求的心向,可在综合考虑个人特点和环境因素后,制定个人的愿景规划。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为导向,具体分析自身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总结自身要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方面尚存在哪些差距,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积极缩小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真正树立适应核心素养要求的心向。
具体说来,首先,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活动,加强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学习。通过学习了解核心素养的先进之处,先有了解,然后才有认可,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学科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变。其次,认真撰写教学案例,如实记录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加以反思。专业技能的提升和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项长期的艰难工程,教师可通过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而明确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专家指导提供参考。另外,通过反思可不断深化自身核心素养意识,促进专业情意的转变。
总之,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使命,若我们可从以上几方面着手,或可提升教师能力素质,适应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明仁、周钧.教师培训的理念更新与制度保障[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3):37-40.
[2]张二庆、王秀红.我国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4):36-39.
[3]王少非.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能为何应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07):63-66.
[4]潘海燕.引导教师在行走中改变行走方式——在行动中构建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J].成才.2015(5):16-18.
作者简介:彭冬萍,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师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能力素质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能力素质面临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方面的挑战。
只要合理有序协调各方力量,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依然指日可待。教师培训是教师能力素质发展的主要渠道,因此,笔者认为,顺利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应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可以从教师培训的三个主体:教师培训机构、学校、教师个人进行分析,采取应对措施。
一、教师培训机构:更新教师培训内容
所谓教师培训,就是具有认定资质的机构,根据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基于特定的内容,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活动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1]。在我国现行的教师培训体系中,教师培训活动一般表现为政府的委托代理形式,在这种安排下,培训内容通常也由培训者,即师范院校的教师确定。在当前的教师培训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新课改理念及师德建设等方面,整个体系是基于新课改的背景而构建的。然而,就在全国教师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广大研究者却针砭时弊地指出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如以“国培计划”为例,对我国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积极性不高;内容缺乏针对性、且城市化倾向明显;效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等[2]。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成为事关今后课程开发、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的根据,我国的课程改革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从完善当前教师培训体系,还是教师培训与教育发展阶段和背景相适应的角度考虑,更新教师培训内容均迫在眉睫。各培训机构应积极把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师培训中,一方面向教师传递核心素养理念,同时在培训中示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并为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则应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在课程、见习、实习等环节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中突破教师能力素质在核心素养前面临的困境。
二、学校: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
学校自古以来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从业者,学校就是教师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教师的职场,但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职场,还是一个教育性职场[3]。在现代社会,学校功能也与教师专业发展从分离逐步走向融合。因此,在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这一历史转型时期,我们应充分重视学校在教师能力素质的转向中发挥的作用,努力在学校中为教师能力素质的转向创造环境。笔者认为,学校层面可借鉴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实践范式之一: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
首先,教师在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涵及要求的前提下,并找出自己在核心素养要求转向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然后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分析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其与核心素养要求之间的差距。学校则定期组织教师交流互动,即在教师案例撰写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进行交流[4]。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反思成果,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循环中不断靠近目标。面对核心素养这个新鲜事物,通常来说,年轻教师表现出的接受能力和好奇心往往高于老教师,他们更愿意去尝试,去改变,因此,学校应充分抓住这一点,鼓励教师进行教师实验。其次,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校长或专家的指导,在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中,尤其需要校长和专家对教师的指导。每个教师的成长轨迹都是不一样的,校长和专家应在聆听教师反思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解教师在能力素质的转向过程存在的困难,组织评价小组对教师发展进程给予评定,根据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式地制定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为教师能力素质的转向提供“外援”。
三、教师个人:主动树立适应核心素养要求的心向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起着根本作用。奥苏泊尔也提出意义学习发生的条件必须包括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教师能力素质的转向也同样,面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的挑战,不仅需要培训机构、学校的外部帮助,更需要教师个人主动树立起适应核心素养要求的心向,把外部条件内化为自身素质。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也当成自己的学习场所,主动应对核心素养的对自身能力素质的挑战。基于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考,笔者认为,教师要树立主动应对核心素养要求的心向,可在综合考虑个人特点和环境因素后,制定个人的愿景规划。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为导向,具体分析自身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总结自身要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方面尚存在哪些差距,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积极缩小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真正树立适应核心素养要求的心向。
具体说来,首先,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活动,加强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学习。通过学习了解核心素养的先进之处,先有了解,然后才有认可,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学科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变。其次,认真撰写教学案例,如实记录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加以反思。专业技能的提升和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项长期的艰难工程,教师可通过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而明确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专家指导提供参考。另外,通过反思可不断深化自身核心素养意识,促进专业情意的转变。
总之,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使命,若我们可从以上几方面着手,或可提升教师能力素质,适应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明仁、周钧.教师培训的理念更新与制度保障[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3):37-40.
[2]张二庆、王秀红.我国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4):36-39.
[3]王少非.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能为何应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07):63-66.
[4]潘海燕.引导教师在行走中改变行走方式——在行动中构建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J].成才.2015(5):16-18.
作者简介:彭冬萍,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师教育。
- 【发布时间】2022/4/8 20:44:02
- 【点击频次】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