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动机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历史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做到了精心设计也就能在知识传授和情感传递上发挥不可估量的神奇作用——让学生持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本文从导入语言、点拨语言和评价语言三个方面探讨了历史教师在教学语言上的用心设计。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语言;学习动机;激发;巧用
教师以舌根为业,具有“三寸舌”,在教学上能言善辩,在情感上如糖似粘。这就是对教师教学语言极高的夸赞。的确,作为教师,语言就是他们的强大武器,虽不能达到“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的效果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力量的确不可轻视,语言如同师生之间知识传授的桥梁和情感传递的纽带。特别是精心的设计教学语言可以使教与学巧妙地结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语言设计上做到了精心二字,那就可以让聆听的学生如沐春风、如临其境。相反,如果教师不锤炼语言,则容易让学生兴味索然、如听催眠曲。又特别是历史教学,众多的人名、地名、事件名等枯燥的东西存在,更容易使人倍感乏味。在一堂课中,教师的语言就像汤里的调料,精心设计的语言如同多种调料恰适地组合能将知识这道菜加工得有滋有味让学生爱吃、想吃。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来说方法的重要性,其实在我在看来其后面还应添上一句“更不如授人以欲”。在关于学习的“鱼”“渔”“欲”三者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欲”,有了“欲”,要再给学生“鱼”和“渔”就易如反掌,“欲”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自我要学的内在原因。而教学应用中我们就可以把此作为激励、指引学生积极学、主动学的有效抓手。多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优化教学语言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促进他们由“要我学”的被动变化为“我要学”主动的真正动因,教师就得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语言而就是利用教学语言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对语言的探索有以下几点浅识拙见。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言,诱发学习动机
教学欲成功,良好开端不可少。所谓良好的开端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欲望进入课堂、走入文本,有强烈的“我要学”动机。这应该是一线每位老师追求的方向。如我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就用这样的导入语:历史不同影视,讲究真实可信,而那些所谓的传说就是传说,难免夸张虚构。让我们从本课《远古的传说》中去搜寻历史的丝缕。又如讲《美国南北战争》用这样的导入语开课:出示课件,屏幕上出现写有林肯纪念堂标识的画面,紧接着出现林肯塑像。在画面展开的同时教师的导入语由此而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今天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去参观一个地方,认识这纪念堂的主人。这就是林肯。要知道,在美国,林肯这位伟人是家喻户晓的。2009年,黑人总统奥巴马在上任就职的典礼结束后所进行的花车巡游就将活动结束点选在了这个位置。他选择这儿有什么目的?还有,美国那么多总统,他们为什么单单要修林肯纪念堂?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美国南北战争》一探究竟吧。这样的导入语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诱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恰当运用点拨语言,唤起学习动机
学习过程就是思维从一座山翻过又经历又一座山。在每个峰路转之际有迷茫时就需要教师点拨。教师在恰当时机的点拨语,就能使学生拨云见日,实现思维上的柳明花明,从而更有效地唤起学习动机。如点拨学生将美国南北战争原因编为顺口溜:北方工业发展快,黑奴制度来阻碍。点拨学生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件的颁布编成顺口溜——林肯颁布两文件,扭转战局成关键。点拨学生“战争结束了,林肯却离去了”,美国人却永远记住了他,唤起学生学习伟人精神的动机,把人民装在心里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再比如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建立西汉这个历史事件上的几个知识点也枯燥难记,我点拨学生编成顺口溜——前鸭下蛋后鸭看,刘邦长安建西汉。这些点拨都将知识由枯燥难记变得简单容易,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准确运用评价语言,维持学习动机
人不激不奋。好面子的初中学生更需要在教师当众表扬获得满足。因此,在教学中老师恰当地使用鼓励性的评价语,其就可以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让他们继续保持积极学的追求。如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假如你当时是林肯政府里的一员,你有何良策?当有学生向林肯政府献计献策时:有的说解决土地、有的说解决积极性,我评价说“我看到了未来的政治家,让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正是由于这样鼓励学生,相信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才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和民主自由的精神氛围,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得、有所进、有所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充分肯定,维持学生乐于展现自己风采的动机。
总之,历史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要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要用经过了优化的语言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进行包装讲解,让它变得有滋有味。历史老师的语言虽不是蜂蜜也不是美景,但可以牢牢粘住学生吸引学生。教师精心的设计语言就会换来学生学习动机的不断激发,进而得到精彩的教学互动,成就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高旭华,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甘肃教育,2007年。
[2]鲍世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历史教学效果[J].吉林教育,2016年。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语言;学习动机;激发;巧用
教师以舌根为业,具有“三寸舌”,在教学上能言善辩,在情感上如糖似粘。这就是对教师教学语言极高的夸赞。的确,作为教师,语言就是他们的强大武器,虽不能达到“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的效果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力量的确不可轻视,语言如同师生之间知识传授的桥梁和情感传递的纽带。特别是精心的设计教学语言可以使教与学巧妙地结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语言设计上做到了精心二字,那就可以让聆听的学生如沐春风、如临其境。相反,如果教师不锤炼语言,则容易让学生兴味索然、如听催眠曲。又特别是历史教学,众多的人名、地名、事件名等枯燥的东西存在,更容易使人倍感乏味。在一堂课中,教师的语言就像汤里的调料,精心设计的语言如同多种调料恰适地组合能将知识这道菜加工得有滋有味让学生爱吃、想吃。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来说方法的重要性,其实在我在看来其后面还应添上一句“更不如授人以欲”。在关于学习的“鱼”“渔”“欲”三者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欲”,有了“欲”,要再给学生“鱼”和“渔”就易如反掌,“欲”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自我要学的内在原因。而教学应用中我们就可以把此作为激励、指引学生积极学、主动学的有效抓手。多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优化教学语言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促进他们由“要我学”的被动变化为“我要学”主动的真正动因,教师就得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语言而就是利用教学语言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对语言的探索有以下几点浅识拙见。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言,诱发学习动机
教学欲成功,良好开端不可少。所谓良好的开端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欲望进入课堂、走入文本,有强烈的“我要学”动机。这应该是一线每位老师追求的方向。如我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就用这样的导入语:历史不同影视,讲究真实可信,而那些所谓的传说就是传说,难免夸张虚构。让我们从本课《远古的传说》中去搜寻历史的丝缕。又如讲《美国南北战争》用这样的导入语开课:出示课件,屏幕上出现写有林肯纪念堂标识的画面,紧接着出现林肯塑像。在画面展开的同时教师的导入语由此而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今天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去参观一个地方,认识这纪念堂的主人。这就是林肯。要知道,在美国,林肯这位伟人是家喻户晓的。2009年,黑人总统奥巴马在上任就职的典礼结束后所进行的花车巡游就将活动结束点选在了这个位置。他选择这儿有什么目的?还有,美国那么多总统,他们为什么单单要修林肯纪念堂?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美国南北战争》一探究竟吧。这样的导入语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诱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恰当运用点拨语言,唤起学习动机
学习过程就是思维从一座山翻过又经历又一座山。在每个峰路转之际有迷茫时就需要教师点拨。教师在恰当时机的点拨语,就能使学生拨云见日,实现思维上的柳明花明,从而更有效地唤起学习动机。如点拨学生将美国南北战争原因编为顺口溜:北方工业发展快,黑奴制度来阻碍。点拨学生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件的颁布编成顺口溜——林肯颁布两文件,扭转战局成关键。点拨学生“战争结束了,林肯却离去了”,美国人却永远记住了他,唤起学生学习伟人精神的动机,把人民装在心里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再比如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建立西汉这个历史事件上的几个知识点也枯燥难记,我点拨学生编成顺口溜——前鸭下蛋后鸭看,刘邦长安建西汉。这些点拨都将知识由枯燥难记变得简单容易,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准确运用评价语言,维持学习动机
人不激不奋。好面子的初中学生更需要在教师当众表扬获得满足。因此,在教学中老师恰当地使用鼓励性的评价语,其就可以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让他们继续保持积极学的追求。如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假如你当时是林肯政府里的一员,你有何良策?当有学生向林肯政府献计献策时:有的说解决土地、有的说解决积极性,我评价说“我看到了未来的政治家,让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正是由于这样鼓励学生,相信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才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和民主自由的精神氛围,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得、有所进、有所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充分肯定,维持学生乐于展现自己风采的动机。
总之,历史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要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要用经过了优化的语言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进行包装讲解,让它变得有滋有味。历史老师的语言虽不是蜂蜜也不是美景,但可以牢牢粘住学生吸引学生。教师精心的设计语言就会换来学生学习动机的不断激发,进而得到精彩的教学互动,成就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高旭华,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甘肃教育,2007年。
[2]鲍世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历史教学效果[J].吉林教育,2016年。
- 【发布时间】2022/5/19 18:23:00
- 【点击频次】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