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学校”的初级阶段,再加上小学生年龄阶段较为特殊,所以其不管是独立思考意识还是辨别是非能力都尚未完全形成。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是学生学校里的“家长”。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教书、育人”的个人职责,除了要传授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一、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般情况下,德育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部分。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传承。其次是行为道德教育。行为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必须以相关行为规范为基础。再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人员,班主任还应注重对学生爱国精神、政治精神的有效培养,进而更好的帮助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班主任应当引导学生明确集体意识,尊重同学、热爱班级。
二、小学生德育教育渗透工作现状
1.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纵然传统教学思想中的落后一面逐渐淡化,但鉴于升学考核制度的不变性,五六年级的学生和任课老师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各个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依然将教学重点置于智育领域,德育课程的重要性依然没有得到学校的普遍重视,这直接体现在德育老师的兼职任教上,阻碍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除了在校内有所体现之外,在家庭中的体现也比较强烈。家庭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影响部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现阶段的家长忙于工作与事业,对学生们的成长关注不够,或者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方面,德育工作被严重忽视。
2.德育的知与行分离比较严重
现阶段的高年级德育工作存在灌输德育知识的问题,忽视了德育实践工作的养成。小学德育的实施形式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班级的主题班会,而对于班主任的主要“舞台”——班会课的德育工作而言,大部分班主任应用的传统授课模式是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们缺乏德育实践的平台。而通过调查发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局限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宏观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们个体的关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注,导致整个德育工作知与行的分离。
3.班主任德育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班主任对高年级学生的德育评价方式以教师的个人评价为主,整体的评价主观色彩严重,终结性评价远远大于过程性评价。班主任和学生们的沟通不多,整个德育评价也存在很多问题,德育工作难以发挥其效果,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德育水平的提升。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
小学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依然不成熟,是非观念逐渐形成,但是,他们缺少正确的判断能力,个别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迫切需要班主任关注,及时给予关心和呵护。除了做好教学工作,班主任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生存状态,通过家访、面对面谈话和间接了解诸多方式了解学生,从而开展具体的德育工作。面对班级中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或贫困生,班主任应该予以心灵上的保护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班主任要保护学生们的自尊心,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用委婉的形式指出学生们道德和习惯中的缺点,及时肯定学生们的进步,鼓励孩子敢于承担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判断是非的观念。
(二)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由于小学生年龄阶段原因,其在学习、生活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在此背景下,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将班级环境建设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只有在轻松、有爱的班级环境中,才可实现对小学生的良好熏陶,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还应有目的的对学生的责任心、乐于助人品质进行培养,进而更好的保障当前班级整体精神风貌,为德育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班主任还应与学生家长加大联系频率,引导家长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校结合的德育教育方式,可有效保障当前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有效性,这对于推动学生个人素质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三)做到言传身教,提高自身修养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管理的主力军,更是德育教育有效渗透的保障者,是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引(下转第9页)(上接第10页)路人。所以,要想提高德育教育渗透有效性,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除了要传授基本的德育知识外,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对自身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审视,进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小学生出现学习错误时,作为教师应当以耐心、爱心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并非一味责骂。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必须要摒弃传统教育方式,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方式,学习新鲜教学模式,建立新颖教学观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建立一个真正和谐、敢说的学台。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可以提高自己语言趣味性、在教育方式中选用游戏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有效拉近师生距离,获得学生的理解与认同,进而更好的帮助其实现健康成长。小学德育教育对于教师本人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新时期下的教师,必须要以自身为切入点,推己及人。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的穿着打扮为学生做榜样,在课下要主动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补习,进而更好的渗透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四)积极开展有趣的德育实践活动
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以口头教育为唯一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学生们的感受不够深刻。班主任要结合德育工作知识教学与实践引导,利用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践行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们每个月参与到班级的爱心募捐活动当中,学生们自由选择捐款金额,凝聚班级的力量,在积少成多中贡献自己的爱心。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下,学生们领悟到要竭尽所能帮助他人,更要珍惜自己当下的生活,在奉献爱心的活动中品尝到快乐的滋味。除爱心募捐活动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以“地球一小时”“植树节”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班会活动,让小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长远意义。利用“清明扫墓”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组织学生到烈士紀念园开展扫墓活动,帮助孩子缅怀先祖、慎终追远,更加感受到今天的和平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些活动远比枯燥的道德传输更有价值。诚然,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多样,“纸上谈兵”式的德育教学必然会导致形式主义。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德育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也在他们的心灵上播下了奉献的种子。
总而言之,教书育人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德育工作应该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学生各项能力都正处于重要发展阶段,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用爱呵护学生。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家校合作中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班主任还需要结合班级的实际状况,在不断摸索中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梦想的青少年。
一、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般情况下,德育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部分。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传承。其次是行为道德教育。行为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必须以相关行为规范为基础。再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人员,班主任还应注重对学生爱国精神、政治精神的有效培养,进而更好的帮助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班主任应当引导学生明确集体意识,尊重同学、热爱班级。
二、小学生德育教育渗透工作现状
1.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纵然传统教学思想中的落后一面逐渐淡化,但鉴于升学考核制度的不变性,五六年级的学生和任课老师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各个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依然将教学重点置于智育领域,德育课程的重要性依然没有得到学校的普遍重视,这直接体现在德育老师的兼职任教上,阻碍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除了在校内有所体现之外,在家庭中的体现也比较强烈。家庭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影响部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现阶段的家长忙于工作与事业,对学生们的成长关注不够,或者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方面,德育工作被严重忽视。
2.德育的知与行分离比较严重
现阶段的高年级德育工作存在灌输德育知识的问题,忽视了德育实践工作的养成。小学德育的实施形式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班级的主题班会,而对于班主任的主要“舞台”——班会课的德育工作而言,大部分班主任应用的传统授课模式是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们缺乏德育实践的平台。而通过调查发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局限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宏观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们个体的关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注,导致整个德育工作知与行的分离。
3.班主任德育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班主任对高年级学生的德育评价方式以教师的个人评价为主,整体的评价主观色彩严重,终结性评价远远大于过程性评价。班主任和学生们的沟通不多,整个德育评价也存在很多问题,德育工作难以发挥其效果,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德育水平的提升。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
小学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依然不成熟,是非观念逐渐形成,但是,他们缺少正确的判断能力,个别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迫切需要班主任关注,及时给予关心和呵护。除了做好教学工作,班主任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生存状态,通过家访、面对面谈话和间接了解诸多方式了解学生,从而开展具体的德育工作。面对班级中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或贫困生,班主任应该予以心灵上的保护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班主任要保护学生们的自尊心,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用委婉的形式指出学生们道德和习惯中的缺点,及时肯定学生们的进步,鼓励孩子敢于承担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判断是非的观念。
(二)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由于小学生年龄阶段原因,其在学习、生活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在此背景下,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将班级环境建设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只有在轻松、有爱的班级环境中,才可实现对小学生的良好熏陶,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还应有目的的对学生的责任心、乐于助人品质进行培养,进而更好的保障当前班级整体精神风貌,为德育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班主任还应与学生家长加大联系频率,引导家长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校结合的德育教育方式,可有效保障当前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有效性,这对于推动学生个人素质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三)做到言传身教,提高自身修养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管理的主力军,更是德育教育有效渗透的保障者,是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引(下转第9页)(上接第10页)路人。所以,要想提高德育教育渗透有效性,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除了要传授基本的德育知识外,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对自身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审视,进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小学生出现学习错误时,作为教师应当以耐心、爱心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并非一味责骂。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必须要摒弃传统教育方式,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方式,学习新鲜教学模式,建立新颖教学观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建立一个真正和谐、敢说的学台。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可以提高自己语言趣味性、在教育方式中选用游戏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有效拉近师生距离,获得学生的理解与认同,进而更好的帮助其实现健康成长。小学德育教育对于教师本人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新时期下的教师,必须要以自身为切入点,推己及人。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的穿着打扮为学生做榜样,在课下要主动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补习,进而更好的渗透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四)积极开展有趣的德育实践活动
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以口头教育为唯一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学生们的感受不够深刻。班主任要结合德育工作知识教学与实践引导,利用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践行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们每个月参与到班级的爱心募捐活动当中,学生们自由选择捐款金额,凝聚班级的力量,在积少成多中贡献自己的爱心。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下,学生们领悟到要竭尽所能帮助他人,更要珍惜自己当下的生活,在奉献爱心的活动中品尝到快乐的滋味。除爱心募捐活动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以“地球一小时”“植树节”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班会活动,让小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长远意义。利用“清明扫墓”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组织学生到烈士紀念园开展扫墓活动,帮助孩子缅怀先祖、慎终追远,更加感受到今天的和平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些活动远比枯燥的道德传输更有价值。诚然,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多样,“纸上谈兵”式的德育教学必然会导致形式主义。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德育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也在他们的心灵上播下了奉献的种子。
总而言之,教书育人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德育工作应该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学生各项能力都正处于重要发展阶段,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用爱呵护学生。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家校合作中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班主任还需要结合班级的实际状况,在不断摸索中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梦想的青少年。
- 【发布时间】2022/5/19 20:01:24
- 【点击频次】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