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简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作者】 黄志文

【机构】 广西容县浪水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跨越式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的各个方面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已从负课转变为关键的主课。初中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如何让受教育者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我们广大的信息技术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教学;信息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已在我校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多年了。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作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让受教育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永不落伍?如何探索教学、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概念性与技巧性极强的学科,它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无法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一些传统课程相类比。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仅供同行参考。
  一、教师开展学前心理指导,消除神秘感
  信息技术对于我们农村的初中生来说,仅仅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普及的一种新鲜事物,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是一个比较陌生、比较神秘的概念。所以,笔者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做到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讲起,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中,计算机不仅在体积、重量和消耗功率等方面显著减少,而且在硬件、软件技术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操作系统也由原来的DOS、UNIX到WINDOWS,更具有实用性和大众化。另外,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之快、精确度之高,是传统计算工具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近10多年以来,计算机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从而加快了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音响的再现和传输;Internet把世界联成一体,形成信息高速公路,令人真感到“天涯咫尺”。让学生真正明白,计算机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一个好工具,好伙伴!学好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很有好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抓好基础教学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要点,重在基本技能。在教学中,首先学习简单的计算机组成,键盘练习,然后学习,Windows98的认识,紧跟着又学习绘图,玩《金山打字通》里的简单游戏等能够吸引学生的软件。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使用这些软件,还灵活地掌握了鼠标的使用方法,真可谓一举两得。等到学生的鼠标和键盘都掌握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让学生学习资源的初步认识,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
  三、老师以兴趣为中心设置课程,激发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进取和创造的内驱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求知与志趣相伴而生。你若问100名学生:“你喜欢信息技术课吗”?会有99人说:“喜欢!”面对学生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老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把期望变成失望。如何提高学生对学科教学的兴趣?是每一位老师所孜孜以求的。笔者认为:实施创新性目标教学模式、兴趣是激发创新性思维的关键。如何在教学中积极引发学生对学科教学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的做法是除了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和技巧外,在设置课程的准备阶段就要了解学生阶段性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课余生活中的活动兴趣中心,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新颖的而有创意的目标教学模式。笔者通过网络优势,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软件,先对学生进行集中讲授。通过老师的控制,能在限定课时内呈现较多信息量,能同时面对大量学生上课,知识点易被接受。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不足,所有学生被迫按照老师的讲授速度进行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应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再增添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笔者要求学生用“Photoshop”为我们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各制作一幅电贺卡,表达出自己对母亲和父亲的最爱,说出自己对母亲和父亲最想说的一句话。这样即大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渴求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又让学生发出了内心深处对父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四、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利用学生差异提高资源互补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其性格品质、心理素质、能力倾向各不相同、相互间的差异性明显。老师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差距,采取必要的措施,势必造成两极分化,甚至使一些学生失掉学习计算机的信心。自卑是人生的第一大敌,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要使教育成功。首先,就要给学生以信息,笔者在教学中比较注意因材施教,进一步加强弹性教学、个性化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得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比如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采用“引进门”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信息技术,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采用先简单引入,再让学生去自学,最后总结一次这样就可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则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在所有的年级中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励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不要固定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可以相互走动,让会的同学辅导不会的同学,不懂的同学可以问问懂的同学。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要不耻下问:“小疑则小学,大疑则大学”。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优势,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诚然,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鉴赏,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这是信息技术课老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探索,锐意进取,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改教学定会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 【发布时间】2022/5/19 20:20:04
  • 【点击频次】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