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借助语感培养开展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

 

【作者】 曾宏平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界牌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感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初中阶段是基础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提升初中生良好语感的重要阶段。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诵读教学运用不当且效果差强人意。本文就初中古诗文诵读教育教学以及语感培养进行阐述,希望教育同仁斧正。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感培养;古诗文;诵读教学
  一、古诗文诵读教学在语感培养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语文诵读教学的概念与内涵 
  谈到古文的诵读,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到:“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诵读所感知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声音形态,还蕴含着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诵读古诗文不是简单地阅读,而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策略,也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途径。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对韵律要求极高,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反复诵读,能充分感受作品的韵律美,能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感。
  (二)诵读的本质
  诵读是综合性学习方法。叶圣陶说过:“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诵读包含了感知、联想、想象、思维等复杂的心理因素。诵读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学生在诵读时深刻理解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诵读才更具价值。 
  二、古诗文诵读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一)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指导不利 
  个别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朗读即可,从而在朗读和诵读之间简单地的划上等号。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语文教师偏重于传授知识,忽略了诵读,更忽视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问题。教师需要讲解古诗词的重音停顿、语调和节奏。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诵读技巧,学生们也就感受不到诗歌之美。 
  (二)古诗文诵读教学方式不合理 
  古诗词诵读教学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古诗词诵读兴趣不高,尚未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教师不重视古诗词诵读教学创新。诵读时间一般安排在早自习时段,或安排在课堂结束时。诵读内容也多局限于发音、识字、背诵等几个环节。
  (三)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多数初中生羞于启齿,不敢开口诵读文章。甚至将诵读视作一种负担,害怕情感诵读被他人嘲笑。最终将诵读变为朗读或者阅读。这也说明,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无从可言。
  三、借助古诗文诵读培养初中生的语感
  (一)提高语言知识水平
  诵读是一种“内化—外化”的实践活动,通过长期积累达到内化作用。再借助相应的语言环境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诵读提高学生的言语知识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诵读具有反复性特征,能够不断更新学生的言语知识系统,诵读也就变得更具节奏感、更具情感、更有韵味。初中生较为内敛,逐渐喜欢上书面语言,读书也逐渐从放声朗读转变为默读。教师要创造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以此提高语感能力。
  (二)促进学生心智更加成熟 
  语文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心智技能的发展与成熟,也是学生更好学习的手段。从诵读方面来说,促进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获取经验过程体验 
  诵读能够让学生在激昂平缓、抑扬顿挫中获得更稳定的心理特征,并漫步于古诗文蕴含的情感世界当中。诵读不是无休止地朗读,重要的是将书面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深层次体验和理解文字,从而强化自身的语言学习能力。 
  四、传授古诗文诵读的技巧分析
  (一)授之以“音韵” 
  第一,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是读通、读顺一篇古诗文的前提,比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媵”、“耄”、“廪”的读音比较特殊。很多学生之前没有遇到过,从而出现认读困难。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提前扫清字词障碍。 
  第二,找准重音。重音的理解不能停留于浅层次理解——“加重声音”。个别字词的重音主要是突出其重要性,轻读、拖读也具有突出的作用。强烈的重音可以突出豪迈奔放的感情,比如,在李白的《行路难》一文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果“济”字读音加重,就能体现出当时不为人所重视,但仍然乐观豪迈的气概。含蓄、令人寻味的句子只需要轻读即可,比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只需轻读“着”字即可,能够显示出作者高尚的人格特征。 
  第三,找出韵脚。绝大部分古诗都是押韵的。押韵能让诗歌更具节奏感,就像跳动的音符一样。韵脚是整首诗的落脚点,如果诗歌没有韵律,那么就失去了必要的支撑点。可以说,韵的存在让诗歌化身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朱光潜曾经说过:“就一般诗来说,韵脚最大的功用就是把分散的声音联络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曲调。”。不同的韵脚又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内涵,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包括“狂”、“黄”、“苍”、“郎”、“唐”等多个字,押的都是“阳”韵,这种方法凸显了当时出猎时的激烈场景,同时也暗示着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决心。 
  第四,“特音”技巧 
  “特音”技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特殊的发音技巧”。一旦学生懂得“特音”后,就能够快速掌握字音、重音、声调、韵脚等阅读技巧。通过不断地训练,就能达到较高的诵读水平,更准确地诵读古诗,并通过声音准确生动地传递作者的情感思想。听众也会在聆听中感受文字之美,韵律之美。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简单地分析了语感、古诗文、诵读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分析了古诗文诵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试探性地提出一些诵读教学方法,旨在更高效地完成诵读教学,不断提升初中生的语感能力。
  • 【发布时间】2022/5/19 20:22:10
  • 【点击频次】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