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可塑性很强,变化性很大,经不起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式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考验。面对网络的诱惑、单亲家庭的增多、老人的过分溺爱等因素都会给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初中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综合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
关键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目前,各个学校尽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提上仪事日程,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收效甚微。当前初中生最突出的矛盾是生理发育快与心理发育滞后的矛盾。随着初中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做事爱面子,在同学面前爱显摆。当面对挫折、批评和别人的冷嘲热哄时,他们往往因心理脆弱而无法承受,最终在不良社会环境的诱导下误入歧途。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形成心理素质、思维、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要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当前,在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却跟不上却时代的步伐,单一地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教育孩子正确树立“三观”的培养。父子母子间缺乏心理和情感沟通,而盲目的照顾和溺爱导致孩子形成任性、自私和叛逆的心理。因此,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系统化
目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无具体的专业课程,也无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许多学校没有明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休克补救教学往往在重大问题发生后进行。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也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往往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2)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匮乏
目前,初中学校非常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常,心理课程都是由其他教师兼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肤浅、形式单一。
(三)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格品质的培养
初中学生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大多数学校只注重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深刻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变化过程的认知矫正。从家庭角度来看,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也没有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沟通和解决。从社会角度来看,当今时代物欲横流、拜金、追星、网络诱惑以及其它消极思想,对正能量效应和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不利于初中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
三、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数学课堂设计中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我们在数学课堂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知识点,更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弄清楚什么为中心来设计教案,同时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能力,挖掘出各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例如:我们在教初中函数时,以商场的促销活动为例:某商场的电水壶30元一个,塑料盆15元一个,如果一次性买3个电水壶及以上可享受以下优惠:买一个电水壶就送一个电水壶或阿买的所有商品打7.5折,则叫学生能否运用数学中的函数知识去思考这两个优惠哪个更划算。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平台
1、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竞赛活动既是一种能力测试,也是一种增强集体凝聚力的一种方法。我们要采用合适的方法,重点与一般兼顾,好的差的均衡搭配,不能因为竞赛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组织竞赛时,一定要全盘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竞赛题难易适度,形式要多样化。同时,竞赛分组也要好的、差的兼搭,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竞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他们都感到集体成功中有自己的一份功劳,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成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增强集体荣誉感。
2、大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之总和。初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健全学生心理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我觉得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关键,并辅助适当的训练。
(三)在教学评价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各个学校出现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别人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因此,作为我们数学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措辞,注意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四)建立积极的课堂情景模式
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制定适意的心理教育活动,满足初中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好奇心和求趣心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喜爱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适当的心理调节,增强学生积极乐观的个性特征,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例如,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快乐一招鲜如“情理体验、尝试应用”等情景模式,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线条清晰、逻辑严密的思维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五)要构建长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全方向、多角度、多渗透的教学模式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有专业的心理教师,要有强有力的心理教育团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一个长期有效、稳步推进和有计划性的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在学校开展心理评估问卷调查,积极收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纠正和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收集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评估信息。对存在突出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组织教师、家长会诊,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形的心理辅导。从社会层面来看,初中生接触网络信息的渠道很多,但信息混杂,加之初中生明辨是非能力差等特点。学校应充分搭建自媒体平台,营造学校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促进校园师生间的相互沟通,进而达到学生愿意沟通、接受心理教育的目的。
(六)数学教学因地制宜辅助以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依托,学校应多措并举,创新教学载体,精心设计课堂,灵动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是课程教学要有特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课、讨论课等形式来改善课堂氛围。邀请知名心理专家通过远程教学来优化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涵,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二是课程的设计要合理,要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课程的可行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择最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的点进行介绍,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而使课堂更现实,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三是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效果的搜集与反馈,加强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积极体验,进而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制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
(七)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的心理互助活动。二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努力使学校黑板报及墙报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形势更生动,内容更丰富,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开设“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拓展课,让社会心理辅导机构走进学校进行团体辅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心理游戏。在活动中学会人际关系的技巧与策略,克服自负,提升自信,积极主动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四是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定期开展无记名抽样调查活动,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教师应积极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档案,优化学生的心理素养。一是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建立不同的档案,内容尽量详尽。对那些特殊群体的学生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并要重点关注。二是使用专业的心理测试系统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测试,做好详细记录,形成更加完整的档案。三是各学科教师应加强合作,从动态的角度观察每个学生,对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纠正。
(九)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特别要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作用。一是学校应充分给学生家长赋能,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生理成长的特点、规律及教育方法。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构和社区心理矫治中心的辐射作用,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及时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监控、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减少危机事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三是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当好倾听者,作好讲解者。尊重、关爱子女,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好的学科教学必须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积极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充分融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系统化、多样化、细致化,以教学为载体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的心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晶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8(36):22。
[2]张旺生.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7(09):120-12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关键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目前,各个学校尽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提上仪事日程,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收效甚微。当前初中生最突出的矛盾是生理发育快与心理发育滞后的矛盾。随着初中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做事爱面子,在同学面前爱显摆。当面对挫折、批评和别人的冷嘲热哄时,他们往往因心理脆弱而无法承受,最终在不良社会环境的诱导下误入歧途。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形成心理素质、思维、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要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当前,在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却跟不上却时代的步伐,单一地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教育孩子正确树立“三观”的培养。父子母子间缺乏心理和情感沟通,而盲目的照顾和溺爱导致孩子形成任性、自私和叛逆的心理。因此,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系统化
目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无具体的专业课程,也无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许多学校没有明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休克补救教学往往在重大问题发生后进行。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也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往往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2)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匮乏
目前,初中学校非常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常,心理课程都是由其他教师兼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肤浅、形式单一。
(三)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格品质的培养
初中学生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大多数学校只注重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深刻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变化过程的认知矫正。从家庭角度来看,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也没有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沟通和解决。从社会角度来看,当今时代物欲横流、拜金、追星、网络诱惑以及其它消极思想,对正能量效应和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不利于初中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
三、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数学课堂设计中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我们在数学课堂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知识点,更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弄清楚什么为中心来设计教案,同时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能力,挖掘出各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例如:我们在教初中函数时,以商场的促销活动为例:某商场的电水壶30元一个,塑料盆15元一个,如果一次性买3个电水壶及以上可享受以下优惠:买一个电水壶就送一个电水壶或阿买的所有商品打7.5折,则叫学生能否运用数学中的函数知识去思考这两个优惠哪个更划算。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平台
1、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竞赛活动既是一种能力测试,也是一种增强集体凝聚力的一种方法。我们要采用合适的方法,重点与一般兼顾,好的差的均衡搭配,不能因为竞赛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组织竞赛时,一定要全盘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竞赛题难易适度,形式要多样化。同时,竞赛分组也要好的、差的兼搭,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竞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他们都感到集体成功中有自己的一份功劳,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成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增强集体荣誉感。
2、大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之总和。初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健全学生心理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我觉得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关键,并辅助适当的训练。
(三)在教学评价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各个学校出现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别人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因此,作为我们数学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措辞,注意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四)建立积极的课堂情景模式
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制定适意的心理教育活动,满足初中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好奇心和求趣心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喜爱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适当的心理调节,增强学生积极乐观的个性特征,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例如,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快乐一招鲜如“情理体验、尝试应用”等情景模式,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线条清晰、逻辑严密的思维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五)要构建长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全方向、多角度、多渗透的教学模式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有专业的心理教师,要有强有力的心理教育团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一个长期有效、稳步推进和有计划性的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在学校开展心理评估问卷调查,积极收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纠正和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收集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评估信息。对存在突出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组织教师、家长会诊,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形的心理辅导。从社会层面来看,初中生接触网络信息的渠道很多,但信息混杂,加之初中生明辨是非能力差等特点。学校应充分搭建自媒体平台,营造学校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促进校园师生间的相互沟通,进而达到学生愿意沟通、接受心理教育的目的。
(六)数学教学因地制宜辅助以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依托,学校应多措并举,创新教学载体,精心设计课堂,灵动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是课程教学要有特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课、讨论课等形式来改善课堂氛围。邀请知名心理专家通过远程教学来优化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涵,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二是课程的设计要合理,要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课程的可行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择最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的点进行介绍,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而使课堂更现实,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三是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效果的搜集与反馈,加强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积极体验,进而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制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
(七)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的心理互助活动。二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努力使学校黑板报及墙报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形势更生动,内容更丰富,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开设“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拓展课,让社会心理辅导机构走进学校进行团体辅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心理游戏。在活动中学会人际关系的技巧与策略,克服自负,提升自信,积极主动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四是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定期开展无记名抽样调查活动,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教师应积极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档案,优化学生的心理素养。一是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建立不同的档案,内容尽量详尽。对那些特殊群体的学生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并要重点关注。二是使用专业的心理测试系统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测试,做好详细记录,形成更加完整的档案。三是各学科教师应加强合作,从动态的角度观察每个学生,对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纠正。
(九)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特别要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作用。一是学校应充分给学生家长赋能,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生理成长的特点、规律及教育方法。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构和社区心理矫治中心的辐射作用,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及时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监控、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减少危机事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三是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当好倾听者,作好讲解者。尊重、关爱子女,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好的学科教学必须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积极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充分融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系统化、多样化、细致化,以教学为载体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的心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晶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8(36):22。
[2]张旺生.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7(09):120-12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发布时间】2022/6/20 9:29:46
- 【点击频次】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