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材再建构”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学材再建构”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梳理、整合、增删和优化,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适当而巧妙地进行学材再建构,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有效引导学生自学。同时,也有利于归纳总结,开展单元教学法。
关键词:学材再建构;自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创始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提出了“三学”的课堂操作规则,并将“学材再建构”置于“三学”之首。学材和教材的主要区别在于学材通常指的是课本以外的练习册、测试卷等,是以教材为主体的多种学习资源的统称。学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辅助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载体。“学材再建构”通过对学材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增删和优化,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材的再建构,让学材在内容设计和形式等方面更加适应学生实际,只有学材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所提高,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好的学材可以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1978年开始,为推进国家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江苏省的李庾南老师及其团队提出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的实验改革。经过40多年的发展,李庾南老师创造了极富自己特色的教学流派。该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更要会学、会探索,不只是要掌握课本知识,更要会利用课本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科学精神、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必须以“学生最大发展”为旨归,根据学习任务,为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对各种学材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表现为“单元教学法”、“阶段教学法”,以此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课堂数学知识。一般来讲,数学不好的学生都缺少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些学生大多数体现为不会学习,教师应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就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当然,为了让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要构建好的学材,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组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合理安排自学任务,适时引导,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构建适合这些后进生的学材,学材要简单而有代表性,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缺乏自信等课堂现象,认识自我,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对缺乏自信心的后进生,可以选择中考题中最简单的题目进行教学,如:
例1(2019兰州市中考第1题)的相反数是( )
A.■ B.2019
C.-2019 D.-■
例2(2021兰州市中考第1题),∠A=400,则∠A的余角为( )
A.300 B.400
C.500 D.1400
二、“学材再建构”探索课堂中的自学教学模式
“自学 议论 引导”教学法倡导者们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自学能力才会提高。教师不可能强迫任何学生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试图强迫学生学习总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能学得更好。基于这种认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内容是统一的,但“学材再建构”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和需要,对教材内容作精细的加工和提炼,或增或减,或详或略,或整理铺陈,或在某一点上深究,等等,以力求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使深奥的知识,抽象的思维方法、复杂的解题思路浅显化、具体化、简单化,易于学生接受。适当而适宜的学材再建构可以使呆板的教材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探索创造的热情,从而实现好的课堂教学质量。如:在讲解课本因式分解的知识点前可以举例:
例3(2019兰州市中考第13题)因式分解:a3+2a2+a
例4(2021兰州市中考白卷第13题)因式分解:a3+4a2+4a
通过这个简单题目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因式分解?该如何去分解?引导学生自学、思考,然后开展新课。
三、“学材再建构”有利于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归纳总结。有人说:不善于归纳总结的课堂是形散且神散的,一堂好的数学课缺少不了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总结。学材再建构可以有效归纳总结相同知识点,以某一个知识点为切入点,展开练习。利用函数性质比较大小往往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把类似知识点放在一起,构建适当的学材,进行系统讲解,让学生把握其内在规律。
例5(2020年兰州市中考第11题)已知点A(x1,y1),B(x2,y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上,若y1<y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x1<x2<0 B.x2<x1<0
C.0<x1<x2 D.0<x2<x1
例6(2021年兰州市一诊第14题)若点A(-2,y1)和B(1,y2)是二次函数y=x2-4x-3图像上的两点,则y1 y2(填“<”“=”或“>”)
通过集中对比讲解这些具有典型代表的中考题或诊断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本知识的内涵和函数的性质。
四、以“学材再建构”为契机,强化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材可以适当地介绍数学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新修订的新课标也提到数学文化应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属于这个文化的数学。古希腊的数学和中国传统数学都有辉煌的成就、优秀的传统。古代中国的不同政治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数学。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将数学文化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创立了轻松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品味数学文化内涵中快乐高效学习。数学文化的渗透对学生个体的学习和成长都有深远意义,承载着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的眼光的职责。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也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考试题,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如:
例7(2019年兰州市中考第9题)《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五只雀,六只燕共重一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多少?设一只雀的重量为斤,一只燕的重量为斤,则可列方程组为( )
A.5x+6y=15x-y=6y-x B.6x+5y=15x+y=6y+x
C.5x+6y=14x+y=5y+x D.6x+5y=14x-y=5y-x
例8(2020年兰州市中考第9题)中国古代人民在生产中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在《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问题,大意为:有若干人乘车,若每车乘坐3人,则2辆车无人乘坐;若每车乘坐2人,则9人无车可乘,问共有多少辆车,多少人?设共有辆车,人,则可列方程组为
( )
A.3(x-2)=y2x+9=y B.3(x+2)=y2x+9=y
C.3x=y2x+9=y D.3(x+2)=y2x-9=y
例9(2021年兰州市中考第13题)《九章算术》中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大意为: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与负数。若水位上升1m记作+1m,则下降2m记作 m.
在教学中,借助这样的中考题,给学生讲解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算经:《孙子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尤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有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数学文化知识的加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张久雄.学材再建构,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具质感[J].读写算,2021(1):193-194.
[2]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李庾南,冯卫东.学材再建构在结构中教与学[J].数学通报,2018,57(8):17-18.
[4]羌达勋.数学单元教学中学材再构建的途径[J].教学与管理,2020(2):38-41.
关键词:学材再建构;自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创始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提出了“三学”的课堂操作规则,并将“学材再建构”置于“三学”之首。学材和教材的主要区别在于学材通常指的是课本以外的练习册、测试卷等,是以教材为主体的多种学习资源的统称。学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辅助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载体。“学材再建构”通过对学材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增删和优化,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材的再建构,让学材在内容设计和形式等方面更加适应学生实际,只有学材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所提高,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好的学材可以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1978年开始,为推进国家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江苏省的李庾南老师及其团队提出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的实验改革。经过40多年的发展,李庾南老师创造了极富自己特色的教学流派。该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更要会学、会探索,不只是要掌握课本知识,更要会利用课本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科学精神、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必须以“学生最大发展”为旨归,根据学习任务,为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对各种学材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表现为“单元教学法”、“阶段教学法”,以此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课堂数学知识。一般来讲,数学不好的学生都缺少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些学生大多数体现为不会学习,教师应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就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当然,为了让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要构建好的学材,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组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合理安排自学任务,适时引导,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构建适合这些后进生的学材,学材要简单而有代表性,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缺乏自信等课堂现象,认识自我,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对缺乏自信心的后进生,可以选择中考题中最简单的题目进行教学,如:
例1(2019兰州市中考第1题)的相反数是( )
A.■ B.2019
C.-2019 D.-■
例2(2021兰州市中考第1题),∠A=400,则∠A的余角为( )
A.300 B.400
C.500 D.1400
二、“学材再建构”探索课堂中的自学教学模式
“自学 议论 引导”教学法倡导者们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自学能力才会提高。教师不可能强迫任何学生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试图强迫学生学习总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能学得更好。基于这种认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内容是统一的,但“学材再建构”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和需要,对教材内容作精细的加工和提炼,或增或减,或详或略,或整理铺陈,或在某一点上深究,等等,以力求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使深奥的知识,抽象的思维方法、复杂的解题思路浅显化、具体化、简单化,易于学生接受。适当而适宜的学材再建构可以使呆板的教材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探索创造的热情,从而实现好的课堂教学质量。如:在讲解课本因式分解的知识点前可以举例:
例3(2019兰州市中考第13题)因式分解:a3+2a2+a
例4(2021兰州市中考白卷第13题)因式分解:a3+4a2+4a
通过这个简单题目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因式分解?该如何去分解?引导学生自学、思考,然后开展新课。
三、“学材再建构”有利于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归纳总结。有人说:不善于归纳总结的课堂是形散且神散的,一堂好的数学课缺少不了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总结。学材再建构可以有效归纳总结相同知识点,以某一个知识点为切入点,展开练习。利用函数性质比较大小往往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把类似知识点放在一起,构建适当的学材,进行系统讲解,让学生把握其内在规律。
例5(2020年兰州市中考第11题)已知点A(x1,y1),B(x2,y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上,若y1<y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x1<x2<0 B.x2<x1<0
C.0<x1<x2 D.0<x2<x1
例6(2021年兰州市一诊第14题)若点A(-2,y1)和B(1,y2)是二次函数y=x2-4x-3图像上的两点,则y1 y2(填“<”“=”或“>”)
通过集中对比讲解这些具有典型代表的中考题或诊断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本知识的内涵和函数的性质。
四、以“学材再建构”为契机,强化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材可以适当地介绍数学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新修订的新课标也提到数学文化应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属于这个文化的数学。古希腊的数学和中国传统数学都有辉煌的成就、优秀的传统。古代中国的不同政治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数学。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将数学文化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创立了轻松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品味数学文化内涵中快乐高效学习。数学文化的渗透对学生个体的学习和成长都有深远意义,承载着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的眼光的职责。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也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考试题,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如:
例7(2019年兰州市中考第9题)《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五只雀,六只燕共重一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多少?设一只雀的重量为斤,一只燕的重量为斤,则可列方程组为( )
A.5x+6y=15x-y=6y-x B.6x+5y=15x+y=6y+x
C.5x+6y=14x+y=5y+x D.6x+5y=14x-y=5y-x
例8(2020年兰州市中考第9题)中国古代人民在生产中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在《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问题,大意为:有若干人乘车,若每车乘坐3人,则2辆车无人乘坐;若每车乘坐2人,则9人无车可乘,问共有多少辆车,多少人?设共有辆车,人,则可列方程组为
( )
A.3(x-2)=y2x+9=y B.3(x+2)=y2x+9=y
C.3x=y2x+9=y D.3(x+2)=y2x-9=y
例9(2021年兰州市中考第13题)《九章算术》中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大意为: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与负数。若水位上升1m记作+1m,则下降2m记作 m.
在教学中,借助这样的中考题,给学生讲解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算经:《孙子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尤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有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数学文化知识的加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张久雄.学材再建构,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具质感[J].读写算,2021(1):193-194.
[2]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李庾南,冯卫东.学材再建构在结构中教与学[J].数学通报,2018,57(8):17-18.
[4]羌达勋.数学单元教学中学材再构建的途径[J].教学与管理,2020(2):38-41.
- 【发布时间】2022/6/20 9:37:19
- 【点击频次】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