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盛唐时期“月”的意象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以其独有的特质,点缀着古典诗词,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化的重要意象。月在唐代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李白;杜甫;苦闷;思念;惆怅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大历初年的半个世纪,史家通常称之为盛唐,诗歌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这一时期中的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代诗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安史之乱前后,诗坛的面貌是并不一样的。乱前,经济文化繁荣,社会政治相对太平,诗人在其创作中都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爽朗大度、自由开放的时代精神。这也正是“盛唐气象”之所在。盛唐的主要诗人有以王孟为代表的田园诗人,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以及李白、杜甫两位大家。盛唐的咏月诗不仅有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有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羁旅之思,更有戴叔伦的“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的灵妙之笔,在这里就来谈谈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和李杜笔下的“月”所寄托的诗人的情感。
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苦闷
“月”这个意象用的最好的当首推李白。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同时,李白又对那些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身陷现实牢笼之中,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正是后代人民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气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李白的“哲理之月”: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当李白唱着《峨眉山月歌》开始他漫漫的人生旅途之时,明月便进入他的生活和创作,融入到他的生命之中。它犹如宇宙的明镜,洞照着诗人那澄澈的胸怀;又如一位多情的挚友,默默地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在遥远的彼岸轻轻地呼唤着诗人纯真的灵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不仅注意刻画月亮的形态,突出月亮的客观存在,而且还力图把握月亮与主体同构的哲理神韵,将自我与明月融化到宇宙间,从永恒的自然法则与多面的人世风云的对比中,感悟月亮对人生的启迪,进而净化自我,超越自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在月亮中所寄托的是一种纯洁和自由的情怀,它既是李白的人生境界,又是李白消解内心痛苦的理想方式。因为李白在痛苦孤独时是明月给他带来了人格的确认。也让他在幻想中得到了一种精神的满足,所以月下的李白有一种游子的悲凉,同时又有一种哲人的风范,不愧为诗歌界的泰斗!
二、“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思念
安史之乱后,人们丧失了乱前那种一味追求自得其适的浪漫生活所凭依的许多条件,一些人意志消沉,再也唱不出热烈高昂或悠游自在的歌了。而另外少数人,在乱前原就比较清醒,在朝野的沉酣中,对潜在的严重危机已有预感。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使他们受到锻炼、教育,使他们在经历危机的同时也产生了希望,使他们终于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坚决地站出来,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哀乐而歌唱。杜甫,正是这少数人中的杰出代表。正所谓诗仙李白“结束了一个时代”,诗圣杜甫“开启了一个时代”。杜甫的“人道之月”: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在中国的诗歌传统中,月亮与人的悲欢离合有着不解之缘。月圆想到人未圆,月缺又想到人不团圆如残月。举头望月,月下对饮,月下弄清影,都是说不尽的愁苦。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月夜忆舍弟》。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月亮承载着人民在安史之乱中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边关情愫
李白和杜甫作为盛唐时的代表诗人,对“月”这个意象的运用可谓一个“独”字,但盛唐时的边塞诗中的月亮也常常融入浓浓的情愫,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王昌龄的这首边塞诗中,“秦时明月”通过产生一种沧桑感,进而强化了整首诗的悲剧感。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中“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秋月”与古代(下转第41页)(上接第42页)边防工事“长城”连用,使人从充满幽怨的“听不尽”之“撩乱边愁”忽然步入“秋月”高照下的古老雄伟的“长城”,让人心中的哀伤感情不禁流出。月亮的意蕴得以丰富,一开始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得以升华,不无感伤的英雄气概增强了悲剧效果,表现了丰富复杂以至深刻的思想感情。
此外,高适、岑参二人作为唐代边塞诗人中激情高昂的代表,正是通过含蓄的月亮意象表现了激情掩映下的边塞将士的复杂心态,进而使他们的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并不单薄。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写出了一种曾经因为乡情有过犹豫、有过迷茫的心理活动过程,展现了边塞将士的真实的矛盾心态,使人物性格更为丰满。总之,唐代边塞诗中的月亮意象,因其与诸多意象及人物环境相结合,意蕴更为丰富复杂,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对唐代边塞诗产生了很大影响。
畅游在中国唐代诗歌的海洋里,你一定会被琳琅满目的咏月诗所吸引,但盛唐时的“月”的意象更具内涵与深度。“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诗人赋予了本无情可言的月亮以情感的生命,使之成为有血有肉的综合思维体,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想像之美。想像力的自由驰骋是美的观念的根本特征。万古流芳的咏月诗篇无尽的美感正是来源于字里行间诗人神与物游的自由驰骋的想像。
参考文献:
[1]罗宗强 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册》
[2](清)蘅塘退士编 《唐诗三百首》 出版日期:1995年 P60 P168
[3]喻守真编 《唐诗三百首详析》出版日期:1949年01月第2版 P54 P112
[4]http://baike.baidu.com/view/628473.htm
关键词:李白;杜甫;苦闷;思念;惆怅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大历初年的半个世纪,史家通常称之为盛唐,诗歌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这一时期中的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代诗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安史之乱前后,诗坛的面貌是并不一样的。乱前,经济文化繁荣,社会政治相对太平,诗人在其创作中都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爽朗大度、自由开放的时代精神。这也正是“盛唐气象”之所在。盛唐的主要诗人有以王孟为代表的田园诗人,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以及李白、杜甫两位大家。盛唐的咏月诗不仅有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有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羁旅之思,更有戴叔伦的“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的灵妙之笔,在这里就来谈谈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和李杜笔下的“月”所寄托的诗人的情感。
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苦闷
“月”这个意象用的最好的当首推李白。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同时,李白又对那些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身陷现实牢笼之中,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正是后代人民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气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李白的“哲理之月”: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当李白唱着《峨眉山月歌》开始他漫漫的人生旅途之时,明月便进入他的生活和创作,融入到他的生命之中。它犹如宇宙的明镜,洞照着诗人那澄澈的胸怀;又如一位多情的挚友,默默地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在遥远的彼岸轻轻地呼唤着诗人纯真的灵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不仅注意刻画月亮的形态,突出月亮的客观存在,而且还力图把握月亮与主体同构的哲理神韵,将自我与明月融化到宇宙间,从永恒的自然法则与多面的人世风云的对比中,感悟月亮对人生的启迪,进而净化自我,超越自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在月亮中所寄托的是一种纯洁和自由的情怀,它既是李白的人生境界,又是李白消解内心痛苦的理想方式。因为李白在痛苦孤独时是明月给他带来了人格的确认。也让他在幻想中得到了一种精神的满足,所以月下的李白有一种游子的悲凉,同时又有一种哲人的风范,不愧为诗歌界的泰斗!
二、“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思念
安史之乱后,人们丧失了乱前那种一味追求自得其适的浪漫生活所凭依的许多条件,一些人意志消沉,再也唱不出热烈高昂或悠游自在的歌了。而另外少数人,在乱前原就比较清醒,在朝野的沉酣中,对潜在的严重危机已有预感。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使他们受到锻炼、教育,使他们在经历危机的同时也产生了希望,使他们终于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坚决地站出来,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哀乐而歌唱。杜甫,正是这少数人中的杰出代表。正所谓诗仙李白“结束了一个时代”,诗圣杜甫“开启了一个时代”。杜甫的“人道之月”: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在中国的诗歌传统中,月亮与人的悲欢离合有着不解之缘。月圆想到人未圆,月缺又想到人不团圆如残月。举头望月,月下对饮,月下弄清影,都是说不尽的愁苦。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月夜忆舍弟》。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月亮承载着人民在安史之乱中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边关情愫
李白和杜甫作为盛唐时的代表诗人,对“月”这个意象的运用可谓一个“独”字,但盛唐时的边塞诗中的月亮也常常融入浓浓的情愫,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王昌龄的这首边塞诗中,“秦时明月”通过产生一种沧桑感,进而强化了整首诗的悲剧感。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中“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秋月”与古代(下转第41页)(上接第42页)边防工事“长城”连用,使人从充满幽怨的“听不尽”之“撩乱边愁”忽然步入“秋月”高照下的古老雄伟的“长城”,让人心中的哀伤感情不禁流出。月亮的意蕴得以丰富,一开始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得以升华,不无感伤的英雄气概增强了悲剧效果,表现了丰富复杂以至深刻的思想感情。
此外,高适、岑参二人作为唐代边塞诗人中激情高昂的代表,正是通过含蓄的月亮意象表现了激情掩映下的边塞将士的复杂心态,进而使他们的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并不单薄。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写出了一种曾经因为乡情有过犹豫、有过迷茫的心理活动过程,展现了边塞将士的真实的矛盾心态,使人物性格更为丰满。总之,唐代边塞诗中的月亮意象,因其与诸多意象及人物环境相结合,意蕴更为丰富复杂,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对唐代边塞诗产生了很大影响。
畅游在中国唐代诗歌的海洋里,你一定会被琳琅满目的咏月诗所吸引,但盛唐时的“月”的意象更具内涵与深度。“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诗人赋予了本无情可言的月亮以情感的生命,使之成为有血有肉的综合思维体,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想像之美。想像力的自由驰骋是美的观念的根本特征。万古流芳的咏月诗篇无尽的美感正是来源于字里行间诗人神与物游的自由驰骋的想像。
参考文献:
[1]罗宗强 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册》
[2](清)蘅塘退士编 《唐诗三百首》 出版日期:1995年 P60 P168
[3]喻守真编 《唐诗三百首详析》出版日期:1949年01月第2版 P54 P112
[4]http://baike.baidu.com/view/628473.htm
- 【发布时间】2022/6/20 9:42:16
- 【点击频次】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