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学科融合的有效探索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学科融合是我们音乐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音乐新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本文探讨了音乐教学与美术教学、与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融合实践。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学科融合;实施
以审美教育为主体的基础教育——音乐,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意义在于“综合”的理念有利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合理地运用学科综合,不仅使学生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能力,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了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那么,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该如何充当桥梁专家的角色,搭建起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桥梁呢?
一、音美融合,比翼双飞
音乐、美术同属艺术范畴,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一个人能从好的音乐作品中听出“弦外之音”,从好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画外之景”,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心中对于同一首乐曲也有一百种不同理解。在欣赏乐曲时,我们音乐教师问得最多的就是:这首乐曲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可是学生往往无法很好地运用语言描摹心中对于乐曲的真实感受,这时不如让学生用色彩自由“涂鸦”,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他们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如,红色代表热烈、欢快;蓝色代表抒情、优美;黑色代表忧伤或紧张等。还可用不同的线条、图像、造型等手段来解析音乐作品,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从而丰富他们的联想和通感效应,很好地解决了对于所欣赏到的音乐的个性化演绎。
导课时可以利用静态的图画或投影片,也可用动态的录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唱《金孔雀轻轻跳》前,先展示美丽的西南风光图:芭蕉亭亭玉立,竹楼风姿绰约,孔雀翩翩起舞――把学生领进富有童话色彩的傣家乐园。在歌曲教学中,对于歌词的理解,我一般不讲解,而是让学生借助“画”的功能,把歌词表达的含义画出来,一方面加深了对歌词的记忆,同时也就在画的过程中诠释了歌词,体会到歌曲的意境。如浙教版第八册的《山谷静悄悄》《我们的田野》都可以通过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并启发学生“画歌意、唱画境”,即用画笔把音乐的意境描画出来,用音乐把图画的意境抒唱出来。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从而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由上可见,根据小学生好动、爱唱、爱画的特点,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把音乐、美术的因素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激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同时也为创设一种新的音乐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二、音英融合,双语齐下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化英语,校园里的英语学习氛围相当浓厚,英语已成为我校的特色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将英语引进音乐课堂。首先,我将师生问好歌改成英文来唱,这种比较有新意的课堂教学,不仅在形式上灵活、多变、新颖,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使科目与科目之间接近了距离,向科目综合化趋势发展。如学会唱《新年好》歌曲后,我在拓展部分要求学生改歌词,把“大家”改成要祝贺的对象的称呼,结果学生们轻松地完成了任务,有祝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戚朋友的,也有祝贺老师同学的,丰富极了。
三、音信融合,多快好省
有调查说:100%的学生喜欢音乐,但9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音乐课的教学方式陈旧、单调,教师没有注意新时代学生特点是有密切联系的。目前我校的硬件设备齐全,已实现了网络连接,网络是能够提供资源,并帮助我们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科学、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建立进行拓展学习的一个丰富的基础平台。因为随着教学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形象化,教师需要选用更多的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图像、资料,加深学生感性认识,为课后深化拓展提供依据。四年级下册中要向学生介绍京剧和越剧,这在过去我肯定要伤透脑筋――买碟片、脸谱,找挂图等。网络使我可以轻松地在两个专业介绍“服饰与脸谱”的网站间进行切换,甚至了解到越剧节的演出盛况、各剧种的代表演员等各种信息。
在学习民族音乐前,我让学生先上网收集有关该民族的地理、风俗和歌舞信息等,课上举行“民族知识大冲浪”竞赛活动,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在主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新鲜的知识,更为理解和表现民歌的风格及形成要素构筑了良好的背景基础。
音乐还可以与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等学科融合起来,赋予音乐课新的内涵。如欣赏《鸭子拌嘴》时,让学生听音乐编故事,在了解、理解、感悟音乐中展开想象,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再如古诗新唱《咏鹅》《江雪》等作品,优美的旋律、流传百世的诗句,深受学生的喜爱,既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又对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有了很好的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电影中的主配角一样,各负其责,却又协作统一。音乐是“主角”,其他学科是“配角”,也就是必须以音乐为核心,突出课堂的音乐性,围绕音乐主题适时、适度地将相关学科自然、生动、有趣地渗透到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的各个活动中,从而达到辅助音乐教学,拓宽学生视野的作用。
为音乐教育实现提效提质,让我们筑起音乐与其他学科间一座绚丽的桥,都来做一位虔诚的造桥者,搭建起学科融合的舞台,让音乐教学更好地担当起素质教育的平台吧。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学科融合;实施
以审美教育为主体的基础教育——音乐,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意义在于“综合”的理念有利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合理地运用学科综合,不仅使学生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能力,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了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那么,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该如何充当桥梁专家的角色,搭建起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桥梁呢?
一、音美融合,比翼双飞
音乐、美术同属艺术范畴,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一个人能从好的音乐作品中听出“弦外之音”,从好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画外之景”,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心中对于同一首乐曲也有一百种不同理解。在欣赏乐曲时,我们音乐教师问得最多的就是:这首乐曲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可是学生往往无法很好地运用语言描摹心中对于乐曲的真实感受,这时不如让学生用色彩自由“涂鸦”,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他们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如,红色代表热烈、欢快;蓝色代表抒情、优美;黑色代表忧伤或紧张等。还可用不同的线条、图像、造型等手段来解析音乐作品,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从而丰富他们的联想和通感效应,很好地解决了对于所欣赏到的音乐的个性化演绎。
导课时可以利用静态的图画或投影片,也可用动态的录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唱《金孔雀轻轻跳》前,先展示美丽的西南风光图:芭蕉亭亭玉立,竹楼风姿绰约,孔雀翩翩起舞――把学生领进富有童话色彩的傣家乐园。在歌曲教学中,对于歌词的理解,我一般不讲解,而是让学生借助“画”的功能,把歌词表达的含义画出来,一方面加深了对歌词的记忆,同时也就在画的过程中诠释了歌词,体会到歌曲的意境。如浙教版第八册的《山谷静悄悄》《我们的田野》都可以通过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并启发学生“画歌意、唱画境”,即用画笔把音乐的意境描画出来,用音乐把图画的意境抒唱出来。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从而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由上可见,根据小学生好动、爱唱、爱画的特点,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把音乐、美术的因素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激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同时也为创设一种新的音乐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二、音英融合,双语齐下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化英语,校园里的英语学习氛围相当浓厚,英语已成为我校的特色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将英语引进音乐课堂。首先,我将师生问好歌改成英文来唱,这种比较有新意的课堂教学,不仅在形式上灵活、多变、新颖,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使科目与科目之间接近了距离,向科目综合化趋势发展。如学会唱《新年好》歌曲后,我在拓展部分要求学生改歌词,把“大家”改成要祝贺的对象的称呼,结果学生们轻松地完成了任务,有祝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戚朋友的,也有祝贺老师同学的,丰富极了。
三、音信融合,多快好省
有调查说:100%的学生喜欢音乐,但9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音乐课的教学方式陈旧、单调,教师没有注意新时代学生特点是有密切联系的。目前我校的硬件设备齐全,已实现了网络连接,网络是能够提供资源,并帮助我们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科学、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建立进行拓展学习的一个丰富的基础平台。因为随着教学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形象化,教师需要选用更多的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图像、资料,加深学生感性认识,为课后深化拓展提供依据。四年级下册中要向学生介绍京剧和越剧,这在过去我肯定要伤透脑筋――买碟片、脸谱,找挂图等。网络使我可以轻松地在两个专业介绍“服饰与脸谱”的网站间进行切换,甚至了解到越剧节的演出盛况、各剧种的代表演员等各种信息。
在学习民族音乐前,我让学生先上网收集有关该民族的地理、风俗和歌舞信息等,课上举行“民族知识大冲浪”竞赛活动,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在主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新鲜的知识,更为理解和表现民歌的风格及形成要素构筑了良好的背景基础。
音乐还可以与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等学科融合起来,赋予音乐课新的内涵。如欣赏《鸭子拌嘴》时,让学生听音乐编故事,在了解、理解、感悟音乐中展开想象,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再如古诗新唱《咏鹅》《江雪》等作品,优美的旋律、流传百世的诗句,深受学生的喜爱,既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又对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有了很好的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电影中的主配角一样,各负其责,却又协作统一。音乐是“主角”,其他学科是“配角”,也就是必须以音乐为核心,突出课堂的音乐性,围绕音乐主题适时、适度地将相关学科自然、生动、有趣地渗透到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的各个活动中,从而达到辅助音乐教学,拓宽学生视野的作用。
为音乐教育实现提效提质,让我们筑起音乐与其他学科间一座绚丽的桥,都来做一位虔诚的造桥者,搭建起学科融合的舞台,让音乐教学更好地担当起素质教育的平台吧。
- 【发布时间】2022/6/20 9:54:15
- 【点击频次】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