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作者】 陈 艾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书育人”是对教师工作的最高概括,“立德树人”则是教育事业的本质追求,而良好的礼仪习惯既是美好品德的起点,也是后者的集中体现。中学教师应时刻以“育德”作为自身工作的恒久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让道德芬芳布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加强学生礼仪理念的提升,改变教育观念,增强礼仪教育实践,以适应学生学习的转变,提升礼仪教育的培养策略。基于以上认识,特就“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一题撰写此文,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以资诸位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礼仪习惯;培养策略
  中学是系统教育的关键环节,学生在这一阶段内将基本完成个人思想观念和社会思维的塑造,同时也将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选择比较明确的方向;与此同时,中学生由于正值身心发育最为旺盛的青春期,普遍都有着情绪敏感、心里脆弱、独立思考和行为判断能力较弱、过分追求个性以及容易感情用事等问题,很容易在道德塑造和习惯养成方面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失。因此中学教师要对学生的道德和思想建设投入足够的重视,真正意识到中学生良好礼仪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合理措施开展各种相应工作。
  一、养成中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意义
  中学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即:青春期的学生大多具备很强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学生快速堕落,也能够用来帮助学生实现快速成长。所以中学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科学、有序、及时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养成能够让自己终身受益的良好礼仪习惯。
  这种引导目的的达成所具有的意义是巨大而丰富的: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改变而对自己操控自我、调整自我的能力产生全面认知,进而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其次,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意识中的错误成分,使自己的认知思维愈发成熟化、理性化;最后,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过程和取得结果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社交态度,有利于让学生在健康社会生活和交往中进一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从本质上来讲是一段对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学生可以真切而细致地感受这个过程带给自己的改变,并将与之相应的良好体验作为一种精神经验引申到学习当中,成为一笔能够受用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对教师来说,能够带领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感性跨入理性,这就是一种教学能力的体现和锻炼,能够为教师带来很大的职业满足感。
  二、养成中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中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担当意识
  中学生对行为价值的判断有很强的利益性特点,即会以一种行为所能为自己创造的实际收益来作为判断这种行为是否值得开展的主要乃至唯一依据。针对这一特性,中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中学生真切意识到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对其今后成长与发展所能创造的巨大收益,同时引导中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会对家庭乃至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换而言之,只有先从价值认同层面帮助中学生意识到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地位,后续的一系列工作才能变得水到渠成。因此,中学教师要以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担当意识为入手点,让学生在认清自身所承担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的基础上产生迫切的行为优化诉求。
  (二)在具体行为中雕琢学生的礼仪习惯
  中学生的本性往往是善良的,但是却常常因为对自身行为的考虑欠缺而导致一些无心之过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 中学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符合基本原则的包容和谅解,同时要按照三个理念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日常行为。首先,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细致,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留心其中所能反映出的学生在良好礼仪习惯养成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并将这些不足和困难作为日后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突破的重点;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不要以远超学生现在认知和能力层级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同时要注意纠正学生问题的方式方法,做到对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基本尊重;最后,教师要保持一颗公平、公正之心,在帮助学生改掉毛病的过程中不要“看人下菜碟”,而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要看在眼里并提出表扬,不可厚此薄彼。
  比如有的学生很喜欢用“喂”来称呼他人。在纠正学生这一不良习惯时,教师首先不要当众对这名学生做过多的指责,而要将学生带到办公室,首先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这种对他人的称呼可能给对方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后要给学生以自我改正的机会。教师还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打赌”,看看学生能够用多久改掉自己这方面的习惯。之后,教师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多方观察这名学生的表现,对其所取得的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
  (三)建立常态而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
  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更需要从方方面面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督导,否则难免会出现“课上乖乖,课下闹闹”的情况,让行为引导教育在本质上以失败收尾。所以,中学教师要积极和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向家长介绍学生良好礼仪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给家长提出一些在家庭氛围下改善学生礼仪习惯的建议,并和家长保持长期的信息反馈和经验交流,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立体式的行为监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家校QQ或微信群,将学生们的日常活动表现以视频或照片的形式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整体了解学生们的日常面貌;对于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以私信的方式和家长做具体沟通,了解可能存在的导致学生不良习惯的家庭原因,并就自己即将采取的矫正措施征求家长的意见;而对于取得良好表现或者已经改掉不良礼仪习惯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把这份喜悦分享给家长,并提醒家长不要放松对孩子的进一步教导。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中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漫长的工作,需要每一位中学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其中,用爱心、耐心和信息面对每一位正在成长的青少年,让他们从细节入手对自己的行为做精心、主动的雕琢。只有这样,中学生才能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也才能迎来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杨兴伟.浅谈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途径[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四)[C].2019
  [2]张天华,孙傲.“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 【发布时间】2022/6/20 9:57:12
  • 【点击频次】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