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作者】 申 丹

【机构】 湖北省应城市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个性和思维品质的凭借。不能将学生的阅读范围局限于教材所选用的文本内,更应扩大到所有有益于学生的语言、语感、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并为学生所喜爱的文本上。本文从信息技术为阅读教学创设情景,导读激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全文初读;巧用信息技术,重点探究;巧用信息质疑,总结全文;巧用信息巩固,布置作业等五个方面论述了阅读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有效提高了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要将一篇篇的课文看成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对象,是学生学法的例子,是培养学生阅读个性和思维品质的凭借。像过去那样支离破碎的阅读方法,不仅不能使学生感觉到文本的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相反,却使学生对语文文本感到厌烦,抑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将学生的阅读范围局限于教材所选用的文本内,还应扩大到所有有益学生的语言、语感、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等各方面的形成与发展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文本上。而信息技术可发挥超时空作用并展示相关内容,给学生提供真实有趣的感知,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导读激趣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的。这就要求教师把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技术,营造一种再现课文情景的氛围,使图像、动画、形象等等图、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静止画面,让学生现看活动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黄山奇石》时,我先让学生上网查阅图片,领略黄山的景观照片所展示的“茫茫的云海”“高耸入云的山峰”“郁郁葱葱的树林”这秀丽神奇的风光,引发学生的情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莫大兴趣,学生探黄山奇石的奥秘兴致顿增。在学生情感已被调动的基础上,我再播放课文录像,让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化、立体化。学生们注视着屏幕,仿佛置身于其境中,不时发出声声惊叹。这说明学生已入情入境,心驰神往,自然进入了课文中所描绘的奇石王国。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初读全文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而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学《军神》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导读激趣,让学生看图自由读课文,然后提问:“你读懂了什么?”再让学生汇报阅读收获“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队长”“刘伯承真勇敢”“课文讲了他不施行麻醉剂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手术”……接着我又问:“你们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学生纷纷提出各种问题:“为什么说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沃克做完手术后惊呆了?”……这时我已基本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学生的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利用的时间又少,效率又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巧用信息技术,进行重点探究 
  借助信息技术,引发问题,可以以疑激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1、利用信息技术,品词品句 
  学生阅读课文,掌握知识,一般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在理解阶段,学生如果没有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这四个阶段的纵向递进就不能顺利进行。理解词句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对于含义深刻或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指导学生品词品句,体会其所表达的含义和思想感情。如要学生理解“饱满”一词,可让学生亲眼看真实图画:一个干瘪的豆角和一个刚成熟的豆角;一个朝气蓬勃、昂首向前的运动员和一位白发苍苍、几近暮年的老人,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学生一看即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个句子,单靠老师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我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理解这句话,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1,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结果田忌输了。然后再看动画片2,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结果二胜一负。看完动画片,再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就迎刃而解。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巧用信息,图文并茂,启迪思维,理解段篇 
  “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掌握“理思路,抓关键”的读书能力。如教学《詹天佑》一文,讲到詹天佑根据居庸关和八达岭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遂道时,我先让学生具体找出这两种方法的名称,再让他们根据课件提供的简图,结合文字描述,把示意图用直线和箭头补充完整,中间有疑问的可小组讨论。最后我发现学生在理解中部凿井法时有争议,有的同学认为可在遂道中多打几口竖井,他们的示意图合情合理,我当即予以肯定。放手让学生去思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巧用信息质疑,总结全文
  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段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引导学生由部分回归整体,同时在“整体——部分——整体”过程中,适当运用媒体提出问题,可以用录音,也可用CAI中的问题。如在小结《落花生》一文时,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回归整体,同时用CAI中的思考题设“三关”“五关”,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闯关,学生阅读的主体性也得到提高。 
  五、巧用信息巩固,布置作业 
  此环节是学习的关键。正如教育家所言:“你总结得越多,你就学得越多。”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利用信息出示有关练习题,如教学完《军神》一文后,建议学生任选一题做作业,可写心得,编课本剧,读课外读物及上网查阅,这样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四个质的转变,即教师角色、学生地位、媒体功能、教学效果的转变。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能够学会主动阅读,掌握阅读方法,有效提高了语文阅读水平,从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 【发布时间】2022/7/17 13:27:39
  • 【点击频次】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