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堂教学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堂教学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因为面临高考压力,学生几乎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忽视体育课的重要性,导致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一直都处于低效状态,不容乐观。下面我就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谈点个人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1、传统观念影响。目前受多年来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学生及其家长都只是重视学生高考的成绩。因此很多学校为保障学生的升学率,就开始缩短体育课堂的教学安排次数和时间,教师为满足学生的体质要求就选择重复化的锻炼形式,使体育教学变得速效化。使得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态度也变得消极,有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是浪费学习时间而不去上。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无效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同样也没有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是放任学生进行无效的学习。
2、教学过程比较单一。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基本都是理论教学和体质训练为主,为实现该教学目标,教师总是重复进行理论教学和锻炼的无限循环,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体育课堂的枯燥性,进而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3、初中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因为上述两种不良现象,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了错误的认识,很多学生都认为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其身体素质达标,但是教师并不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兴趣爱好,所以对学习态度就更加消极。因此,在学生没有体育意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有效。
二、初中体育有效教学必要性
1、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在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地位。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健康学习、持续进步的根本。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进行培养,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进行探究,才能准确的了解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利与弊,并及时地进行教学整改,科学的制订教学计划,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性。体育教学只有高质有效,才能确保学生在高考冲刺中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2、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只有心理素质过硬,才能在体育活动中敢于直面挫折,不屈服、敢于拼搏,并逐渐养成坚韧不屈的体育精神。良好的体育精神对学生将来的体育锻炼、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强化、锻炼,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目标优化,实现身体机能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1、转变观念,营造良好体育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在很多教师心目中认为学好文化课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体育课只是其他课程的辅助课程,对它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它可有可无,因此学校和老师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总是肆意减少甚至不开这门课程;很多学生家长也认为孩子的最终学习目的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体育课不过是跑跑跳跳、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学生因为受老师和家长思想观念的影响,逐渐也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学不学无所谓的想法。因此,要想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感兴趣,老师和家长必须改变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成绩固然重要,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强壮的体魄,我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同时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要注意三个方面:(1)教学器材。首先教学器材应做到较高配置,不要出现学生想要学习某种器材,使用起来都是不能用的,例如排球是瘪的、单杠是弯的等,甚至有许多器材学校根本就没有,有些学校只为学生配置单杠、羽毛球等教学器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2)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动作,可能有些学生能够做的很好,但是有些同学却无法完成,这时候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多鼓励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3)良好的学习场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可以选择在室内,也可以选择在室外。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应保证学生学习的安全性,对室内环境要做到及时清洁。
2、灵活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
(1)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应该改善以往传统的单一灌输模式,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比如可以使用体育游戏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保障学生体质达标,还能使初中生的心理得到放松。以跑步为例进行说明,单纯的跑步训练是最枯燥乏味的,但如果引入体育游戏教学模式,教学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体育游戏教学方式要求的是学玩结合,此时可以设置一定的比赛方案,赢的给与一些奖励,输的进行惩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使教学过程丰富有趣。另外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应用玩口令,指部位的体育游戏,具体规则是:体育教师带领所有学生绕着操场围成圈,然后每隔一段距离安排一个学生,然后要求学生以A、B、C、D依次报数。学生以字母区分自己,在教师喊A时,所有字母A学生绕圈跑,并追前一个字母A,直到跑完正圈,回到原来位置,这个游戏的重点不是抓到前面的学生,而是全体配合中完成跑步训练,应用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跑步运动锻炼,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2)将新课标的要求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开展训练,学生感受到在体育课堂上能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他们才会愿意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就拿羽毛球来说,羽毛球是一种广受现代社会欢迎的全身性体育运动,它能有效地促进初中学生生长发育;培养学生在竞争中自信认真的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开展羽毛球运动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强身健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中教授学生握拍、挥拍、步法等基础训练来锻炼学生的体质,并组织学生开展羽毛球比赛,通过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长远规划,分阶段性培养。
体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训练目标,要求划分教学进度,分阶段性进行培养。一般来说,可将体育课程的安排分为三个阶段,在前期主要以体育知识、体育运动的理论和初步的运动规范为主,中期结合前期的课程进行新课程复习延伸,后期进入系统的后续复习。在学期初,体育教师可以以分类教学模式为主来引导学生锻炼,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这个阶段不宜做强度过高的运动,乒乓球,网球等都是好选择;中期则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延伸,这个时候学生对体育有了一定兴趣,不会对运动量大的学习项目再产生很多排斥,教师可以在前期的训练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跑步、竞走、接力等体育教学活动;后期则要作系统的体育锻炼,为了让学生继续保持对体育的兴趣,可交叉给予学生放松性的体育训练。
4、开展课外活动,科学评价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充分地利用好课外活动有很重要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小型的体育竞赛,可以是班级之间的,也可以是年级之间的,还可以是小组这之间的比赛。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充分地展示他们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建立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学生喜爱的兴趣小组,有针对性、创造性地按照兴趣分成小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某项技能的目的。这些内容的开展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体育学习评价要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打破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垄断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审慎确定各评价主体的评分权重,使评价成为一个多群体共同参与的、公开透明的行为方式。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体育教师应公平、公正,积极鼓励开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体育自信心,使学生热爱体育,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缓解初中生的升学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洪生.“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7、5
[2]李小红.“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4.
[3]任古峰.“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文学,2012、9.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堂教学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因为面临高考压力,学生几乎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忽视体育课的重要性,导致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一直都处于低效状态,不容乐观。下面我就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谈点个人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1、传统观念影响。目前受多年来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学生及其家长都只是重视学生高考的成绩。因此很多学校为保障学生的升学率,就开始缩短体育课堂的教学安排次数和时间,教师为满足学生的体质要求就选择重复化的锻炼形式,使体育教学变得速效化。使得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态度也变得消极,有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是浪费学习时间而不去上。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无效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同样也没有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是放任学生进行无效的学习。
2、教学过程比较单一。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基本都是理论教学和体质训练为主,为实现该教学目标,教师总是重复进行理论教学和锻炼的无限循环,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体育课堂的枯燥性,进而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3、初中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因为上述两种不良现象,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了错误的认识,很多学生都认为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其身体素质达标,但是教师并不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兴趣爱好,所以对学习态度就更加消极。因此,在学生没有体育意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有效。
二、初中体育有效教学必要性
1、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在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地位。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健康学习、持续进步的根本。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进行培养,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进行探究,才能准确的了解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利与弊,并及时地进行教学整改,科学的制订教学计划,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性。体育教学只有高质有效,才能确保学生在高考冲刺中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2、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只有心理素质过硬,才能在体育活动中敢于直面挫折,不屈服、敢于拼搏,并逐渐养成坚韧不屈的体育精神。良好的体育精神对学生将来的体育锻炼、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强化、锻炼,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目标优化,实现身体机能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1、转变观念,营造良好体育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在很多教师心目中认为学好文化课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体育课只是其他课程的辅助课程,对它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它可有可无,因此学校和老师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总是肆意减少甚至不开这门课程;很多学生家长也认为孩子的最终学习目的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体育课不过是跑跑跳跳、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学生因为受老师和家长思想观念的影响,逐渐也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学不学无所谓的想法。因此,要想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感兴趣,老师和家长必须改变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成绩固然重要,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强壮的体魄,我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同时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要注意三个方面:(1)教学器材。首先教学器材应做到较高配置,不要出现学生想要学习某种器材,使用起来都是不能用的,例如排球是瘪的、单杠是弯的等,甚至有许多器材学校根本就没有,有些学校只为学生配置单杠、羽毛球等教学器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2)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动作,可能有些学生能够做的很好,但是有些同学却无法完成,这时候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多鼓励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3)良好的学习场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可以选择在室内,也可以选择在室外。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应保证学生学习的安全性,对室内环境要做到及时清洁。
2、灵活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
(1)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应该改善以往传统的单一灌输模式,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比如可以使用体育游戏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保障学生体质达标,还能使初中生的心理得到放松。以跑步为例进行说明,单纯的跑步训练是最枯燥乏味的,但如果引入体育游戏教学模式,教学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体育游戏教学方式要求的是学玩结合,此时可以设置一定的比赛方案,赢的给与一些奖励,输的进行惩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使教学过程丰富有趣。另外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应用玩口令,指部位的体育游戏,具体规则是:体育教师带领所有学生绕着操场围成圈,然后每隔一段距离安排一个学生,然后要求学生以A、B、C、D依次报数。学生以字母区分自己,在教师喊A时,所有字母A学生绕圈跑,并追前一个字母A,直到跑完正圈,回到原来位置,这个游戏的重点不是抓到前面的学生,而是全体配合中完成跑步训练,应用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跑步运动锻炼,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2)将新课标的要求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开展训练,学生感受到在体育课堂上能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他们才会愿意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就拿羽毛球来说,羽毛球是一种广受现代社会欢迎的全身性体育运动,它能有效地促进初中学生生长发育;培养学生在竞争中自信认真的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开展羽毛球运动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强身健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中教授学生握拍、挥拍、步法等基础训练来锻炼学生的体质,并组织学生开展羽毛球比赛,通过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长远规划,分阶段性培养。
体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训练目标,要求划分教学进度,分阶段性进行培养。一般来说,可将体育课程的安排分为三个阶段,在前期主要以体育知识、体育运动的理论和初步的运动规范为主,中期结合前期的课程进行新课程复习延伸,后期进入系统的后续复习。在学期初,体育教师可以以分类教学模式为主来引导学生锻炼,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这个阶段不宜做强度过高的运动,乒乓球,网球等都是好选择;中期则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延伸,这个时候学生对体育有了一定兴趣,不会对运动量大的学习项目再产生很多排斥,教师可以在前期的训练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跑步、竞走、接力等体育教学活动;后期则要作系统的体育锻炼,为了让学生继续保持对体育的兴趣,可交叉给予学生放松性的体育训练。
4、开展课外活动,科学评价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充分地利用好课外活动有很重要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小型的体育竞赛,可以是班级之间的,也可以是年级之间的,还可以是小组这之间的比赛。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充分地展示他们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建立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学生喜爱的兴趣小组,有针对性、创造性地按照兴趣分成小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某项技能的目的。这些内容的开展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体育学习评价要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打破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垄断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审慎确定各评价主体的评分权重,使评价成为一个多群体共同参与的、公开透明的行为方式。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体育教师应公平、公正,积极鼓励开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体育自信心,使学生热爱体育,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缓解初中生的升学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洪生.“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7、5
[2]李小红.“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4.
[3]任古峰.“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文学,2012、9.
- 【发布时间】2022/7/17 19:06:50
- 【点击频次】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