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智慧课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主要分析了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创新;应用
所谓的“智慧课堂”,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创设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它通过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见,富有个性化的创设性阅读在整个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效果,就成了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打好基础,培养兴趣
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什么是阅读,阅读包括哪些内容。一般来说,阅读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认读部分,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词组、标点、修辞和句式等,这是阅读的基本层次,只有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进一步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各个脉络;另一个是理解部分,包括句段、篇章、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阅读的目的是理解,而绝不是孤立地认识几个字、词。如果把阅读仅仅停留于认识的阶段,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更不能领略文章的精彩之处。因此,阅读文章必须经过熟读深思,心领神会,把文章中可供利用的精华,很自然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能指出文章的是非。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领会到文章的精微奥妙之处,才能获得内心的喜悦,把阅读文章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享受。例如,阅读一篇记叙文。首先要掌握记叙文的有关知识,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人称,记叙中的描写等,特别是记叙线索。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时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它一步步弄清各个段落、层次,直到全篇的思想内容。这是阅读一篇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当然阅读是个充满感情色彩的思维活动,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角度,侧重点不完全相同,感受也有差异,但是我们都应该遵循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特点,由认读理解,到完全消化,这是阅读的必走之路。
二、灵活运用,循序渐进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通常的过程是泛读-→精读-→ 研读。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认知方面来说,是个由“感知”到“理解”,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由此及彼”运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三、阅读积累,培养习惯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阅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制订《阅读积累卡片》,计划一周要读什么书籍和文章,读多少,能掌握和理解多少等等,并在周末、月末进行自我检查。在阅读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对好的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做好读书笔记,避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效果。此外,实践中,我们还定期开展优秀读书卡评比活动,评选出“阅读之星”,将阅读成绩纳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之中,以鼓励学生,保证阅读的效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哪怕是一张报纸,一本杂志,过去的、现在的,都应让学生读读。让学生在不自不觉中积累知识。
此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基础的掌握情况,组织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如组织猜谜语、演讲比赛、演课本剧、举办班研会、扮演角色朗读课文等,以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迅速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转第128页)
(上接第129页)
四、评测多元,增添情趣
“智慧课堂”既整合了传统课堂的评测方式,又融入智能化的元素,给教学平添了几分情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x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老师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评测仅限于课堂上的抽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做到人人都参与,这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智慧课堂”中智能语音评测系统的出现突破了这一瓶颈。课前,老师将布置的朗读作业通过作业平台发送给每位学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一到,老师可以直接登陆,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将反馈信息推送给每位学生,如有错误,及时更正。对于朗读非常好的,可以作为范读资源直接推送到班级空间,便于其他学生学习。整个过程,家长可以全程参与,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同时,老师根据课程需要发布的随堂练习,系统可以进行实施评价与统计,快速分析和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并针对性地复习巩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将智能化的评测方式和传统评测方式相融合,让教学变得更加有人情味。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而且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只有学生做到持之以恒,不懈地把阅读当作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的学习初中语文,为以后打下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丽丽;浅谈“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8年21期
[2]郑远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好家长;2017年56期
[3]沈玉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8年15期
[4]高凤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08期
[5]秦香莲;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及对策[J];小学生(下旬刊);2017年12期
[6]王兴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中);2017年09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创新;应用
所谓的“智慧课堂”,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创设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它通过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见,富有个性化的创设性阅读在整个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效果,就成了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打好基础,培养兴趣
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什么是阅读,阅读包括哪些内容。一般来说,阅读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认读部分,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词组、标点、修辞和句式等,这是阅读的基本层次,只有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进一步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各个脉络;另一个是理解部分,包括句段、篇章、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阅读的目的是理解,而绝不是孤立地认识几个字、词。如果把阅读仅仅停留于认识的阶段,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更不能领略文章的精彩之处。因此,阅读文章必须经过熟读深思,心领神会,把文章中可供利用的精华,很自然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能指出文章的是非。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领会到文章的精微奥妙之处,才能获得内心的喜悦,把阅读文章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享受。例如,阅读一篇记叙文。首先要掌握记叙文的有关知识,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人称,记叙中的描写等,特别是记叙线索。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时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它一步步弄清各个段落、层次,直到全篇的思想内容。这是阅读一篇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当然阅读是个充满感情色彩的思维活动,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角度,侧重点不完全相同,感受也有差异,但是我们都应该遵循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特点,由认读理解,到完全消化,这是阅读的必走之路。
二、灵活运用,循序渐进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通常的过程是泛读-→精读-→ 研读。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认知方面来说,是个由“感知”到“理解”,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由此及彼”运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三、阅读积累,培养习惯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阅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制订《阅读积累卡片》,计划一周要读什么书籍和文章,读多少,能掌握和理解多少等等,并在周末、月末进行自我检查。在阅读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对好的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做好读书笔记,避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效果。此外,实践中,我们还定期开展优秀读书卡评比活动,评选出“阅读之星”,将阅读成绩纳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之中,以鼓励学生,保证阅读的效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哪怕是一张报纸,一本杂志,过去的、现在的,都应让学生读读。让学生在不自不觉中积累知识。
此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基础的掌握情况,组织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如组织猜谜语、演讲比赛、演课本剧、举办班研会、扮演角色朗读课文等,以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迅速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转第128页)
(上接第129页)
四、评测多元,增添情趣
“智慧课堂”既整合了传统课堂的评测方式,又融入智能化的元素,给教学平添了几分情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x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老师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评测仅限于课堂上的抽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做到人人都参与,这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智慧课堂”中智能语音评测系统的出现突破了这一瓶颈。课前,老师将布置的朗读作业通过作业平台发送给每位学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一到,老师可以直接登陆,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将反馈信息推送给每位学生,如有错误,及时更正。对于朗读非常好的,可以作为范读资源直接推送到班级空间,便于其他学生学习。整个过程,家长可以全程参与,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同时,老师根据课程需要发布的随堂练习,系统可以进行实施评价与统计,快速分析和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并针对性地复习巩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将智能化的评测方式和传统评测方式相融合,让教学变得更加有人情味。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而且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只有学生做到持之以恒,不懈地把阅读当作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的学习初中语文,为以后打下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丽丽;浅谈“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8年21期
[2]郑远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好家长;2017年56期
[3]沈玉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8年15期
[4]高凤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08期
[5]秦香莲;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及对策[J];小学生(下旬刊);2017年12期
[6]王兴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中);2017年09期
- 【发布时间】2022/7/17 19:12:40
- 【点击频次】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