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干预研究

 

【作者】 匡春华

【机构】 四川省武胜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更不能没有预防干预策略。本文从分析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出发阐述了其造成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干预策略。
  关键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干预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认识到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素质教育比任何高分数下的“应试教育”都要好,因为其不仅重视教知识,强调“双基目标”达成,更注重“育”的多样和全面,这当中就包括健康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奠基教育,而为初中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健康教育又是其基本要求。我们知道,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不但指我们熟悉的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三个方面达成最佳状态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而素质教育正是注重这一标准在教育教学上落实,因而显得更符合时代要求。但是,我们发现,随着生活条件变好和社会进步,很多初中学生虽然身体上看似有了更好发展,但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明显处于“亚健康”甚至心理缺陷、心理疾病等,出现了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心理种种问题和社会、环境的不适应。针对如此现象,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干预研究就成为我们初中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的必作课题,唯有重视,方可探索出更多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或这或那问题,才能让他们有个幸福快乐的青少年学习奠基期。
  一、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越来越高,这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心理压力,特别是一些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在这种压力下就出现了更多不适,故而在心理上出现了或这或那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我校初中阶段学生采用心理测验法的调查来看,通过德若伽提斯(SCL-90)量表对全校1300余学生的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进行了自评,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青春期学生心理状况普遍堪忧,年级越高出现问题的机率就越大,而且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
  二、初中生主要心理问题造成原因分析
  (一)学习压力增大。较比小学时期,随着学科增多和“中考”分流,学习压力相对大了很多,竞争也更激烈。这是造成他们紧张、焦虑心理的重要原因,总担心成绩考不好,担心怕被老师、家长批评。这种心理易导致他们失衡,特别是考不好真的出现了他们就会更加没信心,压力剧增。
  (二)人际交往障碍。初中阶段学生自认为我已成年。这种“小大人”常常渴望理解、沟通与尊重,他们乐意交往,喜欢与他人、同学作朋友。但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地位又使他们养成了养尊处优的恶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不强,不懂感恩,不愿分享,有了矛盾不知如何化解,常常造成同学远之,友情恶化,因而在心理上倍感孤独、压抑。   
  (三)青春期性困惑。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初中学生的生理发展较以往提前,其性功能逐步成熟,并有了模糊的性觉觉;有一种对异性的渴望。然而,中学生由于身体和精神上的发育尚不够完善,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懂得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导致了青少年时期的“性迷茫”,如“早恋”现象的出现。
  三、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进入了成熟期,他们对许多事情都有了浓厚的好奇心,并且常常会从各个方面寻求帮助。但是,由于他们还未完全成长起来,对于问题的理解也不完整,很可能会导致一些极端的行为,从而导致一些负面的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的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采取的干预策略就是要培养学生坚定的历史唯物论和正确的人生态度,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老师应尽责任。
  (二)用成功体验激活学生自信心。课堂是育人主要场所,每个老师都应注重课程的创新实施,精心安排好每次易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增加的检测或测试,并针对教学对象和能力的特点设定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无论学习的优劣,都可以从某种意义上体会到一种学习成功有进步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自信,少一些焦虑和敌对感。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全过程。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作为学科教师也要结合内容实施将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其中,利用教材中的人文性、情感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同时尽可能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营造民主愉悦和谐氛围,使他们有学习上的心理自由和安全感。另外,学科教师还要担当心理咨询教师、辅导教师甚至心理健康讲座教师,要有丰富的心理的干预方法,能结合现实、针对学生心理实际用好知觉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关系干预、决策干预、比较干预、哲学干预等化压方法,以此来提升他们精神生活质量,助力心向阳光。
  (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这是家庭教养干预实践策略。要让家长能有效通过家庭辅导强化学生心理干预,就必先丰富其展开干预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良好的亲子关系活动中实现干预的目的。作为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导者应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为家长担当起干预实施而支招献策,以及做好新时期的第一任老师。
  (五)开展多形式的团队活动。这是转移学生注意力、增加合作机会、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举措。而且,通过学校运动会、文艺比赛等活动还可消除学生焦虑、烦躁、极度紧张等不良心理。   
  总之,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从青春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作为一线教师要对目前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他们长期健康发展,有着美好青少年时光。
  参考文献:
  [1]黄维庚,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7年。
  [2]蒋利容,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
  本文系广安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干预研究”(31号)研究成果
  • 【发布时间】2022/9/10 16:53:48
  • 【点击频次】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