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当今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然而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人才的竞争,所以未来我国想要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不断培养创造性人才,而这源于基础教育。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加强数学教育,培养数学创新思维,是发展智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索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增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也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基本理念里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所必须的。如果在数学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创造性,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新的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老师自身也要投入到教学之中,与学生一起互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不满足于仅课堂上对数学的一般基础了解。这样,学生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不断在观察、思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比如心算是训练学生算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在黑板上写出“4(?)(?)=12”这道题,第一空是运算法则,第二空是要填的数,然后让学生抢答来完善算式,那么所有的学生就会努力地开动脑筋,全面调动自己的数学知识,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得到答案,有的会填“*”和“3”,有的会填“+”和“8”。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老师继续深入讲解计算每道题的简便方法,这样学生就会非常有兴趣听课,并且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心算,并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心算的方法,再努力学习和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创设数学教学情景,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没有任何的束缚,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创造想象的奇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式,而创设情景,有利于将学生的单向思维变为全方位的立体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感兴趣的方面创设情景,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四年级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5,女生比男生少8人,问四年级男生人数为多少?同学们运用列未知数解方程可以很快地解答出来男生人数为20人。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这道题已经结束,然而在数学情景里,这道题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有的同学在解题过程中会设男生人数为X,最后解出来女生人数为“X=20(人)”,所以女生人数为“20-8=12(人)”,而五年级总人数为“20+12=36(人)”,那么女生是男生的3/5,则男生就是女生的5/3倍,如此一来,这道题里面几乎所有的数量关系都已经被清晰地列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而遇到类似的题目,无论如何改变,都会很轻易地解答。
四、树立问题思维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发问是学生动脑的结果,也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重要表现,它是学生自主思考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学生发现了问题,有了疑问,才能够围绕问题去思考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明确“问题——探索——结论”的方法,并且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问机会,不断增强训练,反复强化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发现教学法过程中的问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
比如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会涉及到运算法则的运用,而且这也是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内容,对于以后的计算、应用非常重要,因此应当加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中的购物来举例。如“小强有20元钱,去书店买书,书的价格是17元,请问小强的钱够吗?”这个题的解题重点并不在于答案,而在于应该用哪一种运算法则的问题,小学生都常买东西,也知道20元买17元的东西是够的,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有部分不知道怎么来计算,所以在他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加以分析:小强有20元,书17元,所以小强要给老板17元,那么小强手中还有多少钱?学生回答到3元,那么这3元怎么得来的?就应该是20元减去给出去的17元,所以还剩3元,那么有剩余说明钱是够的。通过这样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了验证,也感悟到了数学的意义。
五、提供学生实践空间,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去创造有新意的动作方法,从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例如在准备活动中的徒手准备操,让学生创新出与教师不一样的操;在各类数学小比赛中,自己创新出比赛的规则,注意事项;在游戏练习中,创新出游戏的其他方法,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比如:小王以1米/秒的速度从家里走到学校,比以2米/秒的速度从学校跑到家里多花10分钟,问小王家距离学校多少米?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里面需要涉及到单位的换算、未知数等,当学生将结果算出来后,可以两地距离为1000米,小王走要用25分钟,跑要用15分钟,然而我们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将题目进行改变:由于小王出门较晚,先走路程的1/5,然后跑步去学校,问一共花多少时间?虽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是它却与学生们的生活相近,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免迟到,于是他们非常有兴趣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将生活随时编成题目,又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让学生感到了数学的魅力,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现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求。数学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创新,在学习中取得更高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也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基本理念里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所必须的。如果在数学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创造性,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新的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老师自身也要投入到教学之中,与学生一起互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不满足于仅课堂上对数学的一般基础了解。这样,学生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不断在观察、思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比如心算是训练学生算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在黑板上写出“4(?)(?)=12”这道题,第一空是运算法则,第二空是要填的数,然后让学生抢答来完善算式,那么所有的学生就会努力地开动脑筋,全面调动自己的数学知识,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得到答案,有的会填“*”和“3”,有的会填“+”和“8”。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老师继续深入讲解计算每道题的简便方法,这样学生就会非常有兴趣听课,并且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心算,并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心算的方法,再努力学习和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创设数学教学情景,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没有任何的束缚,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创造想象的奇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式,而创设情景,有利于将学生的单向思维变为全方位的立体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感兴趣的方面创设情景,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四年级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5,女生比男生少8人,问四年级男生人数为多少?同学们运用列未知数解方程可以很快地解答出来男生人数为20人。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这道题已经结束,然而在数学情景里,这道题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有的同学在解题过程中会设男生人数为X,最后解出来女生人数为“X=20(人)”,所以女生人数为“20-8=12(人)”,而五年级总人数为“20+12=36(人)”,那么女生是男生的3/5,则男生就是女生的5/3倍,如此一来,这道题里面几乎所有的数量关系都已经被清晰地列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而遇到类似的题目,无论如何改变,都会很轻易地解答。
四、树立问题思维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发问是学生动脑的结果,也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重要表现,它是学生自主思考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学生发现了问题,有了疑问,才能够围绕问题去思考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明确“问题——探索——结论”的方法,并且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问机会,不断增强训练,反复强化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发现教学法过程中的问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
比如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会涉及到运算法则的运用,而且这也是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内容,对于以后的计算、应用非常重要,因此应当加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中的购物来举例。如“小强有20元钱,去书店买书,书的价格是17元,请问小强的钱够吗?”这个题的解题重点并不在于答案,而在于应该用哪一种运算法则的问题,小学生都常买东西,也知道20元买17元的东西是够的,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有部分不知道怎么来计算,所以在他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加以分析:小强有20元,书17元,所以小强要给老板17元,那么小强手中还有多少钱?学生回答到3元,那么这3元怎么得来的?就应该是20元减去给出去的17元,所以还剩3元,那么有剩余说明钱是够的。通过这样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了验证,也感悟到了数学的意义。
五、提供学生实践空间,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去创造有新意的动作方法,从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例如在准备活动中的徒手准备操,让学生创新出与教师不一样的操;在各类数学小比赛中,自己创新出比赛的规则,注意事项;在游戏练习中,创新出游戏的其他方法,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比如:小王以1米/秒的速度从家里走到学校,比以2米/秒的速度从学校跑到家里多花10分钟,问小王家距离学校多少米?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里面需要涉及到单位的换算、未知数等,当学生将结果算出来后,可以两地距离为1000米,小王走要用25分钟,跑要用15分钟,然而我们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将题目进行改变:由于小王出门较晚,先走路程的1/5,然后跑步去学校,问一共花多少时间?虽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是它却与学生们的生活相近,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免迟到,于是他们非常有兴趣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将生活随时编成题目,又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让学生感到了数学的魅力,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现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求。数学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创新,在学习中取得更高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 【发布时间】2022/9/13 6:48:13
- 【点击频次】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