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师要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发现规律,调动感官,实现理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因此,教师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合理设置动手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实践表明,通过动手实践教学,增加了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有效性;途径;方法;研究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动手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但并不是让学生操作了,就一定促进了思维发展,那种只把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当成是一种形式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反而会起到一些负面影响。那么。应该怎样让动手实践操作更有效呢?
一、打破学具限制,讲究开放性
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选择操作材料的主要标准,要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抽象的认识活动。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和接头,直接进行框架的搭接。我提供了一些有长有短的小棒,长度有5种之多,每组小棒的总数也远超12根,要求学生从这些小棒中挑选一些做出一个长方体。如果某种小棒不够,可以从老师这里再拿。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发现,必须把4根相等的小棒作为一组对边,3组这样的小棒就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有些学生发现用8根同样长的小棒和另外4根同样才的小棒也能搭成一个长方体。但也有学生发现,老师给他们提供的材料中,没有办法搭成长方体。于是,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又到老师那里拿来小棒,成功的搭成了长方体。
在这个活动中,我向学生提供的操作材料是灵活的、开发的。学生不是简单的把材料“组装”起来,而是需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材料。选择的过程不仅增加了操作的思维含量,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和体验。
数学学具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要有利于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动手操作之前给学生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的环节,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可以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预习思考:①可以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一个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它得什么变,什么没有变。预习思考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萝卜和小刀,引导他们对照教材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去尝试具体操作,边做边想。如果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在反复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讨论、总结,最后解决上面老师提出的提问。这样,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探究、讨论,最后总结出了长方体体积和圆柱体体积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不变的项目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项目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在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安排,不仅能使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深度操作探究,力求实质性
“有深度的操作活动”是激发学生内在需求,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的活动。但是,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往往不够深入,缺乏探索性;缺少了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关注,缺少了对学生操作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的关注。学生没有积极情感投入的操作,很难引起内心共鸣,也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历。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常常忽视实验需要圆柱圆锥等底等高的条件,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为避免这种情况,提高操作的有效性。我先准备了等底等高的、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让各小组学生自主操作活动。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论:有的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有的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这种情况引发了争论,学生内心已产生了求证的需求。这时我从教具箱中随手取出一个空圆锥,一个空圆柱,并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里,两次正好装满,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学生议论纷纷。后来,我在学生的推荐下重新使用一个空圆柱继续实验,三次正好倒满。为了验证,让学生调换教具再操作。紧接着我问:“什么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多次的操作活动,学生完成了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对信息的批判,从中有所感悟并获得“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正确结论。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三、整合操作过程,追求互动性
在合作操作的过程中,组员对操作活动的认识往往由个人的活动经验所决定。由于个人在活动重担分工不一样,他们所获得的经验也各不相同,这种局部认识往往使一些组员忽视了对问题全面的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答案。因此,对合作完成的操作活动进行整合是很有必要的。整合的第一个步骤是交流,不同的经验体会在互相碰撞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深化,而且通过融合、弥补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形成对整个操作活动的认识。整合的第二个步骤是聚焦,在活动的后期可以把全组的目光从操作活动的过程转移到本次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并且进而展开更有深度的认识和思考。通过对操作活动的整合,不仅使学生分享了彼此的经验,而且也使每个组员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得到最大的收获。
为了促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就必须要让学生能详细地描述学具操作的过程和产生的结论、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要想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观察与评价其操作过程及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合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可以选择教材配臵的学具进行操作,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在底和长,高和宽分别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建立联系,初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底和长、高和宽分别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提出的问题是:这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面积大小怎样。然出问题:你能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吗,你是怎样做的。然后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的整个操作过程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
最后让学生把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进行整理,再利用语言叙述下来。通过学生的叙述,进一步明确了转化的过程:①作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②沿着这条高把它剪开;③把剪得的两个图形重新拼在一起,拼成一个长方形;④根据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后进生进行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影响操作活动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关键是看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只有学生在心理上积极投入,才能在操作活动中引发深层思考,才有利于将操作中的感性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因此,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操作活动,让操作真正有效地支撑学生的思维活动。
参考文献:
[1]田永华;谈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学苑教育;2013年08期
[2]郝翠侠;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陕西教育·理论;2006年Z2期
[3]唐世强;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培养数学思维深度[J];读天下;2016年09期
[4]施越男;数学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有效性;途径;方法;研究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动手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但并不是让学生操作了,就一定促进了思维发展,那种只把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当成是一种形式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反而会起到一些负面影响。那么。应该怎样让动手实践操作更有效呢?
一、打破学具限制,讲究开放性
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选择操作材料的主要标准,要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抽象的认识活动。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和接头,直接进行框架的搭接。我提供了一些有长有短的小棒,长度有5种之多,每组小棒的总数也远超12根,要求学生从这些小棒中挑选一些做出一个长方体。如果某种小棒不够,可以从老师这里再拿。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发现,必须把4根相等的小棒作为一组对边,3组这样的小棒就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有些学生发现用8根同样长的小棒和另外4根同样才的小棒也能搭成一个长方体。但也有学生发现,老师给他们提供的材料中,没有办法搭成长方体。于是,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又到老师那里拿来小棒,成功的搭成了长方体。
在这个活动中,我向学生提供的操作材料是灵活的、开发的。学生不是简单的把材料“组装”起来,而是需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材料。选择的过程不仅增加了操作的思维含量,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和体验。
数学学具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要有利于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动手操作之前给学生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的环节,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可以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预习思考:①可以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一个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它得什么变,什么没有变。预习思考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萝卜和小刀,引导他们对照教材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去尝试具体操作,边做边想。如果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在反复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讨论、总结,最后解决上面老师提出的提问。这样,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探究、讨论,最后总结出了长方体体积和圆柱体体积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不变的项目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项目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在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安排,不仅能使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深度操作探究,力求实质性
“有深度的操作活动”是激发学生内在需求,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的活动。但是,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往往不够深入,缺乏探索性;缺少了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关注,缺少了对学生操作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的关注。学生没有积极情感投入的操作,很难引起内心共鸣,也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历。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常常忽视实验需要圆柱圆锥等底等高的条件,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为避免这种情况,提高操作的有效性。我先准备了等底等高的、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让各小组学生自主操作活动。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论:有的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有的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这种情况引发了争论,学生内心已产生了求证的需求。这时我从教具箱中随手取出一个空圆锥,一个空圆柱,并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里,两次正好装满,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学生议论纷纷。后来,我在学生的推荐下重新使用一个空圆柱继续实验,三次正好倒满。为了验证,让学生调换教具再操作。紧接着我问:“什么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多次的操作活动,学生完成了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对信息的批判,从中有所感悟并获得“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正确结论。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三、整合操作过程,追求互动性
在合作操作的过程中,组员对操作活动的认识往往由个人的活动经验所决定。由于个人在活动重担分工不一样,他们所获得的经验也各不相同,这种局部认识往往使一些组员忽视了对问题全面的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答案。因此,对合作完成的操作活动进行整合是很有必要的。整合的第一个步骤是交流,不同的经验体会在互相碰撞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深化,而且通过融合、弥补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形成对整个操作活动的认识。整合的第二个步骤是聚焦,在活动的后期可以把全组的目光从操作活动的过程转移到本次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并且进而展开更有深度的认识和思考。通过对操作活动的整合,不仅使学生分享了彼此的经验,而且也使每个组员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得到最大的收获。
为了促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就必须要让学生能详细地描述学具操作的过程和产生的结论、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要想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观察与评价其操作过程及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合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可以选择教材配臵的学具进行操作,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在底和长,高和宽分别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建立联系,初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底和长、高和宽分别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提出的问题是:这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面积大小怎样。然出问题:你能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吗,你是怎样做的。然后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的整个操作过程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
最后让学生把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进行整理,再利用语言叙述下来。通过学生的叙述,进一步明确了转化的过程:①作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②沿着这条高把它剪开;③把剪得的两个图形重新拼在一起,拼成一个长方形;④根据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后进生进行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影响操作活动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关键是看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只有学生在心理上积极投入,才能在操作活动中引发深层思考,才有利于将操作中的感性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因此,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操作活动,让操作真正有效地支撑学生的思维活动。
参考文献:
[1]田永华;谈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学苑教育;2013年08期
[2]郝翠侠;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陕西教育·理论;2006年Z2期
[3]唐世强;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培养数学思维深度[J];读天下;2016年09期
[4]施越男;数学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5期
- 【发布时间】2022/9/13 6:48:28
- 【点击频次】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