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作者】 王智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中心小学校绥庆校区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运用逻辑思维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策略三方面入手,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重要性
  数学注重的是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培养,从而使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数学习题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力和思维方式进行解题。在实际教学小学数学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鼓励学生能够运用这一能力来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一、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理性思考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事沉着冷静,理智地分析事情发生的缘由,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遇事往往十分慌张,常常因为紧张或者害怕心理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或者因为冲动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然而,拥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会在突发情况下表现出非凡的应对能力,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获得他人的好感,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收获。
  (二)思维更加缜密
  数学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世界构成的复杂性。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对事情的分析能力会不断提高,进而能够看到事物的多面性,思维也会变得更加缜密,并且可以及时把握住他人容易忽视的细节,抓住成功的机会。因此,形成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之后,学生对于数学的敏感程度自然而然就会有所上升,数学成绩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得以提高。
  (三)树立刻苦钻研的精神
  众所周知,一个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超强的灵活性。他们能够准确地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透过一些现象看透事物的本质。这样的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现象,并且热衷于思考,同时还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自然能够达到一般人难以抵达的学术高峰。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遵循的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习惯,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所以说,在教学时,无论是对学生展开学习能力的训练,还是对其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都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技巧以及方法的传授时才能够高效完成。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应该坚持培养学生学习技能以及掌握基础知识这一教学原则,来对学生展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全面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都不成熟,对其展开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培养等等,对于教师来说存在较大的困难。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以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求侧重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依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及各个阶段应该重点培养的能力,制定出相对应的教学形式以及方法,并且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来对其展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以及探究中,来帮助学生完成思维的发散,树立起正确的创新意识,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并且全面的发展。 
  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逻辑思维能力属于学生内在思维品质,在培养这一能力时,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开动脑筋,并顺着教师引导掌握逻辑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程序等。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更好掌握数学知识间逻辑关系。例如,在讲解正负数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例子的运用,调动学生思维,以此来达到融会贯通效果、如教师可以问:“秋天时温度是多少?”,学生会回答8℃或10℃等,之后,教师可以继续问:“冬天时温度是多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回答出零下的答案。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零下、0℃以及零上之间是什么关系,在相互讨论与教师讲解之后,学生会了解到正负数之间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思维会更加活跃,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逻辑思维方法与规律,有利于其更好发展。
  (二)课堂融入数形结合思想
  通过研究可知,为了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不但要把各方面知识有效联系在一起,还应该把数学思维方式融入其中,即数形结合思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为学生灵活转换自身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提供帮助,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巧妙结合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准确掌握数学知识本质,并顺着正确思路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同时,数学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时,还应该将形象化图形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并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掌握数量和图形间巧妙转化的技巧,促进其思维能力灵活性的提升。比如,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的时候,若教师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掌握公式与计算方法,但一旦图形发生变化,学生就无法运用学过知识有效解决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思维化方式让学生从全方位理解并掌握图形的周长计算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比较沉闷的状况,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和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游戏作为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娱乐形式,很受学生欢迎,而且容易得到学生的响应。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将游戏导入课堂教学,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位置与方向”内容时,笔者在初步完成教学知识的讲解后,设置了“快速寻找位置”这一游戏,教师在地上标注出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快速地找到相应的位置。学生的评比先在小组内进行,之后由小组推举中优胜者参加全班的比赛。通过游戏环节的设计,学生不但深刻地理解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对具体方位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也是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自身也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案。此外,教师也应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根据所要指导的教学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与分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问题的过程中,应该保障相关内容与问题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应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完成教学内容以及学习目标的设置,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学习思维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桂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4(32):112. 
  [2]罗德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36):88.
  • 【发布时间】2022/9/13 6:48:41
  • 【点击频次】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