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其他学科在教学中的相互运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目,它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与其他基础学科相比,历史无所不包,它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等一位社会科学研究者说,历史在所有社会科学中都占有特殊的地位,包括所有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我们常说“文史是一家”,“文学和历史是不可分割的”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必须包括其他学科。本文分析历史各个学科的相关联系。
关键词:历史;政治;语文;融合
一、引言
历史学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理解和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基本条件,而抽象的理论又离不开政治原则,很多的空间观念都离不开它。《义务教育历史教学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意见指出:“要特别重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和互相渗透。”《历史课程设计》:“在历史教学中,以思想政治、语文、艺术(或音乐、美术)、地理、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根据不同的发展需要,强化其它学科的学习,充分利用学科综合功能,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的交融
历史现象是理解哲学理论的最好例证,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的理论武器和基本方法。比如,在《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这门课时,就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联系与发展这一辩证的角度来阐释与马克思有关的问题。某一时期的历史当然包括该时期的所有政治。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状态必须成为历史。在历史教学中,政治是历史的方向,历史是政治的事实基础。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
(一)历史学科中有关政治的教学
中学政治教育注重理解三个主要方面:经济、政治、文化;实事求是是辩证的、历史的、科学的、有价值的。而历史课则通过教师讲解、阅读历史文献、观看影像或录像等方式,使我们对时空有了相应的认识,认识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了解了他们的实质,并在心中建立起了一个科学的观念。平常我们学习历史则一定要从人类的起源开始讲起的。如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几个社会形态,然而这几个社会形态更是政治课堂上所要讲述的重要内容。又如,我们知道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直接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为什么要绕过资本主义社会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呢?这表面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但实际上真正原因还是个历史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那么学生便能一目了然的了解:近代西方列强是怎样开展国外市场掠夺殖民地积累财富的,又是怎样阻止止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而中国又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国民的愚昧等,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此,中国尽管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然而到今天经济科技等方面却落后于西方国家。
(二)政治学科中有关历史的教学
历史知识强调对历史事件因果的阐释,强调对学生历史思考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政治教育中,“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在于对资本的合理来源进行合理的剖析,从而揭露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之弊病,进而证明其优势。如“十一五”期间,政府提出了三农问题,我们也知道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已经免除农业税,这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所需的。但是综观历史,我们就不难看出,历史上从商鞅变法,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光武帝他们的治国措施中得到启示:历代统治者要适应发展生产力,无不都必须重视农业这个根本问题。如商鞅因为奖励耕战,最后使秦国强大了;汉高祖因减轻租税为汉朝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文帝,汉景帝和光武帝因减租,最后出现“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历史可鉴,当今政府又怎能不重视呢?历史就是过去了的社会,社会就是进行中的历史,两者都是个多层次的有机结构,但却又是互相适应,互相影响的。
三、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交融
汉语是文学综合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某一方面;在同一时间,很多历史内容都记录在文学中,大多文学作品就是历史资料。
(一)语文学科中有关历史的教学
《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的社会生活的画面,其中还有许多篇包括较明显的历史内容,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它们毕竟具有很浓的文学特色,不能简单地视同历史。《尚书》大都是君臣对话以及国君的训令或誓师之词,也包括春秋战国学者对古史的追亿以及关于地理和哲学的著作。唐代是中国最灿烂的时代,历经百余年的开发与发展,折射出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兼容、文明繁荣的时代。鼎盛时期的兴盛,使文人的进取精神和宽广的心胸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其创作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使其精神面貌得以升华,并为后世所推崇。
(二)历史学科中有关语文的教学
新文化运动是“新时代的曙光”,是当时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9]。提倡“民主与科学”,以反对旧有的伦理观念,提倡新的伦理;反对古代文字,倡导使用白话。但是,在当代文艺发展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优秀的著作,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文学是从历史中产生的,它是历史的载体。文艺创作来自真实,而又比真实更甚。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文学,它都能折射出特定的历史时期。“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群人“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文化革命,在这次“新文化”中,推动了文化的革新与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与思潮,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因此,要理解鲁迅李大钊等人的文章,就得了解他们创作的背景。
结论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可谓是门错综复杂的学科,它涵盖了其他学科的许多相关知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关注其他学科领域,根据需要渗透其他学科知识的内容、思想和方法。因此,历史教师绝不能孤立地讲授历史,必须将历史与各学科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每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寻找历史发展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实。
关键词:历史;政治;语文;融合
一、引言
历史学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理解和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基本条件,而抽象的理论又离不开政治原则,很多的空间观念都离不开它。《义务教育历史教学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意见指出:“要特别重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和互相渗透。”《历史课程设计》:“在历史教学中,以思想政治、语文、艺术(或音乐、美术)、地理、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根据不同的发展需要,强化其它学科的学习,充分利用学科综合功能,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的交融
历史现象是理解哲学理论的最好例证,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的理论武器和基本方法。比如,在《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这门课时,就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联系与发展这一辩证的角度来阐释与马克思有关的问题。某一时期的历史当然包括该时期的所有政治。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状态必须成为历史。在历史教学中,政治是历史的方向,历史是政治的事实基础。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
(一)历史学科中有关政治的教学
中学政治教育注重理解三个主要方面:经济、政治、文化;实事求是是辩证的、历史的、科学的、有价值的。而历史课则通过教师讲解、阅读历史文献、观看影像或录像等方式,使我们对时空有了相应的认识,认识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了解了他们的实质,并在心中建立起了一个科学的观念。平常我们学习历史则一定要从人类的起源开始讲起的。如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几个社会形态,然而这几个社会形态更是政治课堂上所要讲述的重要内容。又如,我们知道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直接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为什么要绕过资本主义社会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呢?这表面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但实际上真正原因还是个历史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那么学生便能一目了然的了解:近代西方列强是怎样开展国外市场掠夺殖民地积累财富的,又是怎样阻止止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而中国又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国民的愚昧等,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此,中国尽管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然而到今天经济科技等方面却落后于西方国家。
(二)政治学科中有关历史的教学
历史知识强调对历史事件因果的阐释,强调对学生历史思考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政治教育中,“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在于对资本的合理来源进行合理的剖析,从而揭露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之弊病,进而证明其优势。如“十一五”期间,政府提出了三农问题,我们也知道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已经免除农业税,这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所需的。但是综观历史,我们就不难看出,历史上从商鞅变法,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光武帝他们的治国措施中得到启示:历代统治者要适应发展生产力,无不都必须重视农业这个根本问题。如商鞅因为奖励耕战,最后使秦国强大了;汉高祖因减轻租税为汉朝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文帝,汉景帝和光武帝因减租,最后出现“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历史可鉴,当今政府又怎能不重视呢?历史就是过去了的社会,社会就是进行中的历史,两者都是个多层次的有机结构,但却又是互相适应,互相影响的。
三、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交融
汉语是文学综合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某一方面;在同一时间,很多历史内容都记录在文学中,大多文学作品就是历史资料。
(一)语文学科中有关历史的教学
《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的社会生活的画面,其中还有许多篇包括较明显的历史内容,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它们毕竟具有很浓的文学特色,不能简单地视同历史。《尚书》大都是君臣对话以及国君的训令或誓师之词,也包括春秋战国学者对古史的追亿以及关于地理和哲学的著作。唐代是中国最灿烂的时代,历经百余年的开发与发展,折射出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兼容、文明繁荣的时代。鼎盛时期的兴盛,使文人的进取精神和宽广的心胸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其创作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使其精神面貌得以升华,并为后世所推崇。
(二)历史学科中有关语文的教学
新文化运动是“新时代的曙光”,是当时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9]。提倡“民主与科学”,以反对旧有的伦理观念,提倡新的伦理;反对古代文字,倡导使用白话。但是,在当代文艺发展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优秀的著作,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文学是从历史中产生的,它是历史的载体。文艺创作来自真实,而又比真实更甚。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文学,它都能折射出特定的历史时期。“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群人“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文化革命,在这次“新文化”中,推动了文化的革新与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与思潮,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因此,要理解鲁迅李大钊等人的文章,就得了解他们创作的背景。
结论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可谓是门错综复杂的学科,它涵盖了其他学科的许多相关知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关注其他学科领域,根据需要渗透其他学科知识的内容、思想和方法。因此,历史教师绝不能孤立地讲授历史,必须将历史与各学科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每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寻找历史发展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实。
- 【发布时间】2022/10/1 12:30:49
- 【点击频次】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