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特点是可塑性强,但在心理发展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薄弱,极易受环境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
一、实施幼儿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保护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园内,很多教师已经明白健康的新概念,并且也知道维护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视并未化作行动上的体现。在幼教实践中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或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现象并不少见,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医生或专职心理教育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二)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
目前,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并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更不要说构建心理教育体系了。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相对固定的教育时间保证,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幼儿容易出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们很茫然,虽然想对孩子进行心理维护,却因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无从下手。
(三)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显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遗憾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四)家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
部分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如爱发脾气、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任性、退缩、易哭泣、过分敏感等;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攻击性强等;而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明显滞后。有些家长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一味地欣赏鼓励孩子,造成幼儿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老师纠正幼儿不良习惯的严格要求也当成不尊重孩子,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
二、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一)重视知行统一,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视,而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内容相支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如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我是健康小明星”,从各个领域有意识地渗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扎扎实实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就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邀请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方法。要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如通过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游戏等来完成教育活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创设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尽力给每个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满足他们成功感的需要等等。其次“爱字当头”,用爱心体察儿童的内心感受,及时帮助幼儿排除不良的情绪,缓解内在的心理压力;适时满足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最后适当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让幼儿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如引导孩子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时可让幼儿增加交往频率,真诚关心同伴,学会宽容别人,进行换位思考,启发幼儿怎么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融洽人际关系,让幼儿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可有效避免幼儿受到伤害。教师逐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幼儿的经验和体会,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减少孩子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三)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维护,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常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由此可见幼儿心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工作辛苦烦琐,加之社会的期望,同行的竞争,家长的苛求,这些都会对教师内心造成很大压力,很容易造成内心冲突,影响着教师的情绪情感,如果不加以疏导,教师便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幼儿园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维护。工作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师,激发教师们工作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幸福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利的平台,让他们体会成长的快乐,体会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满足感。生活中真诚地关心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师的自我调控,增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同样需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普及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家长来说更显重要。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们应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认识事物;做情绪的主人,以平静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在逆境中保持心理的平衡,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积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注重劳逸结合有益身心健康;有心理疾病,应及时诊治。
总之,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这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一、实施幼儿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保护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园内,很多教师已经明白健康的新概念,并且也知道维护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视并未化作行动上的体现。在幼教实践中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或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现象并不少见,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医生或专职心理教育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二)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
目前,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并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更不要说构建心理教育体系了。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相对固定的教育时间保证,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幼儿容易出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们很茫然,虽然想对孩子进行心理维护,却因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无从下手。
(三)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显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遗憾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四)家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
部分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如爱发脾气、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任性、退缩、易哭泣、过分敏感等;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攻击性强等;而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明显滞后。有些家长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一味地欣赏鼓励孩子,造成幼儿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老师纠正幼儿不良习惯的严格要求也当成不尊重孩子,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
二、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一)重视知行统一,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视,而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内容相支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如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我是健康小明星”,从各个领域有意识地渗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扎扎实实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就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邀请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方法。要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如通过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游戏等来完成教育活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创设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尽力给每个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满足他们成功感的需要等等。其次“爱字当头”,用爱心体察儿童的内心感受,及时帮助幼儿排除不良的情绪,缓解内在的心理压力;适时满足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最后适当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让幼儿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如引导孩子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时可让幼儿增加交往频率,真诚关心同伴,学会宽容别人,进行换位思考,启发幼儿怎么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融洽人际关系,让幼儿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可有效避免幼儿受到伤害。教师逐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幼儿的经验和体会,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减少孩子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三)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维护,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常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由此可见幼儿心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工作辛苦烦琐,加之社会的期望,同行的竞争,家长的苛求,这些都会对教师内心造成很大压力,很容易造成内心冲突,影响着教师的情绪情感,如果不加以疏导,教师便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幼儿园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维护。工作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师,激发教师们工作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幸福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利的平台,让他们体会成长的快乐,体会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满足感。生活中真诚地关心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师的自我调控,增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同样需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普及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家长来说更显重要。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们应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认识事物;做情绪的主人,以平静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在逆境中保持心理的平衡,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积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注重劳逸结合有益身心健康;有心理疾病,应及时诊治。
总之,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这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 【发布时间】2022/10/1 12:39:10
- 【点击频次】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