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尝试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作者】 胡 洪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通过近两年的探索,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学情,我以“激趣”为途径,采用了“创设情景→阅读质疑→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的互动模式,每一环节紧扣“激趣”,采用了设问、多媒体、巧设导语、角色扮演、师生相互质疑、合作交流、当堂训练等多种互动方法,达到了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的目的。
  (一)创设情景 
  创设语文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好一定的情景,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互动效果。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创新的精神。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在一定状态下产生。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已经探索出的各种互动方法和手段(设问、多媒体、巧设导语、角色扮演等)设置引起思维的直接经验的情境,能起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学生共同营造学习氛围,起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1、通过设问创设情景。
  例如我在教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时,首先通过设问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氛围,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因为自己贪玩好耍而耽误学业导致成绩下降而不想读书的经历呢?”“有过”(学生答),“那此时此刻你的老师和家长是如何劝你读书的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大家说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孙权是如何成功地对他的部下进行劝学的。”老师这样诱导试的设问,成功地为课文教学创设了一个理解课文内容的情景。
  2、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
  新课前可用多媒体将声、像、动画等多种手段融合起来,以强烈的气氛渲染,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如教授《安塞腰鼓》一文时,先播放美丽的黄土高原原风光和一些有关于腰鼓和黄土高原民情风俗的影片或是课件,把学生带入雄伟壮观的黄土高原,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与内容相配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黄土高原的背景。把学生置身于黄土高原的腰鼓声中,同时调动视觉和听觉,直观感受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这样学生将会更深刻体会安塞腰鼓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为学生下一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有力保障。
  3、巧设导语创设情景。
  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导语,特别是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导语,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其思想情感。为教好《苏州园林》一文,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苏州园林是我国的名胜风景区之一,它以独特的自然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大家想不想去观光啊?好!从现在开始,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发愤读书,等将来有出息了,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既激起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炽热之情,又为当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4、扮演角色创设情景。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理解课文。如在《羚羊木雕》一课教学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角色进行表演,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强化了情感的因素。
  总之,根据课文内容的教学需要,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景,这样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阅读质疑
  质疑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开展质疑,收到良好效果。
  1、自读法质疑
  “本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而写,怎么写的?”我们培养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作者,走进写作背景,进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我们在上朱自清《春》
  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弄清以下问题:文章中写了哪些画面,具体写了写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又是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或者修辞手法来表现这些事物特征的?这样明确要求以后,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思考质疑就更有针对性,当他们通读文章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关注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接春天,赞美春天的画面。表现春草、春花、春雨这些景物特点的时候就会关注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用了哪些关键词语,当他们读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时候,就会想到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偷偷地、钻、嫩嫩”等词语去思考,赋予小草人的特征,生动形象的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自然而然流露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范读法质疑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能形成一种特定的旋律,能把作品中潜在的情愫和教师的理解及感受融为一体,转化为动人心弦的声音造型,形成绝佳的教学气势。一遍好的朗诵所产生的作用常能超过许多平淡的讲解,无论是快乐明朗的、慷慨激昂的朗读,还是缅怀追忆的朗读,只要把握到位,并将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运用起来,可以渲染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当读到重、难点的地方,可作片刻停留,同时提出问题。如读《散步》时,当读到“她背上的和我背上的加起来就等于整个世界”这个地方就让学生把这句话勾起来,并问为什么“她背上的和我背上的加起来就等于整个世界?”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联系前后文思考问题。
  (三)互动交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尽可能地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展开互动交流,为此我就两种互动交流方式谈谈看法。
  1、小组互动交流
  首先,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和疑惑。
  其次,小组成员带着自己的理解和疑惑先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开展对学,对学中力求解决自己独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小组的讨论提出明确的要求,必须人人发言,说得好坏、对错并不要紧,重在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每位学生的发言,可在小组内进行相互质疑和点评。同时教师要深入各小组调查学情,尤其要关注小组间交叉性问题和共性问题。
  第三,A层次的学生对学完成后,由A层次的学生对B层次和C层次的同学实施帮扶,学生交流时,教师可加强巡视,对积极帮扶和主动质疑的同学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
  通过以上方式,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真正收到兵教兵、兵强兵的实效,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全班大展示交流
  组内交流结束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将组内没有解决共性问题展示在小黑板上,由其他组同学来补充、点评、质疑、拓展延伸,老师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及时引导、点拨、对发言声音洪亮度、肢体语言运用适当、发言精彩的同学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对关键问题和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要站出来精讲,要让学生明确答案。
  (四)拓展延伸,当堂分层达标训练
  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当堂训练,分层达标,学案题量的设计适中,题型围绕知识点灵活展开,学生在5-7分钟完成,量化分值,当堂批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置达标要求,即时评价,活学现用,当堂反馈,改变了过去“题海”战术,为学生减负起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又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采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符合新课改要求,在师生交往发展的互动过程中,从情景创设到质疑阅读,从小组讨论到拓展延伸,整个过程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22/10/1 12:40:00
  • 【点击频次】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