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难点,提出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策略,以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蕴藏着先人对祖国、家乡、亲人和朋友的热爱之情。古诗词不仅短小精悍、句式整齐,而且韵律优美、 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修养。首先,小学生由于普遍年龄较小,缺乏人生经历,再加上自身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缺乏,他们在学习古诗词时存在较大的难度。其次,大多数古诗词创作时代较为久远,小学生普遍对诗人所 处的时代不够了解,甚至可以说认知一片空白。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小学生在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 难以深入领悟 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自然无法激发情感共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最后,许多古诗词中存在一些较为生僻的字词,和当前的读音、用法不同,这就导致许多小学生在 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存在消极心理,影响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特点
第一,小学古诗词的体裁比较多,有民歌、古诗体、童谣等,这样古诗词表达的都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理解。并且在阅读时也很好上口。第二,古诗词分布比较有层次,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古诗词更贴近白话文,随着年级的升高,古诗词鉴赏难度增加。第三,古诗词的题材种类丰富,其中含有田园、边塞、言志等,但是并没有明确划分,而是以相互结合的方式呈现。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鉴赏策略
(一)诵读古诗词,感受韵律。
古诗词的种类有很多,并且有部分古诗词已经被翻唱成歌曲,可见,古诗词的魅力有多大。古诗词之所以能被翻唱为歌曲是因为具备一定的韵律,这种古诗词韵律比较优美,而且十分押韵,比较容易上口。因此,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古诗词,感受其中美妙的韵律,从而提高学生呢过的鉴赏能力。想要高效的诵读,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对古诗词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诵读时深入了解古诗词。
例如,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的方法,大多数古诗词都是比较整齐的,读起来感觉抑扬顿挫,在诵读时需要注意诵读的节奏、重音、语调等,并且不同类型的古诗词的节拍也不一样。比如在学习《静夜思》这首诗,这首诗是五言律诗,停顿是按照221的形式,如“疑是/地上/霜”,在比如《山行》这首诗,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停顿是按照2221的形式,如“远上/寒山/石径/斜”,学生在掌握这个规律之后可以更好地诵读。并且教师要让学生在诵读时投入自己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古诗词中的情感,从而理解整篇古诗词。通过诵读古诗词,感受其中的韵律,学生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
(二)想象古诗词意境,体会意象。
每一首古诗词呈现的意境都不同,意境是古诗词学习中比较难以领悟的一项内容,这是因为古诗词中融入了意象,所以很难想象古诗词的意境。意象实际上是指融入感情之后的人物所表达的形态或者特点,这些意象综合起来就是古诗词呈现的意境,这也是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象,从而想象古诗词的意境,最终理解古诗词。
例如,《示儿》这首古诗,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关键字进行鉴赏,然后再由关键字进行思考。比如“悲”,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会悲,悲又产生了怎样的意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这个悲字产生联想,有利于学生体会其中的意象,感悟古诗词的意境。
(三)拓展古诗词背景,体悟情感。
古诗词中呈现的语言、习俗等与当前的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学生以现代的眼光进行鉴赏是无法理解的。因此,教师可以拓宽古诗词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经历和社会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鉴赏古诗词。
例如,学习《出塞》一课时,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昌龄,当时正处于盛唐,王昌龄奔赴西域,当时战争不断,百姓遭受苦难,将士也不能回家,只能在外保卫家国。作者并没有描写边塞的风光,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战争胜利的愿望,希望能够和平,百姓不再遭受困难。学生在了解古诗词的背景之后,再阅读这首诗就能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尤其是在古诗词学习中,如果方法不恰当,就会影响学生的掌握情况。因此,为保证古诗词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优化古诗词鉴赏方式,让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古诗词,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意境,同时还要拓展古诗词的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古诗词表现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小学生学好古诗词,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很好继承,对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地作用,让他们从小就从古诗词中感受到韵律之美。
参考文献:
[1]董小兰.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1(26):2.
- 【发布时间】2022/9/28
- 【点击频次】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