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探微

 

【作者】 王发民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站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学习好党的光辉历史和传承好党的优秀精神,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可分为小学阶段注重激发情感认同,中学阶段注重构建党史认知框架。保障措施的支持和系统递进的教材是落实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党史教育;中小学思政课;立德树人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出台通知,强调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党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1]。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用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渠道,推动党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因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2]。中小学思政课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将党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之中,是抓好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好党的故事,培植爱党爱国情感,助力红色基因与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的基本路径,是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应有之义。
  一、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1.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需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的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在思政课中融入党史教育,帮助中小学生在党史学习中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的艰苦历程,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何以能、马克思主义何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好,在学习中明是非、知荣辱、立志向、修言行,进而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党史观和“三观”,为将来成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3]。只有了解党史,敬畏党史,我们才能自觉为之奋斗。
  2.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保证。理想信念的力量是强大的,中小学生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奋斗史,在理想信念的内在驱使下,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中华民族谋复兴事业有着巨大的热情,因而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用身体力行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从而铸就百年辉煌伟业。理想信念无法凭空产生,也更是难以坚守。因此,将党的百年历史融入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学中,就是为了让中小学生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如今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讲好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来鼓舞中小学生的斗志和坚定信念,让理想信念成为指引中小学生不断努力奋斗的灯塔。
  二、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逻辑进路
  1.小学阶段以具象化的党史故事为抓手,激发学生情感认同。小学阶段的学生虽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但其思维仍带有较大的具象性特点。因此,在小学阶段不宜进行过多的理论阐释,思政课在融入党史内容时应注重以具体而生动的党史故事作为切入点,并且将这些党史情境和小学生的生活挂钩,使小学生对党史易于形成基本的认知。现有小学思政课教学虽以生活教育、交往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为主,并涉及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但其更多倾向于以机械化和口号式的方式来传递,致使学生虽口头上了解,却难以真正认可并形成情感认同[4]。为使小学生对党史教育产生初步价值认知,情感体验不可或缺,将生动形象且具体的党史故事和党史人物以优美的形象载体呈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学生对党史产生探索兴趣,从而主动挖掘相关的党史资料,进而发自肺腑地进行爱党情感表达,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情感认同,为接下来构建党史认知框架奠定基础。
  2.在中学阶段构建党史认知框架,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中学时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日趋成熟,能实现抽象与具体的高度统一,因而也是党史教育的关键期。
  伴随着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不断成熟,这一阶段的党史教育可从碎片化知识的纵向链接向系统性知识的横向覆盖,帮助青少年构建起党史认知框架,使他们加快实现对党史形成整体理解和系统认知。具体到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以党史理论知识为抓手,把党史与学生的家乡史相串联,与他们熟悉的英雄模范和革命先烈相呼应,突出学习的体验感,让知识性与情感性并存,将以往零散的党史知识系统有机地编织起来,筑牢党史理论根基,做到“学史明理”。另一方面,在夯实学生党史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三观”,并进一步挖掘党史积淀,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党史熏陶,以增进他们对党史及其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艰辛与伟大,以加深对党、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而增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砥砺使命担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总之,让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党史“明理”的基础上,逐渐过度到“增信”、“崇德”和“力行”。
  三、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保障
  1.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的保障措施。第一,出台文件。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为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提供顶层设计,并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把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并根据不同学段提出具体要求,这是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的基础保障。第二,培育师资力量。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党史,首先要建强党史教师骨干队伍,育才始于育师,只有育人者受到良好的党史教育,才能更好将所学传授给受教育者。因此,需要利用各种培训渠道,对思政课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党史教育,让思政课老师们端给学生“一碗水”前先装满自己的“一桶水”,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传道者明道信道,且深刻认知党史中哪些元素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为进一步加深思政课教师对党史的感受和理解,学校应多组织思政课教师去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让他们切身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峥嵘岁月,从而深入体会党的光辉历史。第三,落实经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把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因为无论是思政课教师的学习培训还是参观考察,无不需要财力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将党史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教师们有条件接受相应的培训与教育。
  2.将党史内容递进性写入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相关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就如何将党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以及如何把党史相关内容递进性地写入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展开研讨,做到充分论证而又不失协调统一,使思政课教材在充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体现教材的系统性和合理性,既要避免简单重复,又要符合每个学段的课程教学教育目标。只有把党史内容合理有机地递进性融入到中小学思政课教材,才能切保党史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得到真正落实。此外,有关党史的课外读物也是增进学生对党史认知的重要渠道。因此,党史教育理论工作者可根据不同学段来编制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党史课外读物,并通过思政课堂等途径推荐分享给学生们阅读,以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党史知识,深化对党史的认知,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党史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EB/OL].[2022-10-1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
moe_772/202105/t20210511_530840.html.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20.
  [4]高巍翔,刘璐.党史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1):59-61.
  作者简介:王发民,男,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发布时间】2022/11/20 3:11:33
  • 【点击频次】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