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小学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科学教育在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过分注重气氛营造而忽视科学课程本质、盲目开展实验互动忽视手脑结合、重视预设忽视生成、重视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等问题。根据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我的实际教学经历,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我们也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也在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在慢慢变化。我们作为科学教师,如果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片面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兴趣培养,忽略提问意识
在低年级段,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
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二、盲目实验互动,忽视手脑结合
众所周知,在实验、小学学习等互动活动中,手脑应有机结合,教师要注意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
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课后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注重教学预设,忽视动态生成
教学中重视课前对课堂的预设,忽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这并非是新课改新出现的问题,而是一个常见的老问题。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作一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每一步教师该干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什么问题,都会在头脑中计划一下,以便使自己做到胸有成竹。但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我们教师不外乎采用以下两种教学策略:一是无视课堂中产生的“杂音”,继续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二是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和策略,转向生成的方面前进。在科学课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课堂上出现预测和生成不一致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1、如果这种“意外现象”对本节课教学有价值,有利于本课教学的主题,则教师可以放弃预设,转向生成的方向前进;
2、如果这种“意外”的确是“杂音”的话,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要设法巧妙地回到预设的轨道上继续向前;
3、如果“杂音”对本节课探究主题价值不大,但有探究的价值,则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课下再去研究,到时候再引导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当然,意外毕竟是意外,在遇到确实无法探究的情况时,那只有把其中的道理告诉学生了。
综上所述,在科学教学时,不仅要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还要吸取传统课堂教学的营养,去除浮华表面,深入领会和把握新课改理念和精神,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才是把握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刘林,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年.
[2]张颖,浅谈如何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J],教师教学研究,2014年。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我们也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也在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在慢慢变化。我们作为科学教师,如果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片面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兴趣培养,忽略提问意识
在低年级段,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
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二、盲目实验互动,忽视手脑结合
众所周知,在实验、小学学习等互动活动中,手脑应有机结合,教师要注意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
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课后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注重教学预设,忽视动态生成
教学中重视课前对课堂的预设,忽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这并非是新课改新出现的问题,而是一个常见的老问题。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作一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每一步教师该干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什么问题,都会在头脑中计划一下,以便使自己做到胸有成竹。但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我们教师不外乎采用以下两种教学策略:一是无视课堂中产生的“杂音”,继续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二是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和策略,转向生成的方面前进。在科学课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课堂上出现预测和生成不一致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1、如果这种“意外现象”对本节课教学有价值,有利于本课教学的主题,则教师可以放弃预设,转向生成的方向前进;
2、如果这种“意外”的确是“杂音”的话,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要设法巧妙地回到预设的轨道上继续向前;
3、如果“杂音”对本节课探究主题价值不大,但有探究的价值,则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课下再去研究,到时候再引导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当然,意外毕竟是意外,在遇到确实无法探究的情况时,那只有把其中的道理告诉学生了。
综上所述,在科学教学时,不仅要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还要吸取传统课堂教学的营养,去除浮华表面,深入领会和把握新课改理念和精神,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才是把握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刘林,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年.
[2]张颖,浅谈如何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J],教师教学研究,2014年。
- 【发布时间】2022/11/20 3:16:45
- 【点击频次】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