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国画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国画作为最具东方色彩的美术手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国的绘画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国画在引进小学美术课程后,由于美术教学传统的教授方式未发生变化,学生学习绘画感到枯燥,不利于实现美术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艺术技能。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小学美术课堂中国画鉴赏及教学的新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国画教学;技法
美术是学生了解艺术、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课程。国画历史悠久,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中国古代美术的典型代表,是教师引导同学分享历史文化,积极参与本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不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自身艺术技能的提高。国画教育往往以传统方法为主,内容单一枯燥,绘画技法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学生创造性和艺术天性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对国画的持久兴趣。如何将小学生国画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其潜能,发展和张扬小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画出能够充分表达其内心的、属于自己的画,从而让他们更广泛、深入地了解美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成为国画教学实践中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改变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重视画面的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学生最终只能成为画匠。学生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互相比较共同进步的机会。我在课堂教学中如《猴子》一课,是让学生观看猴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录像,在分析猴子的结构特点以后再对用墨做了相应的要求,通过示范,学生对猴子的画法了解了,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在一张长卷上共同完成一幅画。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绘画兴趣也越来越高。
二、在探索中学中国画
在小学美术课正式教授中国画以前,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中国画。因此,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形式对学生来说都十分新奇。孩子很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孩子在兴趣中探索、学习正是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一系列国画大师的水墨画艺术作品,它特有的绘画效果令同学们十分惊奇。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产生这些特殊效果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使用的纸张比较特殊、绘画的工具比较特殊和给画的颜料比较特殊这三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正是他们对国画这一前所未接触的艺术感兴趣的关键所在。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针对归纳的这几个问题,又进一步思考,提出了动手试一试的想法。同学们通过设计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比如,为找到宣纸的特殊性,同学们试着往宣纸上滴水、滴墨、滴颜料。通过动手做,用心观察,同学们马上发现了宣纸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渗化性。为了验证这些设想,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产生了一幅幅颇有创意的现代派中国画。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中国画,使同学们能真正了解中国画这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并真正做到在兴趣中学习艺术,感受艺术。
三、利用范例,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步骤。”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如在画“老虎头”这一课,老师对老虎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老虎的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老虎各不相同,发火的老虎用红色。也有用各咱颜色,如在画老虎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笔黑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等知识,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绘画的基本知识。
四、立足生活加强写实激发学生创造力
临摹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助学生了解绘画技巧和方法,但是一味的临摹则会导致思维的制度化、程式化,因此临摹只是学尔墨画的一个辅助阶段,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水墨车画基础之后,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写实的机会,让学生立足于生活,从游戏、诗歌、自然界、四季更替等日常活动中寻找灵感和素材。例如在学画花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在校园里的花坛边写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花的形态、色彩以及肌理等等,让他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所理解的水墨花。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载而写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和思考事物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概括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国画博大精深,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加强小学生国画教育,将会对小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达、创造能力的增强都有好处。因此,教师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特点,发挥小学生的个性,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创新,让小学生热衷于学习和表现国画,并使其创新精神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陶下得以升华。
关键词:小学美术;国画教学;技法
美术是学生了解艺术、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课程。国画历史悠久,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中国古代美术的典型代表,是教师引导同学分享历史文化,积极参与本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不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自身艺术技能的提高。国画教育往往以传统方法为主,内容单一枯燥,绘画技法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学生创造性和艺术天性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对国画的持久兴趣。如何将小学生国画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其潜能,发展和张扬小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画出能够充分表达其内心的、属于自己的画,从而让他们更广泛、深入地了解美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成为国画教学实践中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改变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重视画面的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学生最终只能成为画匠。学生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互相比较共同进步的机会。我在课堂教学中如《猴子》一课,是让学生观看猴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录像,在分析猴子的结构特点以后再对用墨做了相应的要求,通过示范,学生对猴子的画法了解了,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在一张长卷上共同完成一幅画。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绘画兴趣也越来越高。
二、在探索中学中国画
在小学美术课正式教授中国画以前,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中国画。因此,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形式对学生来说都十分新奇。孩子很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孩子在兴趣中探索、学习正是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一系列国画大师的水墨画艺术作品,它特有的绘画效果令同学们十分惊奇。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产生这些特殊效果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使用的纸张比较特殊、绘画的工具比较特殊和给画的颜料比较特殊这三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正是他们对国画这一前所未接触的艺术感兴趣的关键所在。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针对归纳的这几个问题,又进一步思考,提出了动手试一试的想法。同学们通过设计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比如,为找到宣纸的特殊性,同学们试着往宣纸上滴水、滴墨、滴颜料。通过动手做,用心观察,同学们马上发现了宣纸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渗化性。为了验证这些设想,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产生了一幅幅颇有创意的现代派中国画。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中国画,使同学们能真正了解中国画这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并真正做到在兴趣中学习艺术,感受艺术。
三、利用范例,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步骤。”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如在画“老虎头”这一课,老师对老虎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老虎的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老虎各不相同,发火的老虎用红色。也有用各咱颜色,如在画老虎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笔黑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等知识,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绘画的基本知识。
四、立足生活加强写实激发学生创造力
临摹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助学生了解绘画技巧和方法,但是一味的临摹则会导致思维的制度化、程式化,因此临摹只是学尔墨画的一个辅助阶段,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水墨车画基础之后,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写实的机会,让学生立足于生活,从游戏、诗歌、自然界、四季更替等日常活动中寻找灵感和素材。例如在学画花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在校园里的花坛边写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花的形态、色彩以及肌理等等,让他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所理解的水墨花。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载而写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和思考事物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概括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国画博大精深,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加强小学生国画教育,将会对小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达、创造能力的增强都有好处。因此,教师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特点,发挥小学生的个性,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创新,让小学生热衷于学习和表现国画,并使其创新精神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陶下得以升华。
- 【发布时间】2022/11/20 3:34:04
- 【点击频次】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