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编教材,实施读写结合
【关键词】 ;
【正文】 统编教材坚持立德树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统编语文教材,有利于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领悟伟大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被选入统编版教材的文章都是中外名篇经典之作,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言语表达的同时也学习在写作中浸润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从而使自己的习作更有触动心灵的力量。
统编版语文教材双线结构的编排思路,体现出明显的“读写结合”特征——“阅读介入写作,指向写作目标,即以读促写,学会写作本领,从而学会表达。”不可否认统编版教材的编排思路为“读写结合”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一、关注语文要素,加强阅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
统编教材,双线结构,既围绕一个单元的人文主题编排内容,又提出本单元训练的语文要素,呈现系统编排、循序渐进的体系架构。
平时在教学中要用心钻研教材,关注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深入领悟作者的意图,掌握文本表达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进行表达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一组文质兼美的散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其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研读课文,发现四篇课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因为事物不同,抒发的具体感情不同,文章内容的聚焦点也不同。教学中确立本单元教学目标,从而进行比较阅读训练:通过品读体会不同描写方法(对比、抓特点等)的作用,丰富语言和语言经验积累。如《白鹭》一文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对比,突出了白鹭身段的玲珑精致;《落花生》一文将落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却有用的特点;《桂花雨》一文将“这里的桂花”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对比,那份浓浓的思乡情就在笔尖流淌。通过比较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对比”这一描写方法对抒发感情的作用后,让学生尝试写“由小草、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联想到了哪些人”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教学中要充分研读教材,教学内容分清主次,聚焦语文要素,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价值,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读写运用实践,以跬步之力致以千里。
二、挖掘教材中写话训练的点,落实语用训练
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所传达的内容,还要让学生透过内容关注作者语言表达的形式。语文教学只有聚集了文字,关注了表达,课堂才能更有魅力,才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谨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的指向是习作,有效的阅读教学是习作教学的根基,在阅读教学中习得方法,关注表达方法,聚焦语言运用,这样才能让每一堂的教学都成为学生习作素养滋生的土壤。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写话训练的点,落实语用训练。如《慈母情深》一课学生从几个场景的细节描写中,通过朗读感悟,深切体会到了慈母情深,然后相继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把这些难忘的经历写下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吧,试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这就训练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再如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文,通过品读文中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几幅画面,感悟到了浓浓的亲情,那么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第六自然段的写法,从不同角度(看、听、闻、想)尝试写一下自己在月光下的所见所思吧。《黄山奇石》一课,在学习最后一次然段时这样设计:“看图联想,写奇石”,写一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样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喜欢的石头的有趣的样子,把课推向了高潮。所以教学时聚焦重点段,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实课标的核心理念。这样的小练笔是为习作课作准备的,在习作课上我们也不能丢掉一篇篇课文,必须带领学生从课文中习得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实践运用,当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相互融会贯通时,便能取得双赢的教学效果。因而,课文是习作的范例,从课文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描写事物的方法,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范例作用。但是语用训练不单单指写,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训练,都属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范围。虽然阅读教学最终要指向习作,这毫无疑问,从阅读课中学习范例,习得方法,但是别忘了,我们的阅读教学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迁移的重担。
三、仿写要关联生活,根植于生活
写不能只是停留于句式的迁移、语言表达方式的迁移,那样容易陷入生搬硬套的窠臼。仿写要关联生活,根植于生活。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字才富有灵性,最终实现“我以我手写我心”。
如教学《四季之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捕捉小事物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来表达细腻情感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练习仿写《春之歌》,学生仿写:自从春姑娘给雪白的衣服披上了一件鲜艳的外套后,春天就变得绚丽多彩了起来。桃树、杏树、梨树,争相生长,互不谦让。抬眼间,仿佛已经看到了树上结满了丰硕的果实,不错的,春天的魅力便是如此…从《四季之美》的课文阅读学习中发现不同的观察视角,学生也会尝试跳出固定思维,当迁移根植于生活,学生笔下的语言就变得灵动起来。
统编教材的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我们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整体把握单元教学,找准读写训练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读中学写,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此文用于课题《依托统编语文教材进行高年级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统编版语文教材双线结构的编排思路,体现出明显的“读写结合”特征——“阅读介入写作,指向写作目标,即以读促写,学会写作本领,从而学会表达。”不可否认统编版教材的编排思路为“读写结合”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一、关注语文要素,加强阅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
统编教材,双线结构,既围绕一个单元的人文主题编排内容,又提出本单元训练的语文要素,呈现系统编排、循序渐进的体系架构。
平时在教学中要用心钻研教材,关注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深入领悟作者的意图,掌握文本表达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进行表达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一组文质兼美的散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其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研读课文,发现四篇课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因为事物不同,抒发的具体感情不同,文章内容的聚焦点也不同。教学中确立本单元教学目标,从而进行比较阅读训练:通过品读体会不同描写方法(对比、抓特点等)的作用,丰富语言和语言经验积累。如《白鹭》一文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对比,突出了白鹭身段的玲珑精致;《落花生》一文将落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却有用的特点;《桂花雨》一文将“这里的桂花”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对比,那份浓浓的思乡情就在笔尖流淌。通过比较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对比”这一描写方法对抒发感情的作用后,让学生尝试写“由小草、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联想到了哪些人”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教学中要充分研读教材,教学内容分清主次,聚焦语文要素,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价值,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读写运用实践,以跬步之力致以千里。
二、挖掘教材中写话训练的点,落实语用训练
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所传达的内容,还要让学生透过内容关注作者语言表达的形式。语文教学只有聚集了文字,关注了表达,课堂才能更有魅力,才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谨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的指向是习作,有效的阅读教学是习作教学的根基,在阅读教学中习得方法,关注表达方法,聚焦语言运用,这样才能让每一堂的教学都成为学生习作素养滋生的土壤。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写话训练的点,落实语用训练。如《慈母情深》一课学生从几个场景的细节描写中,通过朗读感悟,深切体会到了慈母情深,然后相继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把这些难忘的经历写下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吧,试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这就训练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再如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文,通过品读文中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几幅画面,感悟到了浓浓的亲情,那么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第六自然段的写法,从不同角度(看、听、闻、想)尝试写一下自己在月光下的所见所思吧。《黄山奇石》一课,在学习最后一次然段时这样设计:“看图联想,写奇石”,写一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样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喜欢的石头的有趣的样子,把课推向了高潮。所以教学时聚焦重点段,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实课标的核心理念。这样的小练笔是为习作课作准备的,在习作课上我们也不能丢掉一篇篇课文,必须带领学生从课文中习得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实践运用,当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相互融会贯通时,便能取得双赢的教学效果。因而,课文是习作的范例,从课文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描写事物的方法,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范例作用。但是语用训练不单单指写,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训练,都属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范围。虽然阅读教学最终要指向习作,这毫无疑问,从阅读课中学习范例,习得方法,但是别忘了,我们的阅读教学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迁移的重担。
三、仿写要关联生活,根植于生活
写不能只是停留于句式的迁移、语言表达方式的迁移,那样容易陷入生搬硬套的窠臼。仿写要关联生活,根植于生活。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字才富有灵性,最终实现“我以我手写我心”。
如教学《四季之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捕捉小事物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来表达细腻情感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练习仿写《春之歌》,学生仿写:自从春姑娘给雪白的衣服披上了一件鲜艳的外套后,春天就变得绚丽多彩了起来。桃树、杏树、梨树,争相生长,互不谦让。抬眼间,仿佛已经看到了树上结满了丰硕的果实,不错的,春天的魅力便是如此…从《四季之美》的课文阅读学习中发现不同的观察视角,学生也会尝试跳出固定思维,当迁移根植于生活,学生笔下的语言就变得灵动起来。
统编教材的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我们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整体把握单元教学,找准读写训练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读中学写,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此文用于课题《依托统编语文教材进行高年级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 【发布时间】2022/11/20 3:41:06
- 【点击频次】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