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新时代中小学强师立德新思路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艺术乃是一种与精神世界建立联系的文化,它影响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不同教育阶段具有各自的教育目的,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美的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必然离不开艺术。教师是德育的主体,在中小学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自然离不开教师。因此,艺术成为新时代中小学强师立德的关键。艺术与德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都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同时,艺术能够助益中小学教师开展德育,通过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小学教师艺术素养,鼓励中小学教师掌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能力,并实现艺术审美与立德树人有机融合。
关键字:艺术;新时代;中小学;德育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时,明确提出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艺术对人类塑造精神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承载我国人民实现精神富裕的美好梦想。每个人对美的感受力存在着差异,通过艺术的培育熏陶能够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学校是艺术和德育结合的主阵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素质教育的新要求,需要充分发挥艺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依靠物质力量,也需要极大丰富的精神力量。艺术满足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它不仅展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更引领着新时代的社会风气,正如习近平所阐述的,它能够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社会生产不能以获得剩余劳动为目的,而是应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给所有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艺术发展是个人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马克思所描绘的自由王国中人类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重要表现。中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教师作为学生朝气蓬勃走向未来的引路人,应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掌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能力,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和先倡者,为中小学生营造美好的精神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艺术与德育本质一致性是强师立德的基础
学校德育方式较为注重理性分析与传统灌输,艺术则偏重情感与审美,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尽管互不相同,但却在本质上存在关联与共性,两者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都在构建和塑造精神之美,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二者都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摒弃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将历史发展与客观存在的人联系在一起,认为“在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客观社会性的存在。人作为类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需要进行自由的活动,这正是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的规律是对艺术最好的阐释,人懂得欣赏美、创造美、延续美。但资本主义却创造了一个与美相对立的社会,它让人与社会、自然、自身在劳动中产生异化,使人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最终变成机器单纯的附属品。“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让所有有失去追求艺术的机会与权利。因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起,建立一个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使人可以自由享受创造性艺术、文化等活动。马克思的思想为当代中小学教育指明了道路,培养什么人是德育的根本问题,在新时代我国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艺术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它关注和关怀个体生存的质量和生命的状态,能够为中小学生塑造一个具有审美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精神世界,弥补了德育在感性和审美教育上的不足,共同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两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
中华民族从古自今对世界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正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思想与道德理念,也塑造和展现了讲求真善美的中华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论语》中所谈及的礼、乐、射、御、书、数为“艺”,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方术之士的才能谓“术”,而“艺术”二字最早出现在《后汉书》中,后来经历了时代变迁演化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统一艺术体系。从以诗、文、书、画、琴为代表的高雅艺术,到以戏曲、小说、民谣为代表的通俗艺术;从以玉、石、香、花、茶等物质艺术,到以儒、道、佛文化为代表的精神艺术;从以皇家建筑为代表的宫廷艺术,到以工匠手艺为代表的民间艺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达出恢宏的中国艺术精神。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与德自古以来便是一家,艺术可能陶冶情操,使人明智而修身,人需要艺术来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也需要德育来净化心灵。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主要有机统一在艺术对象、道德感知与人文精神之中,它将人的知、情、意三个心理部分充分的展现出来,从而提升人的素养与塑造人的品格。时代在不断变化,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永恒不变的精神价值,艺术作为其载体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审美能力与道德标准,而德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艺术精神最好的方式之一。教师自身立足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素养,再结合新时代客观条件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三)培养审美鉴别能力是德育的要求
艺术是什么?艺术的本质就是美,并以各种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音乐、舞蹈、话剧、雕塑、建筑、文学、电影、绘画、书法等。艺术具有思想性、观赏性、价值性,它能够吸引、引导和启迪人们产生正向的价值观念、精神文化和审美追求。孔子所谓的“知者不惑”,正是强调要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于艺术来说,便是培养人的审美鉴别能力。一件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家的自我表现进行第一次创作,观赏者在审视它时通过感觉和头脑协作进行第二次创作。艺术可以激发人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产生新的认知,这使人在客观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向的主观世界。德育正是帮助人塑造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与艺术的教育功能不谋而合。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感受能力和感知方式,每件事物也具有不同的内在属性和结构层次,因此,针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认知与情感。审美鉴别能力并不能通过纯粹知识的灌输所获得,敏锐的艺术审美眼光、细腻的艺术审美情感以及健康的艺术审美心理都需要引导和培养。审美鉴别能力关乎中小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快乐幸福,也关乎国家的文化建设和未来发展,因此,要提高幸福指数和生命质量需要引导他们树立美的理想与信念,回归对生命本性与感官的体验,培养个体的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开阔的视野和胸怀之下去认识美、欣赏美与体验美,感受来自艺术的陶冶与滋养,从而达到修心、修性、修品的效果。
二、艺术助益中小学强师立德的客观表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艺术审美在职业素养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师德建设“敬业”向“乐业”转变。艺术与教师的道德品格以及德育能力具有密切的联系,懂得欣赏艺术、崇尚艺术的教师也会在教学活动中创造美、传播美,它能唤醒教育中的交互力量,学生在学会发现美、感受美的同时,对其正向反馈也会使教师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一)“双减”政策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德育职业素养需求
为了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努力构建新时代现代化教育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党和国家在202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极大地减轻了中小学生的作业担及校外培训负担,同时也给德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一是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二是教师自身如何提高德育职业素养。《意见》强调“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课后的教育服务水平,满足他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开展相关的艺术鉴赏、艺术教育、艺术活动,提升其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一个好的德育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缺乏审美能力会使德育教师丧失对美的感知、向往和追求,就更不容易产生合格乃至完美的职业素质,而艺术能够帮助教师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乐观的教育态度。首先,文学、电影、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本身就包含着与德育相关的知识,比如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红色电影作品所描绘党的光荣历史以及舞蹈作品所展现的经典故事,都能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其次,教师在欣赏和感受艺术时能够获得审美判断能力,经受艺术之美的洗礼使教师以积极美好的态度对待中小学生,实现双方的情感培养和共鸣,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最后,将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与自身精神世界建立主观联系,艺术所传递的真善美能够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操。
(二)艺术促使中小学师德建设“敬业”向“乐业”转变
“当前的状况是大多学校把精力就在应试教育上,轻视了德美艺”。这不仅给中小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业压力,也影响了德育教师的职业诉求和向往。大多数教师没法突破将德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困境,失去教育情感与情绪的支撑,只是出于敬业而完成学校给予的教育任务。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在其著作中提出“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艺术教会人沉思和欣赏,教师发展艺术兴趣,以摆脱世间庸俗的浮躁和诱惑,获得更多的知识、情感、技能与才干,从而把德育变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工作领域获得思想上的愉悦与自由,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可使人从由审美与现象的组合中,从与理性协调一致中,产生的那种愉快的感觉,这便是所谓的“乐”。从文学艺术作品感受语言文字所塑造的精神力量,如席勒所说的“文学表现的美就是本性语言的束缚中自己自由地行动”而在他眼中这种形式美与表现美是艺术所特有的,因此,也可从绘画雕塑作品里感受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趣味,一种质料消失在形式中、实物消失在理念中、现实消失在形象显现中的神奇过程。也可以从音乐中去感受听觉的快感,“长短音节的前后交替、协调互助而产生”。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对象进行主观情感、趣意、娴雅的加工,成为具体的作品激发人的情感与智慧。新时代人们的追求从物质的富足到精神的享受,促使学校重视教师在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效果。教师通过艺术所蕴含的教育力量实现“敬业”向“乐业”转变,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意识、艺术感受、艺术趣味与艺术理想,才能为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用艺术之美去感化其心灵与思想。
(三)艺术满足新时代提升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德育要求
马克思提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身一定是受教育的”。新时代赋予德育新的任务——满足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当今教育环境为中小学生营造怎样的艺术环境,将会决定他们具备怎样的审美能力。审美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美”的判断,它展现个人的品味、见识和境界。中小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受教师的影响,很难想象在教师自身都不具备艺术修养的情况下,能够培养出品性出众、志向高雅的学生。内心拥有美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自身穿着言行气度会不自觉的散发美感,而这种美感正是德育中所强调的个人修为。教育者本身也需要受教育,教师如果自身去真正接触和体验艺术,就会摆脱对美的贫瘠感,而对美在内心产生相应的概念,自然对美丑具有分辨能力,才能成为拥有审美情趣和审美品格的人。“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艺术的功能就是教育对美的知觉。我们的眼睛看不清楚我们沉浸在美中,那只好去展示个别的一些特色,好对那蛰伏的情趣进行帮助和引导” ,对于当代教育来讲,重视艺术尤为重要,它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产生有益的功效。中小学生的生活不能没有艺术,艺术是培养个人创造和智慧的基础。学校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授给中小学生的知识,正是要让他们有基本的审美鉴赏能力基础,才逐渐培养其与德育相关的联想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追求真善美是艺术的本质体现,教师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有利于在教育过程中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增强中小学生的道德荣誉感,使他们健康向上的成长。
三、新时代中小学立足艺术强师立德的实践路径
艺术能够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助力于实现新时代学校全面育人的教育宗旨,因此,需要积极探寻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立足艺术强师立德的实践路径。
(一)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小学教师艺术素养
当前中小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全面展开不够充分,追其根源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充足的艺术素养,由此导致学生接受不到艺术的熏陶,最终的结果是教师缺少教育的灵魂,而学生也丧失体验美的心智基础。首先,教师应立足传统文化创造丰富且有意义的艺术体验,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美国当代著名教育思想家认为“审美教育是为了能更好的识别、欣赏和理解一些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使学生对艺术美更有意识性和敏感性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古诗、古画、古园林建筑与雕塑等艺术文化中,无不展现古人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传递着真善美的传统艺术文化能够陶冶人的内在品格,让人远离庸俗,形成理性判断思维、健康心理状态以及良好自我管理意识,教师需要对这些传统艺术文化亲身体验、感受、了解。其次,中小学教师自身要树立艺术理想,不断提升艺术学养、艺术涵养以及艺术修养。中国传统艺术哲学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它们蕴含着追求真善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拓宽教师的思维广度与深度,提升对问题剖析的洞察力和敏锐力。教师作为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的承载连接者,自身需要树立崇高的艺术理想,了解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知识体系,掌握艺术表达和艺术传播的方式,并将真善美的理念融入到德育教学之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艺术作为美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仅能让教师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还能内化成高尚品德情操,美外化成优雅的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美的榜样,以一种隐性教育的方式让他们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
(二)鼓励中小学教师掌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能力
我国已进入一个以知识与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它对教育行业的结构与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在如此时代背景下发挥艺术的重要作用是当代中小学必须解决的教育问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信息的发展加速了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以及阅读网络化,艺术的虚拟化与个体需求的多样性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能力。首先,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及学校网络平台,免费提供线上艺术教育资源。把艺术内容与当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手段相整合,给中小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艺术视觉、听觉、触觉享受,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艺术教育的科技感与实效性。实现感染情绪、启发智慧、湿润心灵的作用。其次,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方式。鼓励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去美术馆、少年宫、艺术馆、博物馆、音乐厅、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场所,在参观学习之余再要求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把个人所得所感与大家分享的方式,培养其艺术感知、审美体验、创意表达、文化理解和综合融通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最后,利用网络与国际接轨,开拓艺术教育大格局。新时代艺术人才的尺度在于“对当代精神的敏锐而深刻的把握,并有一种将先锋的思想、社会的评判、生活的感受转化为形式的能力。一种能对本土文化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与世界文化艺术对话的能力”。网络工具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将世界各国优秀艺术文化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尊重、欣赏、接纳世界多样性的艺术美,努力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境界。
(三)中小学教师将艺术审美与立德树人有机融合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艺术对于德育来说,具有综合、平衡、弥补等功能,以文化引导和人文关怀的方式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和谐。艺术为心灵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吸引着人的探索欲望,并激励着当代人去探寻世界伟人、社会历史、音乐旋律等文化联系,艺术作品作为艺术的富有表现力的形式,使人在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与情绪体验中产生共鸣与升华,这也是艺术审美与立德树人的现实契合点。首先,在德育课程中融入高雅艺术作品,以中小学生喜爱和欢迎的方式展现于教学过程。艺术和德育的主要目标都是提人的精神境界,诉诸于直观的感性与感官,作用于人的思想与理性。因此,可以通过一部文学作品、一首高雅音乐、一幅炫丽图画给学生提供独特的审美视角,用艺术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其次,教师要担起新时代给予的重任,将时代主旋律与艺术两者以审美情景、审美情感、审美方式实现统一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艺术的方式使中小学生入心入脑,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教育朱光潜先生认为“文艺不但要有理,而且要有情,情理交融的统一体才形成人格,才形成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伟大的艺术作品是理性与情怀的统一体,它是人类思想品质和精神文化的载体,因此,利用艺术作品传达的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讴歌党为人民无私奋斗的历史,坚定学生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信心。
作者简介:兰维,女,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党的二十大报告》[DB/OL],https://www.12371.cn/2022/10/16/ARTI1665891757126114.shtml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1015/c87423-27699235.html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7][德]席勒著:《席勒经典美学文论》,范大灿等译,三联书店2015年版。
[8][德]鲍姆嘉通著:《鲍姆嘉通说美学》,高鹤文,祁祥德编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9][美]爱默生著:《爱默生随笔》,代会丽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10][美]玛克辛?格林著:《蓝色吉他变奏曲:美的教育》,赵婷,张华军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11]朱光潜著:《谈美书简》,岳麓书社2021年版。
[12]王浩天著:《给孩子第一本美育书》,当代中国出版社2020年版。
[13]刘茂平著:《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关键字:艺术;新时代;中小学;德育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时,明确提出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艺术对人类塑造精神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承载我国人民实现精神富裕的美好梦想。每个人对美的感受力存在着差异,通过艺术的培育熏陶能够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学校是艺术和德育结合的主阵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素质教育的新要求,需要充分发挥艺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依靠物质力量,也需要极大丰富的精神力量。艺术满足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它不仅展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更引领着新时代的社会风气,正如习近平所阐述的,它能够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社会生产不能以获得剩余劳动为目的,而是应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给所有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艺术发展是个人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马克思所描绘的自由王国中人类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重要表现。中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教师作为学生朝气蓬勃走向未来的引路人,应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掌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能力,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和先倡者,为中小学生营造美好的精神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艺术与德育本质一致性是强师立德的基础
学校德育方式较为注重理性分析与传统灌输,艺术则偏重情感与审美,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尽管互不相同,但却在本质上存在关联与共性,两者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都在构建和塑造精神之美,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二者都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摒弃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将历史发展与客观存在的人联系在一起,认为“在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客观社会性的存在。人作为类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需要进行自由的活动,这正是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的规律是对艺术最好的阐释,人懂得欣赏美、创造美、延续美。但资本主义却创造了一个与美相对立的社会,它让人与社会、自然、自身在劳动中产生异化,使人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最终变成机器单纯的附属品。“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让所有有失去追求艺术的机会与权利。因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起,建立一个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使人可以自由享受创造性艺术、文化等活动。马克思的思想为当代中小学教育指明了道路,培养什么人是德育的根本问题,在新时代我国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艺术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它关注和关怀个体生存的质量和生命的状态,能够为中小学生塑造一个具有审美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精神世界,弥补了德育在感性和审美教育上的不足,共同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两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
中华民族从古自今对世界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正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思想与道德理念,也塑造和展现了讲求真善美的中华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论语》中所谈及的礼、乐、射、御、书、数为“艺”,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方术之士的才能谓“术”,而“艺术”二字最早出现在《后汉书》中,后来经历了时代变迁演化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统一艺术体系。从以诗、文、书、画、琴为代表的高雅艺术,到以戏曲、小说、民谣为代表的通俗艺术;从以玉、石、香、花、茶等物质艺术,到以儒、道、佛文化为代表的精神艺术;从以皇家建筑为代表的宫廷艺术,到以工匠手艺为代表的民间艺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达出恢宏的中国艺术精神。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与德自古以来便是一家,艺术可能陶冶情操,使人明智而修身,人需要艺术来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也需要德育来净化心灵。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主要有机统一在艺术对象、道德感知与人文精神之中,它将人的知、情、意三个心理部分充分的展现出来,从而提升人的素养与塑造人的品格。时代在不断变化,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永恒不变的精神价值,艺术作为其载体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审美能力与道德标准,而德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艺术精神最好的方式之一。教师自身立足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素养,再结合新时代客观条件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三)培养审美鉴别能力是德育的要求
艺术是什么?艺术的本质就是美,并以各种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音乐、舞蹈、话剧、雕塑、建筑、文学、电影、绘画、书法等。艺术具有思想性、观赏性、价值性,它能够吸引、引导和启迪人们产生正向的价值观念、精神文化和审美追求。孔子所谓的“知者不惑”,正是强调要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于艺术来说,便是培养人的审美鉴别能力。一件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家的自我表现进行第一次创作,观赏者在审视它时通过感觉和头脑协作进行第二次创作。艺术可以激发人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产生新的认知,这使人在客观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向的主观世界。德育正是帮助人塑造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与艺术的教育功能不谋而合。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感受能力和感知方式,每件事物也具有不同的内在属性和结构层次,因此,针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认知与情感。审美鉴别能力并不能通过纯粹知识的灌输所获得,敏锐的艺术审美眼光、细腻的艺术审美情感以及健康的艺术审美心理都需要引导和培养。审美鉴别能力关乎中小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快乐幸福,也关乎国家的文化建设和未来发展,因此,要提高幸福指数和生命质量需要引导他们树立美的理想与信念,回归对生命本性与感官的体验,培养个体的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开阔的视野和胸怀之下去认识美、欣赏美与体验美,感受来自艺术的陶冶与滋养,从而达到修心、修性、修品的效果。
二、艺术助益中小学强师立德的客观表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艺术审美在职业素养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师德建设“敬业”向“乐业”转变。艺术与教师的道德品格以及德育能力具有密切的联系,懂得欣赏艺术、崇尚艺术的教师也会在教学活动中创造美、传播美,它能唤醒教育中的交互力量,学生在学会发现美、感受美的同时,对其正向反馈也会使教师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一)“双减”政策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德育职业素养需求
为了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努力构建新时代现代化教育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党和国家在202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极大地减轻了中小学生的作业担及校外培训负担,同时也给德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一是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二是教师自身如何提高德育职业素养。《意见》强调“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课后的教育服务水平,满足他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开展相关的艺术鉴赏、艺术教育、艺术活动,提升其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一个好的德育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缺乏审美能力会使德育教师丧失对美的感知、向往和追求,就更不容易产生合格乃至完美的职业素质,而艺术能够帮助教师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乐观的教育态度。首先,文学、电影、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本身就包含着与德育相关的知识,比如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红色电影作品所描绘党的光荣历史以及舞蹈作品所展现的经典故事,都能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其次,教师在欣赏和感受艺术时能够获得审美判断能力,经受艺术之美的洗礼使教师以积极美好的态度对待中小学生,实现双方的情感培养和共鸣,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最后,将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与自身精神世界建立主观联系,艺术所传递的真善美能够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操。
(二)艺术促使中小学师德建设“敬业”向“乐业”转变
“当前的状况是大多学校把精力就在应试教育上,轻视了德美艺”。这不仅给中小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业压力,也影响了德育教师的职业诉求和向往。大多数教师没法突破将德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困境,失去教育情感与情绪的支撑,只是出于敬业而完成学校给予的教育任务。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在其著作中提出“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艺术教会人沉思和欣赏,教师发展艺术兴趣,以摆脱世间庸俗的浮躁和诱惑,获得更多的知识、情感、技能与才干,从而把德育变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工作领域获得思想上的愉悦与自由,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可使人从由审美与现象的组合中,从与理性协调一致中,产生的那种愉快的感觉,这便是所谓的“乐”。从文学艺术作品感受语言文字所塑造的精神力量,如席勒所说的“文学表现的美就是本性语言的束缚中自己自由地行动”而在他眼中这种形式美与表现美是艺术所特有的,因此,也可从绘画雕塑作品里感受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趣味,一种质料消失在形式中、实物消失在理念中、现实消失在形象显现中的神奇过程。也可以从音乐中去感受听觉的快感,“长短音节的前后交替、协调互助而产生”。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对象进行主观情感、趣意、娴雅的加工,成为具体的作品激发人的情感与智慧。新时代人们的追求从物质的富足到精神的享受,促使学校重视教师在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效果。教师通过艺术所蕴含的教育力量实现“敬业”向“乐业”转变,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意识、艺术感受、艺术趣味与艺术理想,才能为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用艺术之美去感化其心灵与思想。
(三)艺术满足新时代提升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德育要求
马克思提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身一定是受教育的”。新时代赋予德育新的任务——满足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当今教育环境为中小学生营造怎样的艺术环境,将会决定他们具备怎样的审美能力。审美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美”的判断,它展现个人的品味、见识和境界。中小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受教师的影响,很难想象在教师自身都不具备艺术修养的情况下,能够培养出品性出众、志向高雅的学生。内心拥有美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自身穿着言行气度会不自觉的散发美感,而这种美感正是德育中所强调的个人修为。教育者本身也需要受教育,教师如果自身去真正接触和体验艺术,就会摆脱对美的贫瘠感,而对美在内心产生相应的概念,自然对美丑具有分辨能力,才能成为拥有审美情趣和审美品格的人。“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艺术的功能就是教育对美的知觉。我们的眼睛看不清楚我们沉浸在美中,那只好去展示个别的一些特色,好对那蛰伏的情趣进行帮助和引导” ,对于当代教育来讲,重视艺术尤为重要,它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产生有益的功效。中小学生的生活不能没有艺术,艺术是培养个人创造和智慧的基础。学校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授给中小学生的知识,正是要让他们有基本的审美鉴赏能力基础,才逐渐培养其与德育相关的联想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追求真善美是艺术的本质体现,教师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有利于在教育过程中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增强中小学生的道德荣誉感,使他们健康向上的成长。
三、新时代中小学立足艺术强师立德的实践路径
艺术能够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助力于实现新时代学校全面育人的教育宗旨,因此,需要积极探寻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立足艺术强师立德的实践路径。
(一)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小学教师艺术素养
当前中小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全面展开不够充分,追其根源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充足的艺术素养,由此导致学生接受不到艺术的熏陶,最终的结果是教师缺少教育的灵魂,而学生也丧失体验美的心智基础。首先,教师应立足传统文化创造丰富且有意义的艺术体验,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美国当代著名教育思想家认为“审美教育是为了能更好的识别、欣赏和理解一些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使学生对艺术美更有意识性和敏感性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古诗、古画、古园林建筑与雕塑等艺术文化中,无不展现古人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传递着真善美的传统艺术文化能够陶冶人的内在品格,让人远离庸俗,形成理性判断思维、健康心理状态以及良好自我管理意识,教师需要对这些传统艺术文化亲身体验、感受、了解。其次,中小学教师自身要树立艺术理想,不断提升艺术学养、艺术涵养以及艺术修养。中国传统艺术哲学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它们蕴含着追求真善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拓宽教师的思维广度与深度,提升对问题剖析的洞察力和敏锐力。教师作为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的承载连接者,自身需要树立崇高的艺术理想,了解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知识体系,掌握艺术表达和艺术传播的方式,并将真善美的理念融入到德育教学之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艺术作为美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仅能让教师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还能内化成高尚品德情操,美外化成优雅的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美的榜样,以一种隐性教育的方式让他们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
(二)鼓励中小学教师掌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能力
我国已进入一个以知识与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它对教育行业的结构与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在如此时代背景下发挥艺术的重要作用是当代中小学必须解决的教育问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信息的发展加速了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以及阅读网络化,艺术的虚拟化与个体需求的多样性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能力。首先,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及学校网络平台,免费提供线上艺术教育资源。把艺术内容与当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手段相整合,给中小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艺术视觉、听觉、触觉享受,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艺术教育的科技感与实效性。实现感染情绪、启发智慧、湿润心灵的作用。其次,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方式。鼓励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去美术馆、少年宫、艺术馆、博物馆、音乐厅、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场所,在参观学习之余再要求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把个人所得所感与大家分享的方式,培养其艺术感知、审美体验、创意表达、文化理解和综合融通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最后,利用网络与国际接轨,开拓艺术教育大格局。新时代艺术人才的尺度在于“对当代精神的敏锐而深刻的把握,并有一种将先锋的思想、社会的评判、生活的感受转化为形式的能力。一种能对本土文化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与世界文化艺术对话的能力”。网络工具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将世界各国优秀艺术文化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尊重、欣赏、接纳世界多样性的艺术美,努力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境界。
(三)中小学教师将艺术审美与立德树人有机融合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艺术对于德育来说,具有综合、平衡、弥补等功能,以文化引导和人文关怀的方式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和谐。艺术为心灵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吸引着人的探索欲望,并激励着当代人去探寻世界伟人、社会历史、音乐旋律等文化联系,艺术作品作为艺术的富有表现力的形式,使人在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与情绪体验中产生共鸣与升华,这也是艺术审美与立德树人的现实契合点。首先,在德育课程中融入高雅艺术作品,以中小学生喜爱和欢迎的方式展现于教学过程。艺术和德育的主要目标都是提人的精神境界,诉诸于直观的感性与感官,作用于人的思想与理性。因此,可以通过一部文学作品、一首高雅音乐、一幅炫丽图画给学生提供独特的审美视角,用艺术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其次,教师要担起新时代给予的重任,将时代主旋律与艺术两者以审美情景、审美情感、审美方式实现统一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艺术的方式使中小学生入心入脑,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教育朱光潜先生认为“文艺不但要有理,而且要有情,情理交融的统一体才形成人格,才形成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伟大的艺术作品是理性与情怀的统一体,它是人类思想品质和精神文化的载体,因此,利用艺术作品传达的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讴歌党为人民无私奋斗的历史,坚定学生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信心。
作者简介:兰维,女,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党的二十大报告》[DB/OL],https://www.12371.cn/2022/10/16/ARTI1665891757126114.shtml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1015/c87423-27699235.html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7][德]席勒著:《席勒经典美学文论》,范大灿等译,三联书店2015年版。
[8][德]鲍姆嘉通著:《鲍姆嘉通说美学》,高鹤文,祁祥德编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9][美]爱默生著:《爱默生随笔》,代会丽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10][美]玛克辛?格林著:《蓝色吉他变奏曲:美的教育》,赵婷,张华军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11]朱光潜著:《谈美书简》,岳麓书社2021年版。
[12]王浩天著:《给孩子第一本美育书》,当代中国出版社2020年版。
[13]刘茂平著:《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 【发布时间】2022/12/14 10:30:51
- 【点击频次】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