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的中小学智慧教育: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本文基于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的背景,剖析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演进脉络,解读了当前中小学智慧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面向2035的中小学智慧教育提升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智慧教育;提升策略
智慧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全球教育改革的“方向标”。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正从量变迈向质变,智慧创新引领与生态变革成为发展主旋律。
一、智慧教育纳入国家战略布局的政策背景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引发了智慧教育新变革。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智慧教育”迅速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这标志着数字化发展成为国家明确的重点方向。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演进脉络
中国“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钱学森院士曾提出“大成智慧说”(Wisdom in Cyberspace,即,在知识爆炸时代、网络信息空间中的智慧和思维方式),这对中国早期的智慧教育理念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2012年,祝智庭、贺斌首次对“智慧教育”进行了界定: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 ,本着“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的原则,运用智慧教学法, 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 进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该概念提出了Wise (智慧)、Intelligence (智能)、Smart (机智)与Education (教育)结合的“智慧教育WISE模型”,揭示了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并迅速获得学界的广泛认可。
中国智慧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从无到有的萌生阶段(2012-2018年),2012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运行,以建设精品课程、开放课程、和翻转课堂等为特征。二、从有到优的试点示范阶段(2018-2022年),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启动,以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特征。三、创新引领的质变阶段(2022-2035年),智慧教育全面普及,以推动中小学STEAM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为特征,强调智慧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当前中小学智慧教育存在的问题
智慧教育应有利于“促成个性化、差异化的教;科学化的评;精细化的管;有利于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当前,我国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总体而言,当前中小学智慧教育“优质”资源不足,硬件投入比例过大且应用滞后;智慧教育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数据重复采集,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各区域、学校之间数字资源和应用服务协同能力薄弱,信息孤岛依然严重;智慧终端和系统设备有效运维能力亟待加强;智慧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均衡,数字教育和智慧教学鸿沟凸显;教育信息化要素之间发展不匹配; [3]智慧教育教学实践落后于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在智慧教学环节方面:教学设计比较粗糙,生成性教学方案局限,二次开发的动力不足;智慧教学实施上,设备多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维度少,生成性应用简单;中小学生参与程度低,从“人灌”变为“机灌”的态势明显;智慧教学监测和评估上,课前导学不精准,课中监测手段少,课后反馈周期长,过程性评价欠缺。
在数字化资源方面:建设标准、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统一和完善;信息化设备使用频率低; 实际应用效果不够理想。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校22.18% 的教师已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但未使用其开展教学活动; 88.87%的教师教学仍以PPT课件为主。
教师方面:高素质智慧型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数量及质量不足,优质信息化教学师资缺口大;教师数字化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胜任力不足,并在年龄、性别、学科上和地域上存在不同差异;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与学科教学融合不紧密;部分中小学没有专职的信息化支持人员,中小学教师实施智慧教学的动力不足。如,教案表征形式单一,以文字为主,实操性弱,传播性差。
四、面向2035的中小学智慧教育提升策略
首先,加强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的国家规划与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推动中小学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措施和机制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智慧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统筹构建中小学智慧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部委、市、区域、学校四级共享共用、集约高效的数据地基,实现“上下”连通、“左右”衔接;重视典型中小学智慧教育场景数字化的复制与推广。
其次,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赋能,激活课堂教学。着力推进“AI+教师”协同教学模式。通过高频的人机互动,更加沉浸式的听课体验,提升中小学生课堂参与度,助力学生建立更加形象与立体的知识结构。从培育“人工林”(传统教育培养的整齐划一、同质性的人)到构建“生态圈”(智慧教育培养的个性化人才,实现百花齐放);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如,科(下转第28页)(上接第29页)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从“人机交互”到“人机共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如,深圳市宝民小学以 5G+VR/AR 技术激活了课堂教学,成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示范校。
最后,多元并举,协同建构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智慧教育胜任力的全方阵。
建立中小学智慧教学教师资格认证,以及教师数字化信息教学能力发展框架,教师持证上岗。
将数字化智慧教学技能培养纳入职前教师教育,将以上智慧教学技能嵌入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模块中教学,培养中小学智慧教育教师后备军。
实施常态化教师智慧教学能力“调训和轮训”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工作坊、讲习班、学术沙龙和培训课等,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形成技术帮扶结对机制。加强校内,校际和国际的跨学科教师联动;共建共享、合理整合利用全国中小学智慧教学数字化平台、工具和资源,鼓励教师们分享智慧教学经验和典型案例;强化中小学和如高校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省部级数据科学研究机构等的交流和联系,获得专业同伴支持,与时俱进提升教学技能,争取与技术更新和迭代同步。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5-13.
[2]艾瑞咨询行业研究报告.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2022年)[R/OL][2022-03].https://pdf.dfcfw.com/pdf/H3_
AP202203281555526049_1.pdf.10-16.
[3]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9)[R].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 2020.08, P3-14.
[4]周全.数字化转型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2(11):53-60.
关键词:中小学;智慧教育;提升策略
智慧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全球教育改革的“方向标”。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正从量变迈向质变,智慧创新引领与生态变革成为发展主旋律。
一、智慧教育纳入国家战略布局的政策背景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引发了智慧教育新变革。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智慧教育”迅速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这标志着数字化发展成为国家明确的重点方向。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演进脉络
中国“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钱学森院士曾提出“大成智慧说”(Wisdom in Cyberspace,即,在知识爆炸时代、网络信息空间中的智慧和思维方式),这对中国早期的智慧教育理念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2012年,祝智庭、贺斌首次对“智慧教育”进行了界定: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 ,本着“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的原则,运用智慧教学法, 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 进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该概念提出了Wise (智慧)、Intelligence (智能)、Smart (机智)与Education (教育)结合的“智慧教育WISE模型”,揭示了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并迅速获得学界的广泛认可。
中国智慧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从无到有的萌生阶段(2012-2018年),2012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运行,以建设精品课程、开放课程、和翻转课堂等为特征。二、从有到优的试点示范阶段(2018-2022年),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启动,以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特征。三、创新引领的质变阶段(2022-2035年),智慧教育全面普及,以推动中小学STEAM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为特征,强调智慧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当前中小学智慧教育存在的问题
智慧教育应有利于“促成个性化、差异化的教;科学化的评;精细化的管;有利于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当前,我国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总体而言,当前中小学智慧教育“优质”资源不足,硬件投入比例过大且应用滞后;智慧教育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数据重复采集,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各区域、学校之间数字资源和应用服务协同能力薄弱,信息孤岛依然严重;智慧终端和系统设备有效运维能力亟待加强;智慧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均衡,数字教育和智慧教学鸿沟凸显;教育信息化要素之间发展不匹配; [3]智慧教育教学实践落后于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在智慧教学环节方面:教学设计比较粗糙,生成性教学方案局限,二次开发的动力不足;智慧教学实施上,设备多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维度少,生成性应用简单;中小学生参与程度低,从“人灌”变为“机灌”的态势明显;智慧教学监测和评估上,课前导学不精准,课中监测手段少,课后反馈周期长,过程性评价欠缺。
在数字化资源方面:建设标准、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统一和完善;信息化设备使用频率低; 实际应用效果不够理想。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校22.18% 的教师已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但未使用其开展教学活动; 88.87%的教师教学仍以PPT课件为主。
教师方面:高素质智慧型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数量及质量不足,优质信息化教学师资缺口大;教师数字化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胜任力不足,并在年龄、性别、学科上和地域上存在不同差异;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与学科教学融合不紧密;部分中小学没有专职的信息化支持人员,中小学教师实施智慧教学的动力不足。如,教案表征形式单一,以文字为主,实操性弱,传播性差。
四、面向2035的中小学智慧教育提升策略
首先,加强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的国家规划与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推动中小学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措施和机制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智慧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统筹构建中小学智慧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部委、市、区域、学校四级共享共用、集约高效的数据地基,实现“上下”连通、“左右”衔接;重视典型中小学智慧教育场景数字化的复制与推广。
其次,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赋能,激活课堂教学。着力推进“AI+教师”协同教学模式。通过高频的人机互动,更加沉浸式的听课体验,提升中小学生课堂参与度,助力学生建立更加形象与立体的知识结构。从培育“人工林”(传统教育培养的整齐划一、同质性的人)到构建“生态圈”(智慧教育培养的个性化人才,实现百花齐放);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如,科(下转第28页)(上接第29页)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从“人机交互”到“人机共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如,深圳市宝民小学以 5G+VR/AR 技术激活了课堂教学,成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示范校。
最后,多元并举,协同建构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智慧教育胜任力的全方阵。
建立中小学智慧教学教师资格认证,以及教师数字化信息教学能力发展框架,教师持证上岗。
将数字化智慧教学技能培养纳入职前教师教育,将以上智慧教学技能嵌入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模块中教学,培养中小学智慧教育教师后备军。
实施常态化教师智慧教学能力“调训和轮训”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工作坊、讲习班、学术沙龙和培训课等,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形成技术帮扶结对机制。加强校内,校际和国际的跨学科教师联动;共建共享、合理整合利用全国中小学智慧教学数字化平台、工具和资源,鼓励教师们分享智慧教学经验和典型案例;强化中小学和如高校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省部级数据科学研究机构等的交流和联系,获得专业同伴支持,与时俱进提升教学技能,争取与技术更新和迭代同步。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5-13.
[2]艾瑞咨询行业研究报告.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2022年)[R/OL][2022-03].https://pdf.dfcfw.com/pdf/H3_
AP202203281555526049_1.pdf.10-16.
[3]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9)[R].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 2020.08, P3-14.
[4]周全.数字化转型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2(11):53-60.
- 【发布时间】2023/1/9 17:27:10
- 【点击频次】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