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语》中的交友观对中小学生交友理念的启示

 

【作者】 林开蕾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交友历来都是极为常见又复杂的学问。正所谓“有朋自远方而来,不亦说乎?”,在《论语》里交友是一门乐道,其基调是快乐的。这种独特的交友观对当前中小学生交友理念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示,也对中小学生进行网络交友行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论语》;交友;乐道
  《论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基础性、奠基性的文献,其深刻而丰富的伦理价值底蕴更是渗透于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论语》里面中著名的三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而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乃是一种乐感文化,也反映出了《论语》中交友观的基调,乃是乐。交友之乐道,乃是其交友最为基础的情感和行为准则,并对当今中小学生交友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论语》中的交友观对中小学生交友理念的世界观启示
  在《论语》看来,交友无疑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悦的行为,这种喜悦源于内心,发散在外。这种交友之乐,既体现在修身养德、弘扬正义,又体现在其本身所带来的“友乐”之中。中小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必须明确交友之乐道,乐在何处。
  (一)交友之乐,乐在修身养德
  乐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其绝非孤立发生,乃是由于外在某种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引起主体心绪的变化所带来的一种愉悦的享受。朋友是能够带给人快乐的,这种交友之乐首先体现在修身养德。这种修身养德既包括修己学问,这种修己学问的快乐就在于当朋友到来时,能够在知识层面上“与文会友”,相互切磋学问,从而彼此带来彼此启发,增进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修己道德。与修己学问相比,《论语》交友里更侧重于道德的修养,所谓“以友辅仁”即认为高尚的道德修养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且“仁不立,无以为学”,仁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道德修养的核心,在提高知识素养之前首先具备仁德。此外,《论语.子路》指出“朋友切切偲偲”p139,认为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切磋勉励,而其目的在于取长补短,在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修身养德。
  2.交友之乐,乐在弘扬正义
  义乃是儒家文化重要的伦理价值观念,是儒家所倡议的行为准则,弘扬正义也是《论语》中交友观的价值倡导。正所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里义不仅是君子所应具备的交往准则,也是任何个位行为应遵守的价值规范。友谊的快乐在于志同道合,这种志同道合体现在《论语》便是“唯义是举”的担当精神,彼此都具有“义”的伦理精神,并贯穿于日常行为当中,由此弘扬一股正义之气,这便是交友的另一个快乐所在。此外,在《论语》里也有多个例子来凸显鄙夷从众媚俗、提倡正义的做法。如在《论语.乡党》中所说“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其意思是有朋友逝世,无人料理后事,而孔子便主动承担了料理朋友后事的责任。这种行为也体现既体现了孔子对朋友的责任,也体现了一种仁至义尽的精神。然而这种正义绝非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在《论语》中孔子极力主张社会公正,以正义精神感染他人,并对巧言令色、庸俗之徒十分鄙夷,主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呼吁人们交益友,弘正义。
  3.交友之乐,乐在“友乐”之中
  前面所言交友之乐的体现,是一种具体的,偏向于利益性的快乐,当然这里并非是指利益性的快乐并非善乐。人的意识自觉性,使人的活动本身就具有目的及价值诉求,其行为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都是对某种“善”的追求,这种善也可以说是广泛上的利益,交友的选择本身也是一种利益的选择,你选择其为你朋友,无非是他的某种品性、价值能够给你带来某种快乐、收获或者说某种利益,这种利益有时是有着比较强烈的工具性与目的性,有时仅仅是一种享受型,一种纯粹的喜悦,前者是某种满足“工具性”需要所带来的快乐,后者是纯粹的友情带来的超脱功利之乐,也就是“友乐”。有朋自远方而来,我会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可能是朋友过来能够使之与我进行知识和情感的交融,带来道德境界的上升,也有可能我的快乐只是单纯的因为有朋友从远方而来,朋友的到来这本身便使我感到愉悦,它本身便来在价值,这种来自心灵与精神上帝自然之乐,远比任何一个物质所带来的情感刺激更高雅持久,更令人心神向往,这种“友乐”便是交友之乐道的目的所致,价值所旨。
  二、《论语》中的交友观对中小学生交友理念的方法论启示
  既然交友是令人愉悦的,那交友之乐,何以有之?这一问题实质指向交友的方法论问题,应如何交友,来拥有这种情感的欢愉。
  1.以“仁义”交之
  仁义向来作为儒家伦理价值观的基础性核心理念,无论在传统还是今日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在《论语》里十分倡导仁义精神,主张以仁为本、以义辅之。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交友的过程中往往会遵循道同而谋的准则,这里的道便是交友的原则,而这个原则理应包含着“仁”与“义”两个内涵。交友应首先看个人的品性,对于那种“巧言令色、鲜矣仁”者不可交,对于“不重不威不固”者不可交,因为二者品性不端,往往不仅不会带来交友之乐,并且会导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的发生。
  所谓“德不孤,必有邻”,交友不仅仅是注重对朋友个人品性的考察,更重要的在于要以“仁义”为本,不断对自我进行涵养修炼,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和精神修养,“你若盛开,蜂蝶自来”,当你个人素养不断提升之时,朋友的到来便宛如蜂蝶觅繁花一样,自然而然也会到来。毕竟人是一种圈层生物,犹如《论语》所言“无友不如己者”,人们总是趋向于和自己志同道合,并与知识和道德修养一致的人进行交友,但在期间应将道德修养放在首位,坚守“仁义”为本的交友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交友中享受朋友所带来的愉悦。
  2.以“信”“恕”待之
  《论语》中对“信”这一交友待友的品质十分重视,直接谈及“信”便有十几余。所谓信,就是与朋友交往要守信用,讲信用是交友待友一条基本的原则。如《为政》里所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其意思是做人如果不诚实守信,就犹如大车没有了横轩,小车没有了挂钩,如何行走呢?此外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与朋友交而信中,“信”不仅仅是与朋友相处的行为准则,也是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原则。通过“言必信,行必果”与友待之,从而和朋友相诚以待,在彼此真心交流之中感受交友待友之乐。
  若《论语》中说“信”是待友之根本,那么“恕”就体现宽以待友的广阔胸怀,这也是交友待友的另一条基本行为准则,它要求人们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要学会谅解包容,互相关心,恭顺礼貌。《论语》中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言所指是宽恕作为交友待友之道,倘若自己都不想强加给己身的,就不要强迫他人。其言之义为若他人的行为举止冒犯了你,你也应要尽量宽容待之。与对待朋友时,也应做到如此。此外还应具有如君子般的包容精神和宽容意识,所谓“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作为君子不仅尊重贤才,歌颂品行高尚之人,又能宽容百众,体恤他人不足。在交友相处时,难免会有一些小矛盾小冲突,此时要学习君子的品格,以“恕”宽之,方能在友谊的小船中欢歌载舞,并行驭远方。
  3.以“中庸”处之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认为中庸乃德性原则,并不常见于百姓之中。“中庸”其意为不偏不倚,适度而为,在交友之道中其体现为与朋友相处之时,要保持适度原则。《论语.颜渊》中,孔子曾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其意思为倘若朋友犯了错,如实告知并忠心而诲之,如若朋友固执不听,刚愎自负,那么适可而止,不必多言,否则过于繁杂,致使“言者轻,听者厌”,最终自取其辱,双双不欢而散。坚持“中庸”处之,就要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论语.里仁》曾言“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在与朋友相处之时,要适度中节,以免导致求亲反而远疏。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事君与交友,皆若是矣。”君子的交情如同水一般,包容而纯洁,在平淡的日子之中慢慢地成就长久的友谊,而小人之间的交往如同烈酒一般,一开始便轰轰烈烈,看似“甘如醴”,如同甜酒一样使人沉迷,然而这种急于求成又轰烈的友谊,表面是短时间的亲密无比,却经不起时间和功利的诱惑,很容易走上断绝。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由于人性的弱点,过于亲近反而会产生反感。因而在相处之时要做到恰如其分,浓淡适度,通过适当的距离感保持友谊的新鲜感,同时也避免过于亲密所导致的因小事而感情破裂,从而促进友谊的和谐,有着远方之友之来的欢欣之情。
  三、《论语》中的交友观对中小学生网络交友理念的现实启示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虚拟化生存似乎成为了常态。中小学生交友的场域由现实空间转移到网络空间。交友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必然也需要其交友理念的改变。
  1.网络环境对中小学生交友行为的影响
  与以往的成长环境对比,如今中小学生交友环境中的突出变化在于交友环境的虚拟化。作为现实空间的延伸,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在某种意义上重塑了人们的现实的交往关系。一方面在数据化的世界里,凭借超时空性和低门槛的特点,互联网拓宽了中小学生交友的广度和深度,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人进行交友。互联网的各种强大的交友平台以及各种表情包、图像等极大丰富了中小学生交友的手段和方式,延伸了他们追逐交友自由的“善”的一面;另一方面这种虚拟数字化交友方式也衍生出了一些“恶”的维度,对中小学生的交友行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匿名化的交友方式削弱了主体交友的责任感,助长了不良交友之风。由于由于匿名式的交友方式是人处于隐蔽状态下的计算机与计算机的“对话”,它一定程度上致使人们责任感的缺失,削弱了人们来自于现实空间的交友伦理规范的约束,忠信义的价值规范在网络交友中被遗忘,而打着交友的口号的各种骗局纷纷涌现,滋生了各种不良的交友风气。其次低门槛的交友渠道致使着交友观的混乱。比起现实空间,在网络空间交友的渠道变得多种多样,通过简单的键盘点击,就可以得到一名好友,并开始进行交往,这样一来就使得人们心中产生一种错觉即似乎交朋友变得十分容易。然而现实中并非如此,这种现实和网络之间交友价值观的矛盾和心理派生出了一种对友谊价值和情感的冷漠,导致中小学生交友的迷茫和交友观的混乱。
  2.《论语》中的交友观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网络交友理念的意义
  面对着当前交友的困境,不妨回到《论语》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论语》里面交友思想和观念丰富,它认为交友是一门“乐”道,其内在包含着义、信、恕、中庸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意蕴,对当前中小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交友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们交友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具有导向作用。首先,它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价值遵循。针对当前人们交友功利化的现象,《论语》提倡交友应以仁为本,以义辅之。对待朋友若是完全不考虑功利也是不切实际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人们总是倾向于与能够给自己带来某种价值的人的作为朋友,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人性所向。但是对于朋友所带来的价值因素中应权衡好义利关系,《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交友之时,应以仁义为主,坚持义大于利。其次,它提供了一种交友的基调。《论语》认为交友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悦的事情,每当朋友到来之后,总会有一种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的喜悦之感,,这种快乐就是交友的最基本的感情基调。最后,它提供了有效的交友方法。《论语》中认为交友要有仁的态度去处理与朋友的关系,要以“信”“恕”来对待朋友,与朋友相处要有适度的距离,把握“中庸”原则,在交友识人时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等等,这些对当前我们交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遵循。
  简而言之,《论语》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隗宝,其人伦精神及价值意蕴在当今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所体现的交友之“乐”道对于矫正当前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1.
  [2]安小兰注译:《荀子.劝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作者简介:林开蕾(1995—),男,广东湛江,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原创性贡献研究”(项目号:22ZDA002)、国家社科基金思政课专项项目“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研判与防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VSZ02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重大研究专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广东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D22ZDZ01-19)的阶段性成果。
  • 【发布时间】2022/8/16 11:23:35
  • 【点击频次】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