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门向小学生系统的进行德育教育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小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教师要勤于积累材料,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巧于设计情境,真正走近学生天性,让课堂富有情趣。让每一节课都有新的触动、新的发现,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2、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成为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1、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班开展“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比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主动让座、车辆按道行驶等实例交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规则,规则具有法律性。学生会深深地感悟到法可以方便、规范人们的行为,从小必须遵守规则。并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定规则,并相互交流规则,如:上课不迟到、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听课、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2、参加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来自实践,最终也将指导实践。我们可以将教学的课堂拓展到实践中去,让小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明白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比如针对当今社会假冒伪劣商品,我组织开展主题为“从我做起,远离假劣”的活动,通过富有意义的活动,树立了保护产权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学习、进步,使学生逐步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的品德到遵纪守法、做合格的小公民,逐渐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开展国旗下演讲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主持人、旗手均由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并作国旗下演讲,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4、结合节假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结合具体的节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比如在国庆节组织演讲比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和其他学科比起来,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主题,选取不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
1、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关注身边的新鲜事,直面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时代的发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收集道德和法治教育素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回归现实,活用教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材适应生活,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从而学会做人、做事,近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诚信是金》一课,要求学生课前收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诚信名言、诚信事例、诚信活动、诚信学习、诚信考试、诚信故事)资源,课间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想象生活在“人人讲诚信的社会”会是什么样?怎样才是讲诚信。“人人不讲诚信的社会”又会是什么样?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讲诚信。通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和活动,来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责任,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2、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充分挖掘、开发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素材,以点带面,全方位拓展,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渗透,使学科教学与法律教育相融统一,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打根基。
3、从最接近、最常见的事入手,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抓住小事契机,适时适地的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教育。例如,针对学生上课迟到、上课不注意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现象,教师要抓住学生存在的小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明白“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种错误认识的危害性。正是由于这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错误想法使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自己一步步走向偏离人生正确方向的轨道。让他们明白为避免误入歧途,必须时刻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诉学生在积累美德的同时,还要预防和清除腐朽思想和不良习惯的侵蚀和污染,这对于预防和减小青少年犯罪是十分有益的。
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来自实践,最终也将指导实践。因此,在进行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课堂拓展到实践中去,让小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明白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
例如,在学习“感恩”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一起去附近的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为他们捶捶腿、唱唱歌、聊聊天,这些小学生作为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和“小公主”,都是爷爷奶奶服务他们。通过这样的一个形式,换他们服务,使他们感受一下平时父母的不容易,从而学会感恩,去一个独立、孝顺的孩子。又例如,由于现在网络、电视的普及,小学生受到这些的影响,会认为吸烟、打架、吸毒是一个非常酷的事情,法律意识非常的淡薄,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一定不可以触碰的。教师可以带小学生去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去少管所表演,并给他们准备礼物,让他们在和这些曾经失足的孩子的交流中,感受自由的可贵,提高自身的追求,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
总之,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品德。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让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生命中最生动的期待,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最有魅力的课程,让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成为学生最喜欢、最尊敬的老师。
参考文献:
[1]穆琳琳.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有效表达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9,(15).64.
[2]王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1).64[5]《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门向小学生系统的进行德育教育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小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教师要勤于积累材料,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巧于设计情境,真正走近学生天性,让课堂富有情趣。让每一节课都有新的触动、新的发现,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2、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成为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1、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班开展“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比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主动让座、车辆按道行驶等实例交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规则,规则具有法律性。学生会深深地感悟到法可以方便、规范人们的行为,从小必须遵守规则。并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定规则,并相互交流规则,如:上课不迟到、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听课、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2、参加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来自实践,最终也将指导实践。我们可以将教学的课堂拓展到实践中去,让小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明白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比如针对当今社会假冒伪劣商品,我组织开展主题为“从我做起,远离假劣”的活动,通过富有意义的活动,树立了保护产权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学习、进步,使学生逐步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的品德到遵纪守法、做合格的小公民,逐渐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开展国旗下演讲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主持人、旗手均由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并作国旗下演讲,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4、结合节假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结合具体的节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比如在国庆节组织演讲比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和其他学科比起来,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主题,选取不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
1、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关注身边的新鲜事,直面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时代的发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收集道德和法治教育素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回归现实,活用教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材适应生活,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从而学会做人、做事,近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诚信是金》一课,要求学生课前收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诚信名言、诚信事例、诚信活动、诚信学习、诚信考试、诚信故事)资源,课间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想象生活在“人人讲诚信的社会”会是什么样?怎样才是讲诚信。“人人不讲诚信的社会”又会是什么样?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讲诚信。通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和活动,来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责任,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2、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充分挖掘、开发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素材,以点带面,全方位拓展,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渗透,使学科教学与法律教育相融统一,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打根基。
3、从最接近、最常见的事入手,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抓住小事契机,适时适地的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教育。例如,针对学生上课迟到、上课不注意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现象,教师要抓住学生存在的小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明白“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种错误认识的危害性。正是由于这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错误想法使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自己一步步走向偏离人生正确方向的轨道。让他们明白为避免误入歧途,必须时刻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诉学生在积累美德的同时,还要预防和清除腐朽思想和不良习惯的侵蚀和污染,这对于预防和减小青少年犯罪是十分有益的。
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来自实践,最终也将指导实践。因此,在进行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课堂拓展到实践中去,让小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明白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
例如,在学习“感恩”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一起去附近的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为他们捶捶腿、唱唱歌、聊聊天,这些小学生作为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和“小公主”,都是爷爷奶奶服务他们。通过这样的一个形式,换他们服务,使他们感受一下平时父母的不容易,从而学会感恩,去一个独立、孝顺的孩子。又例如,由于现在网络、电视的普及,小学生受到这些的影响,会认为吸烟、打架、吸毒是一个非常酷的事情,法律意识非常的淡薄,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一定不可以触碰的。教师可以带小学生去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去少管所表演,并给他们准备礼物,让他们在和这些曾经失足的孩子的交流中,感受自由的可贵,提高自身的追求,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
总之,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品德。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让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生命中最生动的期待,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最有魅力的课程,让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成为学生最喜欢、最尊敬的老师。
参考文献:
[1]穆琳琳.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有效表达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9,(15).64.
[2]王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1).64[5]《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23/3/8 16:43:16
- 【点击频次】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