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无痕,润物无声
——初探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精当的评价语言、灵动的评价方式能够为一节课增添不少亮色。然而,从目前的课堂评价现状看,很多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教师的评价泛滥,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不合时机和不分对象的程式化评价现象等等,造成了课堂评价的无效和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而在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堂上,我们总会惊喜地发现,原本跟老师陌生的学生在上课几分钟后,就会被教师那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吸引住。师生的关系变得十分融洽,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表现得异常活跃,我们看到的是学生那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听到的是学生踊跃发言的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评价的艺术,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值得我们去探讨,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观念,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语文的实践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要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总是不管学生水平差异,答对就表扬顶呱呱;答错就唬着脸说:“不对,下一位”;答不上就严肃指责“听没听课”。而有些课堂则完全相反,一堂课上评价形式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有物质评价,有奖励小玩具,有的奖励五角星并贴到学生的头上,还有多媒体评价等,学生注意力是被吸引住了,但接下来学生再也无法平静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刺激性不太强烈的学习内容。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没有针对性,即使面对表扬,其快乐程度也会下降,更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我们要更新观念,把握新课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学”,而且“会学”和“学会”,更要“学得有兴趣”。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评价要适时、适当
课堂上动不动就“你真好你真棒!”,时间长了,学生恐怕不知道查找自己的不足,一味的沉浸在“真好真棒”之中,产生自满心理。还有,我们常看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完后,老师笑容满面的说:“你回答得真好!老师奖你一颗智慧星。”一节课下来,学生脸上、身上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星星。课堂上我们应把握好时机,把“真好真棒”送给那些语言、行为确实出众的学生,把“智慧星”送给那些思维与众不同的学生,激励学生向他学习。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的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地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
可见,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我们适时、适当的评价语言下,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在关注着其细微的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着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极力争取学生更大的进步。
三、评价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方法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不良倾向。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因人而异,对学生的学习要有针对性地给以提醒或纠正。
例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因为不少汉字都是学生以前生活中常见的,遇到有的字学生已经认识时,就可以说:“你认识的字可真不少,能不能当一次小老师教教大家?”学生就会情绪盎然,跃跃欲试。如果学生有了好的识字方法,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随时表扬:“你看,他用编谜语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真有创意!”“他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大家都来试试这个办法。”“他把这个字的形状与意思连起来就能牢固地把这个字记住,真是个好办法!”在老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中,学生会增加识字的自信心,领悟到识字的多种方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定会随之蜂拥而出,这充满童真童趣的识字方法会令学生的识字兴趣大增。
- 【发布时间】2023/3/8 16:48:49
- 【点击频次】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