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数学的核心素养—“三会”渐入人们的脑海,教育理念已发生了一系列变革,现在讲究的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在新课标下,对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改变教学观念与意识,又需要提高教学技巧。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要高效率地完成这一环节,就要做到六点,注意四点细节。实验结果证明,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施课堂提问策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核心素养;三会;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随着2022版《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数学的核心素养—“三会”渐入人们的脑海,教育理念已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学校已经不再沿用以前的填鸭式教学理念,而是把课堂的主体转回到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育理念。现在讲究的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在这样一个自由的教学氛围下,学生面对信息时更加的活泼外向,更有表现欲,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发展新自我赋能。
“问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说,“因为解决问题可能是一种数学或实验技能,而问一个新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新课标下,对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改变教学观念与意识,又需要提高教学技巧。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问总是贯穿课堂教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提问。想要高效率地完成这一环节,就要做到以下六点:
一、让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积极思考,循序渐进进行启发式提问,进而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我国教育家孔夫子在《论语:述而》中曾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学生想要求知而又尚未搞懂的急切心理,“启”是指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地点拨和指导,“悱”就是学生在经历了一定思考想说却又因未考虑周全而无法表达的矛盾心理状态。“发”和“启”核心是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首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通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和表达。数学语言就在一次次这样的“表达”活动中成长,并逐渐成为一种素养,嵌入学习者的人格,对学生未来的学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课堂教学提问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有层次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育教学应当面向整体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扩大这个学生主体群,让课堂成为大家的课堂,而不仅仅是某些“尖子生”的课堂。这样做,不仅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也使他们有适当的压力感,让学生相互内卷起来,并且在这种适度的内卷推动下,增强整体课堂的凝聚力。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周全,让每位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借此增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巧妙地将问题层次化,便能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三、适当控制问题的难易度,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避免学生产生过度焦虑从而导致适得其反
课堂上提问的问题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太容易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太难很容易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和控制问题的难度,同时尽可能多的渗透数学的核心素养,这样既不会太为难学生,又能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学有所获。
四、提问要少而精,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确保学生将问题思考透彻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最好挑选灵活性强、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思考题。选题时要下足功夫,最好能在课前做适当准备,精心选题。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一段足够思考的时间,切忌讲解过快和空洞,对问题不够深入或是泛泛而谈。对于问题可以适当的引申到数学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用类比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重视课堂学生的表现,结合学情和实际情况进行探究
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平淡中找到数学的学习乐趣。在课堂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那一双善于发现数学的眼睛,也就是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世界,利用生活中趣味问题导入新课,能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更好的营造课堂的数学学习氛围。好的课堂能够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因而,老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授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去营造数学的学习环境,更好的进行有趣的数学探究。
六、多鼓励并引导学生,尽可能给与学生多元化的评价
这样做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回答热情,善于引导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回答错了后不要随意批评学生,注意给每个学生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在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怎么样去思考去回答,给出适当的提示和回答方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万千,起点是问;智者问得巧,患者问得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由于提问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几乎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提问,但每位教师的表现不尽相同,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浅析下课堂提问需注意的问题:
1.急于给出答案或者惩罚式提问,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都会犯的错误,在抛出一个问题后,等不及学生仔细考虑就不耐烦地给出答案,这样做就偏离了课堂提问的初衷和意义。不仅如此,许多教师还将课堂提问作为惩罚学生不认真听讲的措施,而不是教学的鼓励性措施,这只会让学生更加厌烦课堂,对数学课失去兴趣。
2.提前准备好问题,而不是根据具体的课堂实际和教学情境而随意设定问题。这样做将会极大地限制学生拓展思维的发挥,显得过于刻意、呆板。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让课堂主动权回归到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体社会地位,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这个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这个世界。
3.课堂提问太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和拒绝的心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充实课堂学习内容,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不停地向学生进行提问,这样不仅偏离了教学重心,并将大大增加学生的负担,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的有效传授。
4.提问类型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按照分类法提出了六种提问类型,分别是识记性提问、理解性提问、运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教师可以参考这六种提问类型来丰富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抢答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从而让课堂变得生动而又具有挑战性,让数学教学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己和挑战自我的舞台。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深的教育艺术遵照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希望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养成提问的习惯进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实验结果证明,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施课堂提问策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坚
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从教学设计做起,精心设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做好课堂评价,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自我能力。最后聚焦数学的核心素养—“三会”,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廖文泉.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探究[J].江西教育,2013(15).
[3]沈玉晔.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粗浅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4]韩珊珊.职前教师数学课堂技能提升的课例研究[D].扬州大学,2020.
[5]许欣.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6]陈强.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3).
关键词:核心素养;三会;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随着2022版《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数学的核心素养—“三会”渐入人们的脑海,教育理念已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学校已经不再沿用以前的填鸭式教学理念,而是把课堂的主体转回到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育理念。现在讲究的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在这样一个自由的教学氛围下,学生面对信息时更加的活泼外向,更有表现欲,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发展新自我赋能。
“问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说,“因为解决问题可能是一种数学或实验技能,而问一个新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新课标下,对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改变教学观念与意识,又需要提高教学技巧。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问总是贯穿课堂教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提问。想要高效率地完成这一环节,就要做到以下六点:
一、让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积极思考,循序渐进进行启发式提问,进而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我国教育家孔夫子在《论语:述而》中曾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学生想要求知而又尚未搞懂的急切心理,“启”是指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地点拨和指导,“悱”就是学生在经历了一定思考想说却又因未考虑周全而无法表达的矛盾心理状态。“发”和“启”核心是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首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通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和表达。数学语言就在一次次这样的“表达”活动中成长,并逐渐成为一种素养,嵌入学习者的人格,对学生未来的学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课堂教学提问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有层次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育教学应当面向整体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扩大这个学生主体群,让课堂成为大家的课堂,而不仅仅是某些“尖子生”的课堂。这样做,不仅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也使他们有适当的压力感,让学生相互内卷起来,并且在这种适度的内卷推动下,增强整体课堂的凝聚力。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周全,让每位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借此增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巧妙地将问题层次化,便能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三、适当控制问题的难易度,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避免学生产生过度焦虑从而导致适得其反
课堂上提问的问题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太容易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太难很容易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和控制问题的难度,同时尽可能多的渗透数学的核心素养,这样既不会太为难学生,又能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学有所获。
四、提问要少而精,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确保学生将问题思考透彻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最好挑选灵活性强、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思考题。选题时要下足功夫,最好能在课前做适当准备,精心选题。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一段足够思考的时间,切忌讲解过快和空洞,对问题不够深入或是泛泛而谈。对于问题可以适当的引申到数学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用类比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重视课堂学生的表现,结合学情和实际情况进行探究
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平淡中找到数学的学习乐趣。在课堂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那一双善于发现数学的眼睛,也就是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世界,利用生活中趣味问题导入新课,能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更好的营造课堂的数学学习氛围。好的课堂能够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因而,老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授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去营造数学的学习环境,更好的进行有趣的数学探究。
六、多鼓励并引导学生,尽可能给与学生多元化的评价
这样做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回答热情,善于引导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回答错了后不要随意批评学生,注意给每个学生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在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怎么样去思考去回答,给出适当的提示和回答方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万千,起点是问;智者问得巧,患者问得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由于提问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几乎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提问,但每位教师的表现不尽相同,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浅析下课堂提问需注意的问题:
1.急于给出答案或者惩罚式提问,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都会犯的错误,在抛出一个问题后,等不及学生仔细考虑就不耐烦地给出答案,这样做就偏离了课堂提问的初衷和意义。不仅如此,许多教师还将课堂提问作为惩罚学生不认真听讲的措施,而不是教学的鼓励性措施,这只会让学生更加厌烦课堂,对数学课失去兴趣。
2.提前准备好问题,而不是根据具体的课堂实际和教学情境而随意设定问题。这样做将会极大地限制学生拓展思维的发挥,显得过于刻意、呆板。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让课堂主动权回归到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体社会地位,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这个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这个世界。
3.课堂提问太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和拒绝的心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充实课堂学习内容,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不停地向学生进行提问,这样不仅偏离了教学重心,并将大大增加学生的负担,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的有效传授。
4.提问类型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按照分类法提出了六种提问类型,分别是识记性提问、理解性提问、运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教师可以参考这六种提问类型来丰富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抢答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从而让课堂变得生动而又具有挑战性,让数学教学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己和挑战自我的舞台。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深的教育艺术遵照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希望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养成提问的习惯进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实验结果证明,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施课堂提问策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坚
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从教学设计做起,精心设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做好课堂评价,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自我能力。最后聚焦数学的核心素养—“三会”,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廖文泉.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探究[J].江西教育,2013(15).
[3]沈玉晔.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粗浅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4]韩珊珊.职前教师数学课堂技能提升的课例研究[D].扬州大学,2020.
[5]许欣.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6]陈强.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3).
- 【发布时间】2023/3/8 16:50:03
- 【点击频次】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