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剪纸教学探究

 

【作者】 靳晓蕊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剪纸艺术是十大民间美术之一,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有必要选取合适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剪纸艺术的教学。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对“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那么,剪纸的教学有何意义,又如何以新课标为指导,进行“新教学”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初中美术;剪纸教学;创新应用;课程标准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是老百姓借以及托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教学价值。美术课程具有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特征,而剪纸教学可以最大程度体现其特征。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热爱手工制作,审美能力也有了初步发展,这就为我们进行剪纸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章以研究剪纸教学的意义为基础,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出教学实施的建议,为广大美术教师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剪纸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1、继承和弘扬剪纸艺术,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剪纸艺术历史源远流长,从西汉时期已经出现,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其内涵、意义、形式等等都在不断地丰富。传统文化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虽然我们当前的物质文化飞速发展,但我们始终都要牢记我们的“本”。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阶段以及剪纸对民族、个人的重要意义,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鉴不同地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设计文创产品。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必定会教授学生制作剪纸的工艺和技巧,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意识到剪纸艺术要推陈出新、应用于实际,将剪纸元素与设计相融合,最终创作出新颖、独特的文创产品。在学生学习、思考、创作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都会进一步得到发展,甚至有些学生会因此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在。这也是义务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3、发掘、保护民间美术、非遗美术:剪纸艺术是十大民间艺术之一,它凝聚着中华民族老百姓的情感和思想,体现出各地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剪纸教学非常重视对各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分析人教版美术教材关于剪纸的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采用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剪纸作品。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其实不仅是对民间美术的开发,更多是对它的保存、创新与发展,这也是教育所独有的功能。
  二、以新课标为指导的“新教学”
  随着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意味着正在使用的初中美术教材成为了旧教材。而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需要几年之后才能问世。那这个阶段,我们作为老师应当如何用“旧教材”教学呢?也就是说如何将“新课标”和“旧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呢?在新教材编写时又有哪些应当注意的呢?
  1、分析新旧课标的异同,追求“依标教学”
  作为研究性教师,也是为了给学生与时俱进的教学,我们很有必要透彻研究新课标,分析对比新旧课标的差异。才能知道什么是需要我们继续保留的,什么是需要发展革新的。剪纸艺术属于的设计·应用板块的第四学段中,过去要求学生掌握关于工艺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等等,最新课程标准除了刚刚提到的内容,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制作文创产品或识别系统,这是此前从未涉及的。我们就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将该创新应用的教学加以落实。例如:课前以问卷的形式了解每个学生对于文创产品的形式、内容的兴趣点,结合学情和课标的要求去决定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改变教学观念,坚持素养导向
  审视20年以来基础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文本现状。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讲座的观点是“有八大问题”,其中一点:“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课……主语是谁?全是老师。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我们决不能只喊口号,不改变教育观念[1]。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主语,在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时不要总想着一定要学生做出个什么才算有效教学,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核心素养教学重心发生了转变:学生学习由结果走向过程,让他们从掌握学科事实转向学科理解。知识与技能属于二维学习,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遗忘,但是核心素养教学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达到对学科的三维理解和学习,会伴随他的一生。在剪纸教学时,不要急于让学生制作作品来体现教学效果,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态度、理解、思维的转变。制作出有创新性的剪纸作品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而非刻意为之的结果。
  3、实施大单元教学,延伸知识面
  该教材中关于剪纸课程的内容不足,学生不能进行深入学习,为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有必要能动的设计大单元教学,让每个学生经历“像艺术家一样的创作”的过程,注重真实情境的设计,这种情境可以是学生的个人情境、社会情境、职业情境,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剪纸教学注重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意义,剪纸艺术家制作的想法、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过每个单元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度,最终要把一个内容学透彻。当然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不局限与在课堂,可以开辟多种途径和渠道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兴趣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利用本地剪纸资源、组织参加社团活动和展览、剪纸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等。
  4、增加剪纸课程在美术教材中的分布
  最后一点是针对教材编写而言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6-7年级)点亮乡村计划,传承传统工艺品,制作或创新,知晓当代传承与创新,用文字表述保护传统工艺的看法和认识。第四学段(8-9年级),美丽大数据、和谐社区计划、中国文化传播等。学科融合,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呈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由此可见,新课标要求两个学段都要学习关于工艺的内容,以初中人教版美术教材为例,只有九年级上册涉及到剪纸艺术,这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认为应当在七年级适当加入剪纸艺术的内容,以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在七年级剪纸课程中设置关于剪纸的方法、剪纸的传统工艺的创新的内容。在九年级的教材中,则更多的去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的意识,以及提供创新的方法,最后落实到实物的设计。
  三、结语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对于民族、个人的意义都十分重大。对于国家而言,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剪纸的学习、应用创新,能够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价值和意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在学习剪纸制作的方法的过程能提高学生手眼协调性、灵敏度,通过制作文创产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结合已有的初中美术教材进行分析,就可以找到教师施教的重心。我们的教学应不断地与时俱进,给学生最恰和当下需要和感兴趣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力加.美术课为什么要这样上[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22.
  [2]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王大根主编.中小学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蒋敏.剪纸艺术引入初中美术教学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2(03):180-181.
  [5]王利.剪纸艺术进入中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介绍:靳晓蕊,女,汉族,籍贯:河北张家口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2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学科教学(美术),研究方向:不定向。
  • 【发布时间】2023/3/8 16:54:36
  • 【点击频次】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