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良好心育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
【正文】 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诸种因素中,除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外,学校因素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师素质,学校人际关系和学校环境等均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试对“学校环境”这一影响因素进行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既然学生每天的大部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那么学校的环境气氛就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亦即,学校自身的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根源。因此,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为其心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学校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的静态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这两种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形成与发展都起着暗示薰陶的作用。物质环境主要指校容校貌,如校园内葱郁的花草树木,洁净的教学设施,每一个角落都可给人以美的感受,都可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而心理环境则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动态的校园文化等,广义的校园文化应包括校风班风。良好的风气催人积极向上,团结协作、人际关系融洽,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具有安全感,并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减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消极的风气则使人情绪低落,感到压抑,纪律松懈,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水平也必然降低。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可见心理环境比之物质环境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心理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学校心理环境是由全体师生,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创造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反映出学校所有成员特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质,同时也给予置身其中的全体成员以特有的心理影响。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其核心是特殊的心理环境的形成,所以说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学校环境,就是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归属的需要”是个体的基本需要之一,而社会心理学也揭示了个体心理是在社会环培中发展起来的,则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一日形成,群体的共同的价值取向,群体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得群体成员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甚至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心理效应有两类,一类是群体心理有社会助长作用,能使个体行为增质增量:另一类是群体心理有社会致弱作用,能使个体行为减质减量。有两个典型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心理效应:前者,国外有人用雁和雁群做过试验,单独一只雁飞的最远的距离比雁群一起飞的距离短得多;后者,如人们常说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现象。所以一个好学生在不良学风的学校或班级中,也会不思进取,一个差的学生在具有良好学风的学校或班级中学习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学校硬件环境也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群体心理环境作为基础,硬件再好,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学校心育环境的创设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学校心育环境,就是创设具有渗透性、暗示性,体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倾心建设良好校风
作为社会风气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风气,是最富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影响因素,它是每个学校的领导者和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富有自己特色的、稳定的集体意识的倾向和行为特色的集中体现。校风好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校风建设是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学校心育环境的最高功能。
1.良好校风的心理功能
①感染功能,良好的校风对师生员工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是无声的行动命令,它能够使学校成员自觉与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采取符合教育要求的从众行为方式。
②行为导向功能。校风虽然是一种不成规章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不成条文的心理契约,但它却能使师生员工自觉的遵守,抵制和排除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的侵蚀。
③内聚功能。良好的校风,是由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因此它能增强集体意义,增强内聚力,使其处处关心学校的声誉,时时不忘自己的校训,保护学校的一草一大,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义务和责任。
④激励功能。良好校风能催人奋进,使人在思想上、情绪上,行为上得到统一,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强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⑤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良好的校风能防御外在不良因素的侵袭、干扰,使师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的侵蚀。
2.良好校风形成的途径和方法
①创设加速良好校风形成的情景,校风的形成要有计划宣传、发动,形成强大的舆论,从而在师生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印象和心理压力。
②充分发挥教师“隐蔽强化”的作用,这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本条件。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榜样,其思想和言行均对学生起到“隐蔽强化”的心理作用。
③制订严明可行的校规校纪,这是构成良好校风的必备因素。一所学校有章可循,有纪可遵,就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3.加强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内在动力,可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也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与巩固。
(二)潜心营造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的大量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体作法有:
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就是教师民主、平等的作风意识,它可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赖感。反之教师专制、居高临下的教学作风,往往导致紧张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对学校产生恐惧感。
2.减轻压力。一些学校过分看重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排名次使很多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气氛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因为无论怎么努力,名次在前面几位的总是极少数人。所以,一定要改变这种做法,形成轻松的心理氛围。
3.面向全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要面向每一个中学生,无论是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还是某方面处境不利的学生,都需要这样的心理环境。要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方面在初始阶段做到尽善尽美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尽力做好每一方面,努力考虑到没有想到的细节,才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行过程中没有遗漏,才能够使得学校和学生健康发展。
一、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既然学生每天的大部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那么学校的环境气氛就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亦即,学校自身的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根源。因此,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为其心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学校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的静态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这两种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形成与发展都起着暗示薰陶的作用。物质环境主要指校容校貌,如校园内葱郁的花草树木,洁净的教学设施,每一个角落都可给人以美的感受,都可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而心理环境则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动态的校园文化等,广义的校园文化应包括校风班风。良好的风气催人积极向上,团结协作、人际关系融洽,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具有安全感,并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减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消极的风气则使人情绪低落,感到压抑,纪律松懈,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水平也必然降低。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可见心理环境比之物质环境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心理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学校心理环境是由全体师生,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创造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反映出学校所有成员特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质,同时也给予置身其中的全体成员以特有的心理影响。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其核心是特殊的心理环境的形成,所以说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学校环境,就是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归属的需要”是个体的基本需要之一,而社会心理学也揭示了个体心理是在社会环培中发展起来的,则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一日形成,群体的共同的价值取向,群体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得群体成员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甚至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心理效应有两类,一类是群体心理有社会助长作用,能使个体行为增质增量:另一类是群体心理有社会致弱作用,能使个体行为减质减量。有两个典型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心理效应:前者,国外有人用雁和雁群做过试验,单独一只雁飞的最远的距离比雁群一起飞的距离短得多;后者,如人们常说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现象。所以一个好学生在不良学风的学校或班级中,也会不思进取,一个差的学生在具有良好学风的学校或班级中学习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学校硬件环境也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群体心理环境作为基础,硬件再好,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学校心育环境的创设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学校心育环境,就是创设具有渗透性、暗示性,体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倾心建设良好校风
作为社会风气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风气,是最富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影响因素,它是每个学校的领导者和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富有自己特色的、稳定的集体意识的倾向和行为特色的集中体现。校风好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校风建设是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学校心育环境的最高功能。
1.良好校风的心理功能
①感染功能,良好的校风对师生员工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是无声的行动命令,它能够使学校成员自觉与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采取符合教育要求的从众行为方式。
②行为导向功能。校风虽然是一种不成规章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不成条文的心理契约,但它却能使师生员工自觉的遵守,抵制和排除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的侵蚀。
③内聚功能。良好的校风,是由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因此它能增强集体意义,增强内聚力,使其处处关心学校的声誉,时时不忘自己的校训,保护学校的一草一大,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义务和责任。
④激励功能。良好校风能催人奋进,使人在思想上、情绪上,行为上得到统一,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强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⑤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良好的校风能防御外在不良因素的侵袭、干扰,使师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的侵蚀。
2.良好校风形成的途径和方法
①创设加速良好校风形成的情景,校风的形成要有计划宣传、发动,形成强大的舆论,从而在师生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印象和心理压力。
②充分发挥教师“隐蔽强化”的作用,这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本条件。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榜样,其思想和言行均对学生起到“隐蔽强化”的心理作用。
③制订严明可行的校规校纪,这是构成良好校风的必备因素。一所学校有章可循,有纪可遵,就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3.加强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内在动力,可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也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与巩固。
(二)潜心营造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的大量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体作法有:
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就是教师民主、平等的作风意识,它可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赖感。反之教师专制、居高临下的教学作风,往往导致紧张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对学校产生恐惧感。
2.减轻压力。一些学校过分看重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排名次使很多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气氛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因为无论怎么努力,名次在前面几位的总是极少数人。所以,一定要改变这种做法,形成轻松的心理氛围。
3.面向全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要面向每一个中学生,无论是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还是某方面处境不利的学生,都需要这样的心理环境。要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方面在初始阶段做到尽善尽美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尽力做好每一方面,努力考虑到没有想到的细节,才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行过程中没有遗漏,才能够使得学校和学生健康发展。
- 【发布时间】2023/3/8 16:55:47
- 【点击频次】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