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一切画语皆情语

 

【作者】 陈 静 杨伟廷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美术作品中情感的表达

  摘 要:毕加索是画坛的重要人物,也是立体画派的创始人,他以碎裂、解析、重组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将其置于同一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最为完整的形象。正是他的绘画风格与生活实际反差如此之大,已经颠覆了学生已有的认识。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转化成探究学习的动力。学生通过模仿大师的表现方法,感受、理解艺术大师对独特绘画风格的追求,继而追求自己的创作,用作品向人们传达着自己的情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丰富的想象被激发,创造的欲望被唤醒,小小毕加索将在这里诞生。
  关键词:分解重组;立体主义;传达
  《大师画我也画》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因此,我从直观教学入手,分解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模仿大师的表现方法,感受、理解艺术大师对独特绘画风格的追求,在欣赏、质疑、探究、实践等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倾听讲解、对比观察、合作互学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学习立体主义独特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对大师的认同感,接受大师的作品,模仿大师的画法,以此激发学生的美术构想和创作欲望,继而追求自己的创作,真正体会与众不同的画法所带来的新奇感受。
  开课伊始,我们一起观察了《多拉·玛尔肖像》,从她的肖像中,学生们发现了多拉整个人物是侧面,但左边眼睛是正面的,右边眼睛是反方向的,在向左看。鼻子是正、侧面拼成的。嘴是侧面的。用不同的正、侧面脸形组合成的,比较夸张。学生在互助交流中建立了“分解、重组新形象”的概念及方法。最后,教师小结:像这样,在平面上同时呈现被描绘物象在各个视角下的各个形态,我们把这种表现手法称之为“立体主义”。
  我们就是通过欣赏艺术大师毕加索画笔下的多拉·玛尔,开启了学生“立体主义”的学习之旅。
  一、学习大师的思维,追求自己的创作
  学生经过四年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欣赏素养。但学生毕竟处于儿童期,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等方面还非常粗浅,以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美的感受,对大师的作品在认识与理解上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我们以大师为榜样,激发学生的美术构想和创作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步渗透求新求异的思维,用画来传达情感。
  我和学生一起欣赏着多拉·玛尔的画像。这时的多拉·玛尔是被宠爱着的艺术形象。画中的主人公多才多艺,既是摄影家、画家、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文化缪斯,也是毕加索女性模特中最具才华的一位。她曾经被宠爱的时候,毕加索画笔下的多拉·玛尔有《多拉·玛尔和猫》、《微笑的多拉·玛尔》、《穿蓝旗袍的多拉·玛尔》。毕加索用画笔丰富而深刻地传达着人物的情绪,他将不同角度的五官结合在一起。依稀可见当年多拉在画家心中的形象,是一个年轻、迷人的多拉·玛尔。但是,当我们看到《哭泣的女人》时,悲愤的大眼,齿轮状的眼睫毛,锯齿般倒悬的眉毛;造型多用直线,棱角分明,极显肌肉的僵硬和情绪的张力;她长着钢丝般的头发;她用手撕着自己的脸。在这幅画里,我们感受到的多拉不再是年轻、迷人的多拉,而是痛苦、绝望的多拉。这是因为在后来她与毕加索的相处中,毕加索火爆的性子与多拉的桀骜不驯难以相容,他们互不相让,毕加索甚至经常殴打多拉,是毕加索把痛苦给了她,而伤心极度的多拉被折磨到精神失常,却成就毕加索的这幅“哭腔生动”的世界名画——哭泣的女人。我们说,毕加索,用画来诠释人生,用画来传达情感的艺术灵魂。
  在多拉·玛尔肖像的变化中,我们不难发现:她由先前的美人变成了后来的“人模鬼样”。我们说,毕加索在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变化,不管是欣赏她、征服她、甚至毁掉她,都成就了毕加索立体主义的画风。但毕加索曾经说过,在创作不出作品时,就找个自己爱的女人轰轰烈烈恋爱。所以,我们说视觉艺术活动就是一种意象表达的行为。由此可见,美术并不是对物质世界的单一模仿,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艺术作品的人按照个人的文化品位、自己的意象进行独特创作的过程。当然,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必须与大师的主体思维方式相融通,才能依据个人的感知经验来重新组织认知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大师的思维,追求自己的创作。
  二、体验真实的场景,捕捉内心的感受
  在我们身边也能看到许多不同角度、夸张的表情。与其让学生从图片中观察多拉情绪的变化,不如让他亲身去体验自己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歌手龚琳娜演唱的神曲《忐忑》,夸张的表情是无法复制的经典,永远是大家乐意模仿的形象。于是,我选了一张两只眼睛鼓得大大的,眼珠都斜视着右前方的图片,像是在告诉我:看那里,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为了突出这大大的惊喜,我将两只眼睛错位摆放。通过我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重组、学会创作。学生的创作热情被激起,纷纷挑选自己想要表达的五官,开始了热身活动:学生说老师画。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创作作品,初步体会毕加索的绘画风格,再次揭示了“立体主义”。随着《忐忑》的音乐响起,夸张的表情和声音令我们震撼,学生在音乐声中模仿着这位号称“神曲”的灵魂歌手的一颦一笑。这时,学生的情绪已到达至高点,有的被长高音逼得发紫的脸,有的两眼鼓得大大的……接下来,学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重新组织思维方式,尝试体验“重新组合新形象”的方法,用立体主义的风格,创作自己心目中的龚琳娜。学生们说:“唱得太快了,我缓不过气,让我的脸变成了紫色……我是先闻其声,所以耳朵先接受到信息,耳朵就应该在最前面……”此时此刻,龚琳娜的神韵跃然纸上,我们又描绘了一个独特的龚琳娜,一本《龚琳娜个人写真集》呼之欲出。
  瞧!学生的情绪被释放,想象被激发,创造的欲望被唤醒,是学生们让这位“灵魂歌者”再次爆棚,是学生们通过创作龚琳娜个人写真集来传达情感。小小毕加索就在这里诞生了。
  三、释放孩子的童心,传达艺术的情感
  儿童从本质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童心意味着创造性和独特的思维。孩子的艺术世界永远是一个充满着“美好、善良”的世外桃源!他们可以赋予任何事物以生命,使之显出情感的色彩与鲜艳的个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美术老师要注重心灵的沟通,释放孩子的童心,传达艺术的情感。
  作品中的多拉·玛尔们,无论是色彩、线条和造型,都是毕加索内心情感的表现。因此,我在讲授《大师画我也画》一课中,更多地是为学生们带来探究的机会。通过对大师生活经历的解读,透过作品,学生感受到的不应该是多拉·玛尔的恐怖,而是大师通过作品展现出的是自己内心的感受,亮出的是自己灵魂的底色。当学生用立体主义的风格,创作龚琳娜个人写真集时,扭曲的轮廓、夸张的造型、空间的错位、大胆地色彩,让这位“灵魂歌者”再次爆棚。当我问起:“你为什么这样画?”孩子们的情感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泻千里。这不正是他们敢于创新、乐于表达的体现吗?可见,对于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出他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去传达情感。因为,孩子给你的,永远都会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模仿、体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毕加索的作品由不理解到欣赏,再由真实的场景体验到追求自己的创作。在学生的作品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切画语皆情语”。这也是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用画来传达情感。

  • 【发布时间】2023/4/10 12:21:45
  • 【点击频次】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