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
【正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我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应该由核心观价值素养、知识素养、人文素养、能力素养构成。
一、核心观价值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思想性是课程的主要特征。 它的思想性突出表现为以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强调树立共同理想,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核心的目标,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国家教育部也于 2014 年 4 月 1日颁布《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文件, 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是党和国家的代言人,在教学中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学生灌输公民道德规范、树立“八荣八耻” 观念,在社会观念多元化的情形下,能够面对各种观念做出正确的选择,树立“五爱”思想, 成为“四有” 接班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 知识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是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载体和途径。目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过分强调能力,忽视知识。很多教师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知识性可言。综合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另一个特征,综合的课程形态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构建方式,这种构建方式是以对社会生活本身的综合性理解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体系融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形成,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内容。知识是能力和价值观的根本,是承载能力和价值观的载体,没有关键知识的支撑,能力和价值观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良好的知识素养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素养、人文素养、能力素养等其他一切素养的源头。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时,教材上只是简单的提示了当青少年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利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进行维权,但找谁维权?怎样维权?却列举的比较简单,学生阅读教材只能是一知半解,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梳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拥有一定的维权求助路径的知识储备。
非诉讼手段:
(1)沟通——亲人、朋友、老师,寻求他们的帮助,可以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2)调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包括拨打 110 找派出所报案,寻求公安机关、当地政府、民政局、教育局、妇联、关工委、居委会、村委会的帮助等;
(3)仲裁——仲裁委员会仲裁;曝光——各大媒体,可找当地电视台、 报社、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求助等。
诉讼手段: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就是通过诉讼维权,这是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维权手段。但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有限,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以下五个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帮助:
(1)法律服务中心,设在乡镇和城市街道,可以提供法律服务;
(2)律师事务所,可以代理诉讼,主持调解;
(3)公证处,可以提供公证服务;
(4)法律援助中心,可以提供无偿法律服务;
(5)青少年维权网,职能是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的、义务的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
这个例子充分证明,知识素养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知识是支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没有学科知识作保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谈起。《道德与法治》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普法教育、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本身包含了丰富的基本概念、基本常识、基本知识、社会规范、法律知识、国情知识内容。所以说,知识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处于基础地位。
三、 人文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促进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人文性集中体现为尊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性保证了课程的方向。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生活拓展,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生命与健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国情教育,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情商”,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就内容编排来看,打破了年级界限,有机综合,融会贯通,根据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和心理发展过程,螺旋式由浅入深地安排,使道德与法治教育随着学生的成长而逐渐深化,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来体现教育的层次性,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育理念,善于创设情景,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个性自由全面解放和生命活力全面激发。尊重学生, 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关爱的课堂氛围,科学选择具体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命活力,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四、 能力素养
能力目标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素养是潜藏在人体身上的一种能动力,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是影响青少年成才的一种智能要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能力素养应该包括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力。《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学习内容常变常新。它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信息感觉和正确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要求,才能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素养、知识素养、人文素养和能力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五、小结
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观素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知识素养是学科素养的基础,能力素养是学科素养的延伸,人文素养是学科素养的落脚点和归宿。重视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挖掘,有利于把握课程的教育方向,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一、核心观价值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思想性是课程的主要特征。 它的思想性突出表现为以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强调树立共同理想,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核心的目标,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国家教育部也于 2014 年 4 月 1日颁布《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文件, 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是党和国家的代言人,在教学中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学生灌输公民道德规范、树立“八荣八耻” 观念,在社会观念多元化的情形下,能够面对各种观念做出正确的选择,树立“五爱”思想, 成为“四有” 接班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 知识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是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载体和途径。目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过分强调能力,忽视知识。很多教师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知识性可言。综合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另一个特征,综合的课程形态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构建方式,这种构建方式是以对社会生活本身的综合性理解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体系融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形成,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内容。知识是能力和价值观的根本,是承载能力和价值观的载体,没有关键知识的支撑,能力和价值观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良好的知识素养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素养、人文素养、能力素养等其他一切素养的源头。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时,教材上只是简单的提示了当青少年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利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进行维权,但找谁维权?怎样维权?却列举的比较简单,学生阅读教材只能是一知半解,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梳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拥有一定的维权求助路径的知识储备。
非诉讼手段:
(1)沟通——亲人、朋友、老师,寻求他们的帮助,可以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2)调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包括拨打 110 找派出所报案,寻求公安机关、当地政府、民政局、教育局、妇联、关工委、居委会、村委会的帮助等;
(3)仲裁——仲裁委员会仲裁;曝光——各大媒体,可找当地电视台、 报社、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求助等。
诉讼手段: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就是通过诉讼维权,这是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维权手段。但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有限,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以下五个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帮助:
(1)法律服务中心,设在乡镇和城市街道,可以提供法律服务;
(2)律师事务所,可以代理诉讼,主持调解;
(3)公证处,可以提供公证服务;
(4)法律援助中心,可以提供无偿法律服务;
(5)青少年维权网,职能是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的、义务的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
这个例子充分证明,知识素养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知识是支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没有学科知识作保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谈起。《道德与法治》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普法教育、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本身包含了丰富的基本概念、基本常识、基本知识、社会规范、法律知识、国情知识内容。所以说,知识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处于基础地位。
三、 人文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促进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人文性集中体现为尊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性保证了课程的方向。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生活拓展,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生命与健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国情教育,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情商”,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就内容编排来看,打破了年级界限,有机综合,融会贯通,根据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和心理发展过程,螺旋式由浅入深地安排,使道德与法治教育随着学生的成长而逐渐深化,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来体现教育的层次性,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育理念,善于创设情景,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个性自由全面解放和生命活力全面激发。尊重学生, 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关爱的课堂氛围,科学选择具体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命活力,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四、 能力素养
能力目标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素养是潜藏在人体身上的一种能动力,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是影响青少年成才的一种智能要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能力素养应该包括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力。《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学习内容常变常新。它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信息感觉和正确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要求,才能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素养、知识素养、人文素养和能力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五、小结
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观素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知识素养是学科素养的基础,能力素养是学科素养的延伸,人文素养是学科素养的落脚点和归宿。重视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挖掘,有利于把握课程的教育方向,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 【发布时间】2023/4/10 12:23:24
- 【点击频次】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