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三全育人视域下劳模精神 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作者】 蒋永强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广大劳动模范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能为中学生教育提供精神支撑,指引奋斗方向,引领价值追求。推进劳模精神融入中学生教育,必须坚持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使劳模精神教育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取得实效。
  关键词: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劳动模范是时代的先锋、精神的楷模,劳模身上承载的精神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彰显了我国劳动者的高度自信与自觉,是中国精神具体表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①,而劳模精神也就是劳动人民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在当今时代,劳模精神指的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②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中学生是党和国家重要的后备人才,未来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中学生的培养意义重大。中学阶段作为正确价值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将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塑造中学的正确的劳动观意义重大。推动劳模精神融入中学生培养,必须明确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价值意蕴,坚持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使劳模精神教育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中取得实效。
  一、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
  劳模精神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在革命时期,劳模精神指的是“为革命献身、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经验加创新”③。新中国成立后,劳模精神则表现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进入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曾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广大劳模创造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⑤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劳模精神的内涵、本质及其价值。劳模精神的本质是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劳模精神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对于劳模精神,不能割裂其内在联系。但是,劳模精神是具有层次性的整体,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表现。其中,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劳模精神的基础和前提,代表了劳动人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劳模精神中最为基础的内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劳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着劳动人民的实践要求和实践品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在价值层面上的表现,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和价值追求,彰显了劳动人民的崇高理想和劳动追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下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共同铸就了伟大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核。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后备人才,中学生必须准确把握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有计划、分层次的塑造自身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力求将来能够坚定地做一个守本分、有追求、讲作风、担使命、有境界、有修为的时代新人。
  二、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劳模精神教育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正向关系。劳模精神是广大劳动模范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所形成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影响着一代代劳动者。推动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能为中学生提供精神支撑,指引奋斗方向,引领价值共识。
  (一)劳模精神能为中学生提供精神支撑
  劳模精神是中学生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支柱。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不可或缺。劳模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断传承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披荆斩棘的力量来源。中学生作为国家后备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人才资源。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实践技能,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增强其自身的劳动能力,坚持探索,开拓创新。因此,将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中学生的劳模精神,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职业素养、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实践品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滋润人心、激励意志、强化担当、坚定理想,有助于中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斗热情,直面学习和劳动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争创一流,开拓创新。因此,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二)劳模精神能为中学生指引奋斗方向
  劳模精神能帮助中学生明确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方向问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首要问题。正确的方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错误的方向则可能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作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楷模,劳动模范之所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坚持了正确的奋斗方向,以国家繁荣富强为己任,为国家建设奋斗终身。劳模精神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昭示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观,表明个人融入国家,为国家建设服务是劳动的最高价值,为中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使命。中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后备人才资源,将来无疑是完成我国各项发展任务、实现强国富民的主力军。对于中学生来说,能否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上规划人生,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并持续努力,深刻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因此,将劳模精神融入中学生培养,培育起正确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有助于帮助中学生明确奋斗的方向和意义,坚定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奋斗终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劳模精神能为中学生引领价值追求
  劳模精神是新时代中学生的重要价值追求,起着价值引领和价值防御的双重作用。价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脉络的演进中形成的核心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步至关重要。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秉承的核心价值观发挥了凝心聚力、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劳模精神是集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于一体的先进理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劳动传统,昭示了新时代劳动者的崇高理想和精神风貌,不仅引领新时代劳动者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价值共识,还能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起到价值防御的作用,是新时代各行各业劳动者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中学生作为推动中国繁荣进步的重要后备人才资源,只有坚守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价值理念,才能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在将来成为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有用人才。因此,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上培育时代新人,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劳动模范的精神信念和崇高理想,以劳模精神引领新时代中学生的价值追求,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之举。
  三、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劳模精神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先进价值,是当前中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推动劳模精神融入中学生培养,对中学生进行劳模精神教育,必须坚持三全育人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坚持全员育人的主体维度
  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推进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全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建立全面的、系统的、完整的教育队伍,发挥出全员育人的主体优势。进行全员育人,就是要发挥中学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独特的教育作用。中学的班主任、课程教师、行政工作者、后勤工作者,都是育人主体,以不同形式影响受教育者,在劳模精神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进行全员育人,发挥学校全部育人主体的教育合力,首先要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劳动实践等方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准确认知劳模精神。其次,学校的课程教师也十分重要,他们教育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学生联系最为广泛,其教育效果也最为直接、彻底。因此,要重视课程教师的作用,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在课堂上引入劳模精神。再次,学校的行政工作者和后勤工作者也是不能忽视的教育主体,要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关键在于以身作则。学校的行政工作者和后勤工作者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重要的劳动群体,其自身就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工作的敬业态度和一丝不苟正是劳模精神的重要呈现,能够从不同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劳模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因此,充分利用学校的行政工作者和后勤工作者的示范作用,发挥其自身的说服教育作用也是引导学生厚植劳模精神的重要手段。
  此外,坚持全员育人要突出思政课教育这一重要育人主体。思政课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点、道德素质、政治观点、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主渠道,同样也是劳模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要积极寻找劳模精神中对职业素质、实践品质、价值追求的要求与思政课之间的契合点,有针对性的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也应当被重视。学生是学校中人数最多、最为广泛的群体,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学习,能在日常的交流和行为中影响他人,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有助于传递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因此,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二)坚持全方位育人的空间维度
  劳模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全方位育人,发挥不同教育形式的作用。劳模精神彰显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先进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是正确的劳动观的体现。推动劳模精神融入中学生培养,进行劳模精神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学校是培育中学生的主阵地,是引导学生内化劳模精神,构筑先进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的重要场所。因此,广大中学必须将劳模精神的培育作为重要任务,使劳模精神融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之中,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发挥全方位育人的独特优势。
  第一,坚持教书育人。在学校中,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培育中学生的主要途径。将劳模精神教育融入学校的学科课程中,有助于学生在认知专业知识、形成正确思想观点的过程中内化劳模精神。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科教师积极寻找本学科课程所授内容与劳模精神之间的契合点,将劳模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如在讲授本学科相关知识时引出本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分析表现在他们身上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深化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知。
  第二,坚持实践育人。所谓实践育人,其实就是寓教于行。实践出真知是颠扑不破的道理,也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推动劳模精神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实践中深化中学生的劳动认知。进行实践育人,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基本原则,使得中学生在准确的劳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实践,一方面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体悟劳动人民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和价值追求,塑造自身的精神世界。
  第三,坚持管理育人。进行管理育人,就是将育人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的管理职能教育学生。管理一般具有强制性,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通过管理进行劳模精神教育,需要将劳模精神作为管理理念,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中引导学生明确自身职责和义务,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第四,坚持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教育的重要形式,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追求。坚持文化育人,必须优化校园环境,塑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价值追求,是集校园文化、校园舆论、校园网络在内的统一体。丰富校园文化,形成文化育人的教育格局,既要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形成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同时还要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利用网络宣传劳模精神,塑造优质的网络教育。
  (三)坚持全程育人的时间维度
  劳模精神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劳模精神教育贯穿于中学教育的全过程。一方面,劳模精神教育需要从学生们入学时就开始,并将劳模精神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业生涯之中,做到时间上无空档,使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另一方面,坚持全程育人也要有科学的方法论。在不同时间,劳模精神教育有不同的侧重点。劳模精神集职业素养、实践品质、价值追求于一体,推动劳模精神融入中学生培养,既要分层次培育中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品质、价值追求,又要在时间上保障它们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其中,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劳模精神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劳模精神教育的出发点。对于低年级的中学生来说,劳模精神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培养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素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推进,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理论不断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职业素养也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这时劳模精神教育的重点便转移到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实践品质上。作为教育主体,老师要引导学生投身实践,帮助其养成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实践品质。通过大量有效的劳动实践,学生们能更好的构筑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实践品质,辅之以必要的价值观教育,使他们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连续的系统的教育能帮助中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劳模精神,促使其从认知走向认同,由内化走向外化,构筑起伟大的劳模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将劳模精神贯穿于中学生培养的全过程,需要密切联系实际,把握好劳动素养培育、实践品质培育、价值追求培育的内在关联性,始终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从基础性的劳动教育上升到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6.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6.
  [3]王永玺,张晓明.简述中国劳模的历史发展[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25(03):7-9.
  [4]胡锦涛.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4.30.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6.
  作者简介:蒋永强(1997.6-),男,汉族,甘肃泾川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电话18294049526;邮箱2404050787@qq.com,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研究生公寓。
  • 【发布时间】2023/5/10 14:42:28
  • 【点击频次】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