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农村初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探索提高乡镇初中学校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办法,找到初中生古诗词鉴赏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的价值,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
关键词:鉴赏能力;乡镇初中;语文素养
中国古诗词是人类语言艺术的精华,闪耀着华夏文明的光芒,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底蕴深厚,魅力无穷。近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中国梦就教育行业改革和发展问题中谈到,要提倡全民阅读。浙江嘉兴学院朱德海教授在强国问答中也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日常,实现创造性转化和教育传承的观点。语文教育课改不断深入,研究古诗词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古诗词研究的课题和著作在古诗词诵读、背诵、理解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有着浓厚的诗词学习兴趣,但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在课堂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被强行灌输诗词方面的东西。平时学习古诗词除了被动完成背诵任务外,往往产生畏难情绪,知难而退,考试碰运气或放弃,害怕古诗词阅读,不会赏析古诗词,不能深入挖掘古诗词的意蕴。在这种背景下,师生重背诵默写,轻理解领悟,古诗词鉴赏教学在乡镇教学中成为薄弱环节。
一、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是首要因素
(一)通过趣味性的电视节目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学以致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生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经典咏流传》用诗和歌的方式,把古诗词用歌曲唱出来,在听歌曲的过程中学会了古诗词,记忆非常深刻。《中华诗词大会》是非常不错的节目,通过比拼,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也激发了大家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比如收看《中国诗词大会》,营造热爱、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同时,也可以借鉴电视节目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诗词大会——古诗苑漫步”、“诗词大会——飞花令”语文活动等实战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从而为学习好古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素读的方式,让孩子在背诵中体味古文的魅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间,通过素读的方式,不强调过多地理解,只需要反复去背诵,通过大量的古文的积累,让学生文化根基更牢固。为此,我们让学生以“古诗中的?——?”为题,围绕选定的专题,把所记得的和能够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如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豪情壮志、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等等。通过分门别类,辑录古诗的方式收集整理古诗词,编制成语文校本教材,供七八九年级的各班学生学习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七年级的时候由语文老师指导学生素读;到八年级,就试着让学生为每一首诗做一个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到九年级就可以对摘录的诗句加以点评,并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提高鉴赏能力。通过这样逐步加深难度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古诗词量的积累,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步爱上整理学习古诗词,更能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通过各类比赛活动提高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爱上经典诗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文的兴趣,分年级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类比赛活动。如七年级重点是“经典古诗”诵记比赛活动、古诗词记忆比赛活动,重点是古诗词量的积累;八年级重点古典诗词创作书写活动和“古诗词诵读赏析大赛”等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了爱诗歌热情,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彰显诗歌朗诵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进行群文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从古至今,古诗词文献有很多,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古代诗词的选材含义丰富广泛,诗歌题材有很多种,例如山水田园诗,赠别送友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等。前期我们通过师生共同携手的方式将收集整理到的古诗词分门别类辑录古诗,在教学中,我们就把整合的相同题材的古诗词,对学生们进行整合群文教学。因为,在相同题材的前提下,学生们会举一反三,提高对古诗词的群文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在按照题材分类整合群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了解。例如,在上乡愁诗时,老师课件出示没学过的张籍《秋思》,让大家选择《秋思》可以和哪一首归一类,并阐述原因。这样学生能快速地从《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春望》的内容里发现它们都写乡愁,而且都描写了触发思乡的景物,都抒发思乡之情。教师将这些共同特征整合为“思景”和“乡情”,引导学生从“思景”和“乡情”两个方面比较这三首诗中的不同点,感受,发现,批注,从而形成观点。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古诗词资源,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建构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口头展示并生生互评解析,在整个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张开嘴巴,就是语言的运用,学生通过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语言的建构。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收录古诗词73首,边塞诗有7首,可见边塞诗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地位与分量。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边塞诗,浩瀚复杂的边塞诗里融入古代边塞人民对国家和平与小家生活安宁的向往,融入的是中国文人以国为家、以身许国悲壮的家国情怀,为此,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并以《使至塞上》与《从军行(其四)》(王昌龄)、《春怨》等几首具有边塞风格的古诗作为组文单元。再通过研读几首诗,并延伸到课外同主题诗歌,从诗中感悟边塞诗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
群文阅读应有效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在古诗词阅读中丰盈自己的精神。首先,个人认为合理设计课堂问题体现了群文阅读求同比异整合的理念,在教师不断追问中,引发学生深入阅读思考,起到训练学生高阶思维的作用。例如,如何把握诗歌情感问题上,在教《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四首诗时,我让学生围绕着“四首诗歌都表达了爱国情怀,但又各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然后老师再分析归纳出:《春望》通过一个“望”字,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通过一个“犹”字,表达一诗人对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一个“思”字,表达诗人为国效力,收复失地的决心。
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可能一蹴而成,必须经过刻苦的努力,必须具备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总之,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鉴赏能力;乡镇初中;语文素养
中国古诗词是人类语言艺术的精华,闪耀着华夏文明的光芒,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底蕴深厚,魅力无穷。近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中国梦就教育行业改革和发展问题中谈到,要提倡全民阅读。浙江嘉兴学院朱德海教授在强国问答中也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日常,实现创造性转化和教育传承的观点。语文教育课改不断深入,研究古诗词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古诗词研究的课题和著作在古诗词诵读、背诵、理解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有着浓厚的诗词学习兴趣,但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在课堂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被强行灌输诗词方面的东西。平时学习古诗词除了被动完成背诵任务外,往往产生畏难情绪,知难而退,考试碰运气或放弃,害怕古诗词阅读,不会赏析古诗词,不能深入挖掘古诗词的意蕴。在这种背景下,师生重背诵默写,轻理解领悟,古诗词鉴赏教学在乡镇教学中成为薄弱环节。
一、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是首要因素
(一)通过趣味性的电视节目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学以致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生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经典咏流传》用诗和歌的方式,把古诗词用歌曲唱出来,在听歌曲的过程中学会了古诗词,记忆非常深刻。《中华诗词大会》是非常不错的节目,通过比拼,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也激发了大家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比如收看《中国诗词大会》,营造热爱、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同时,也可以借鉴电视节目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诗词大会——古诗苑漫步”、“诗词大会——飞花令”语文活动等实战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从而为学习好古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素读的方式,让孩子在背诵中体味古文的魅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间,通过素读的方式,不强调过多地理解,只需要反复去背诵,通过大量的古文的积累,让学生文化根基更牢固。为此,我们让学生以“古诗中的?——?”为题,围绕选定的专题,把所记得的和能够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如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豪情壮志、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等等。通过分门别类,辑录古诗的方式收集整理古诗词,编制成语文校本教材,供七八九年级的各班学生学习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七年级的时候由语文老师指导学生素读;到八年级,就试着让学生为每一首诗做一个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到九年级就可以对摘录的诗句加以点评,并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提高鉴赏能力。通过这样逐步加深难度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古诗词量的积累,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步爱上整理学习古诗词,更能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通过各类比赛活动提高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爱上经典诗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文的兴趣,分年级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类比赛活动。如七年级重点是“经典古诗”诵记比赛活动、古诗词记忆比赛活动,重点是古诗词量的积累;八年级重点古典诗词创作书写活动和“古诗词诵读赏析大赛”等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了爱诗歌热情,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彰显诗歌朗诵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进行群文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从古至今,古诗词文献有很多,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古代诗词的选材含义丰富广泛,诗歌题材有很多种,例如山水田园诗,赠别送友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等。前期我们通过师生共同携手的方式将收集整理到的古诗词分门别类辑录古诗,在教学中,我们就把整合的相同题材的古诗词,对学生们进行整合群文教学。因为,在相同题材的前提下,学生们会举一反三,提高对古诗词的群文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在按照题材分类整合群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了解。例如,在上乡愁诗时,老师课件出示没学过的张籍《秋思》,让大家选择《秋思》可以和哪一首归一类,并阐述原因。这样学生能快速地从《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春望》的内容里发现它们都写乡愁,而且都描写了触发思乡的景物,都抒发思乡之情。教师将这些共同特征整合为“思景”和“乡情”,引导学生从“思景”和“乡情”两个方面比较这三首诗中的不同点,感受,发现,批注,从而形成观点。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古诗词资源,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建构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口头展示并生生互评解析,在整个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张开嘴巴,就是语言的运用,学生通过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语言的建构。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收录古诗词73首,边塞诗有7首,可见边塞诗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地位与分量。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边塞诗,浩瀚复杂的边塞诗里融入古代边塞人民对国家和平与小家生活安宁的向往,融入的是中国文人以国为家、以身许国悲壮的家国情怀,为此,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并以《使至塞上》与《从军行(其四)》(王昌龄)、《春怨》等几首具有边塞风格的古诗作为组文单元。再通过研读几首诗,并延伸到课外同主题诗歌,从诗中感悟边塞诗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
群文阅读应有效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在古诗词阅读中丰盈自己的精神。首先,个人认为合理设计课堂问题体现了群文阅读求同比异整合的理念,在教师不断追问中,引发学生深入阅读思考,起到训练学生高阶思维的作用。例如,如何把握诗歌情感问题上,在教《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四首诗时,我让学生围绕着“四首诗歌都表达了爱国情怀,但又各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然后老师再分析归纳出:《春望》通过一个“望”字,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通过一个“犹”字,表达一诗人对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一个“思”字,表达诗人为国效力,收复失地的决心。
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可能一蹴而成,必须经过刻苦的努力,必须具备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总之,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发布时间】2023/5/10 14:46:28
- 【点击频次】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