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作者】 秦素梅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街道东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作业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语文作业观。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以学生为本,设计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优化作业设计是“减负”的关键。那如何做到优化呢?一般来说,设计的作业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有的放矢,明确目标
  语文作业的布置,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首先,总体目标不能脱离新课程的三个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业设计要有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要侧重于过程与方法,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过程;要体现能力的发展,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整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重在体验与实践。其次,作业设计还要注意具体目标: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与所学内容,可分学期作业目标、月期作业目标、星期作业目标、课时作业目标等等。
  如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课文相关的某一主题,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网上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课文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针对学生不知去哪查资料,查哪些方面的资料,查到资料后不知如何筛选的现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确定信息、获取信息、整理、集成信息的能力和素养。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确定信息任务为:最初的圆明园美吗,是什么样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为什么会被毁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圆明园的美丽可以查找相关图片以及古代对圆明园赞美的文章;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为什么会被毁灭?则可以查找有关的历史资料以及下载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有关片段,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学生了解了圆明园被毁灭的历史史实,老师可追问: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呢?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对此你有何看法?从而引发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资料进行探讨。可见,作业布置要以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千万不可随意,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二、投其所好,形式多样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差异性,就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有趣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有新奇的感受,激起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参与的欲望,而且与其他技能方式相联系,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 
  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分层作业:
  1.你爱阅读的话,不妨读一读维克多·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2.你爱习作的话,不妨给这篇小说虚构不同的结局。
  3.你爱朗读的话,不妨约几个同学有感情地分角色读一读课文。
  4.你爱绘画的话,不妨画出文中情节的漫画,表达出对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哈尔威船长产生崇敬之情。
  5.你爱唱歌的话,不妨创编一首赞美船长的歌给大家听。
  6.你爱文学的话,不妨摘录文中有表现力的语句。
  7.你爱探索的话,不妨查查资料: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对于遇到课文中有较大争议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来解决。当然,有些问题答案不求一刀切,言之成理就行了。比如,我们学了《三袋麦子》这篇童话故事时,小猪、小牛、小猴,到底谁的做法最好?就可不求统一答案,只要孩子们说出的理由充分就行。这种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好胜心与团结意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口才与急才。
  如果要学生做阅读题,我们也可以不是死做题,可以灵活一些,比如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谈你对这篇阅读文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特点或体会,可从字、词、句、篇、主题思想到写作特点、所受的感触、不足之处、改进建议等等方面进行评点,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了,有见地、有创新的还可特别表扬。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做阅读题是一种负担了。
  三、动之以情,提升修养
  “文以载道”。语文是除了工具性的特点之外,还有一种人文性的特点。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课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不能忽略作业的人文性,力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提升品德修养。如:我们学习《母亲的恩情》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从中受到亲情的感染和熏陶。我给学生布置作业:1.收集有关母爱的诗词、故事。2.欣赏阎维文的歌曲《母亲》,谈谈自己听后的感悟。3.学生讲述自己和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练习学生加深了对母爱这一主题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更明白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
  总之,“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语文课堂中要“精讲精练”,应精心设计作业,用新的课程理念设计语文作业,使学生由“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由“学会”变为“会学”。让学生有一种“我的作业我做主”的自豪感,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作业,喜欢语文。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兴趣,何愁语文课没人听,何愁语文课堂不高效,何愁学生负担减不了,何愁语文成绩提不高,又何愁语文不好教呢?

  • 【发布时间】2023/5/10 14:55:31
  • 【点击频次】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