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及途径

 

【作者】 曹金凤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以下问题:新教师处在专业化“最佳成长期”时的自我摸索发展,青年教师处在“高原期”时的专业发展停滞不前,中年教师职称评审后出现“迷茫期”等等。学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一些具体的策略和实施途径,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就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及途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是教师专业水平动态发展的一个过程。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由校内业务最顶尖的教师担任主任,通过“意见征集、民主讨论、重点研究、集体通过”的办法制订《校本研修制度》、《教师综合考评与奖励制度》、《名师及骨干教师的选拔与考核制度》等等,引领、组织教师们分析学科和自身的发展现状,制订发展策略,开展学习研究活动,实现共同快速成长。 
  二、扎实开展常态化的专题研修
  学校可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扎实推进“备、讲、评、思、论”的活动,每次活动尽量做到研究主题明确、集体备课有效、课堂教学生动、评课过程深入、教师反思真实、课后论坛有理有据。在反复不断的活动中,不断总结,使项目内容不断充实、形式不断创新,也为每位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使一位又一位的教师在常态化的专题研修活动中实现蜕变。 
  三、校本教研的深入推进
  “校本教研”是根据学校自身办学思想与办学实际,以教师为主体,借助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利用有关的教育科研方法,自主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教育科研活动。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学校首先可确立本校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然后再细化分解教学改革主题,确定诸多微小研究专题,各学科开展常态化专题研修活动,开展“跨越式”课题和生本教育课堂转型,鼓励教师成为新课程的参与者、建构者、开发者、实践者、反思者和研究者。
  在校本研究上,需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相结合;二是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三是与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相结合。而教师个人则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精神和专家意图的基础上,能动地执行新的课程实施方案,并思考其合理性,提出修改意见。
  四、师徒结对,专家引领
  学校为了帮助年轻老师快速成长,可开展“青蓝工程”等师徒结对活动,另外也可成立各科的名师工作室,邀请有资历、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师傅,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徒弟,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新教师的备课本、公开课教案、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教研论文、科研课题等,均在师傅的指导下予以实施。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指导老师分组对新教师课堂进行全面诊断:首先,示范备课,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预设学生情况等方面逐一分析;其次,由新教师自主备课,骨干教师指导修改教案,并持续跟进课堂教学;课后,从目标设定、流程设计、语言提炼、常规组织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即时指导。新教师根据点评反思得失,记录自己的优点、缺点及指导老师建议,建立起自己的成长档案,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五、构建同伴互助的成长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能够激发老师们的研究兴趣和动力,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认同感,切实提高教师学习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学校可成立青年教师研修班,为广大教师搭建平台,提供资源,教师们自行组织建立教研体,对于某一课题进行讨论,并且自行录制自己的教学过程,上传至教研平台,供各位教师学习讨论。传统的教学公开课观摩学习需要的组织成本大,并且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而教师的“同伴互助”成长正好弥补了学校集体教研的不足,促进了教师的协作学习和持续发展。
  六、搭建平台,开展竞赛式的磨练展示
  在每一次教学竞赛中,教师的成长是飞速的。学校每年可组织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教师结合本学科、本人的研究专题和专长,执教一节高水平的公开课,进行全校评比,教研组做坚强的后盾,群策群力,力求最好。同时推选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活动、做示范课和专题论坛讲座,每一次磨炼,教师的专业能力都会经历一次质的飞越,实现专业水平的跨越发展,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幸福。
  七、教育信息化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通过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化环境,使得教师在不同时空都能够学习,扩大学习的知识面,增加教师知识储备。教师还能够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教育和使受教育者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引起有益的变化,帮助受教育者愉悦高效地开展学习。
   课堂时间比较有限,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是每个老师都要积极思考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app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或离学生生活比较的远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和网上投稿平台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等社会性软件的低技术门槛、零成本、零维护和高绩效的特性进行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和群体化的教育反思。
  八、推动教师的自我反思
  如果没有教学反思,那么教学工作便只是在周而复始的一遍遍重复,教学水平便不会随着教龄的增长而增长,更谈不上专业化发展了。
  教师的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教材的内容、体系、结构和方法的变革,而且也是教师的变革。教师不应该是简单被动地解释和执行新课程,而应该主动参与建构和开发新课程。课堂不应该是单纯的课程改革实验室,而应该是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开放体系。这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充分研究和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直接施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并成为一个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思索的“反思的实践者”,在对实践不断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和超越。
  如今信息时代日新月异,如不学习便会跟不上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教育着社会的新生代,更加要求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学习,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才能负起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荀渊.未来教师的角色与素养[J].人民教育,2019(12):36-40.
  [2]李树玲,吴筱萌.变革实验室:技术赋能时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125-133.
  [3]李广平.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4):36-38.
  • 【发布时间】2023/8/5 14:49:39
  • 【点击频次】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