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学生除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越发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则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高中生;信息技术;创造力;培养方法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特点
(一)科学性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每个学科,并且成为高中阶段的独立学科。相比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无论知识点,还是实际应用,都有其基本的规则及标准。这一点从课题设置上就能看出端倪,比如:数据与信息、算法与问题解决、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这些都更注重实操和创新。高中生已经有较强的自控力,在课堂学习中能较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但若想让高中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借助各种教学法,调整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互动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形象地领悟到信息技术科学性的一面,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探究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
(二)实践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技术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能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课堂中,操作部分占有很大的比例,它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一些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动手动脑,逐步提升学习效果。
(三)综合性
信息技术课并不仅仅是教授信息技术知识,通常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个领域。因此,我们一定要将所学到的知识熟练地糅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够做到创新,培养学生的正确计算机思维。它的综合性也指学生正确使用新技能和原有知识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构建知识体系,信息技术授课方式还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虽然学科不同,但是仍存在很多共性的内容。因此,我们设计方式和素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这样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课程教学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及时优化、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内容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新课标教学内容中增加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科技成果。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更新和改善教学手段,探索运用辅助教学游戏、解析真实案例等教学举措,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更感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有更多独创性和自主性,比如:在讲授人工智能课程时可以结合Alpha Go与世界级棋手对弈的案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把新理论、新技术、新应用成果富有吸引力的特点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兴趣。此外,信息技术课程尤其适合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及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项目或任务目标,以目标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创新解决方法的能力。
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抽调精干教师,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就必修课“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的初体验”开展的一堂公开课,授课教师设计了内容简明、条理清晰、贴合学生实际的PPT课件,课件内容从前端语言HTML过渡到后端语言Python,有效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让人耳目一新。同时,教师在授课期间充分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对新授知识的理解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还能纠正学生一些不足和缺点,帮助他们用规范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一旦学生获得一些成绩,就会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我们要努力强化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内外知识、技能的一体化,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开办机器人社团,成立“3D”打印社团,成立创意“电子百拼”社团,组建信息技术“奥赛”兴趣小组。之后,还要通过各类知识竞赛烘托气氛,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积极投身到各种活动之中。学生在社团教师的指导下巧妙应用知识积极创新,机器人社团曾多次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奖。
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高中阶段除了开展信息技术必修课外,还应该让信息素质教育渗透各个学科教学,让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首先,其他学科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示例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其次,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也可以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的补充和完善。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实施翻转课堂,让学生根据掌握的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切身体会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比如: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模拟物理实验环境和实验过程,再设置主线清晰、内容丰富的教学情境。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互通互融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独立研判、探究的能力。
四、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众所周知,高中生最大的任务就是迎接高考。很多学校压缩其他课程的课时,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高考考试科目。面对这种情况,高中信息课程要保证上够、上足,同时要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课程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甚至影响到将来高考志愿的填报。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高中阶段教学特点,以兴趣为落足点,借助各种社团和竞赛活动,让高中生真正“爱上”这门神奇的课程。
关键词:高中生;信息技术;创造力;培养方法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特点
(一)科学性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每个学科,并且成为高中阶段的独立学科。相比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无论知识点,还是实际应用,都有其基本的规则及标准。这一点从课题设置上就能看出端倪,比如:数据与信息、算法与问题解决、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这些都更注重实操和创新。高中生已经有较强的自控力,在课堂学习中能较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但若想让高中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借助各种教学法,调整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互动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形象地领悟到信息技术科学性的一面,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探究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
(二)实践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技术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能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课堂中,操作部分占有很大的比例,它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一些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动手动脑,逐步提升学习效果。
(三)综合性
信息技术课并不仅仅是教授信息技术知识,通常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个领域。因此,我们一定要将所学到的知识熟练地糅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够做到创新,培养学生的正确计算机思维。它的综合性也指学生正确使用新技能和原有知识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构建知识体系,信息技术授课方式还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虽然学科不同,但是仍存在很多共性的内容。因此,我们设计方式和素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这样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课程教学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及时优化、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内容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新课标教学内容中增加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科技成果。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更新和改善教学手段,探索运用辅助教学游戏、解析真实案例等教学举措,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更感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有更多独创性和自主性,比如:在讲授人工智能课程时可以结合Alpha Go与世界级棋手对弈的案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把新理论、新技术、新应用成果富有吸引力的特点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兴趣。此外,信息技术课程尤其适合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及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项目或任务目标,以目标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创新解决方法的能力。
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抽调精干教师,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就必修课“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的初体验”开展的一堂公开课,授课教师设计了内容简明、条理清晰、贴合学生实际的PPT课件,课件内容从前端语言HTML过渡到后端语言Python,有效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让人耳目一新。同时,教师在授课期间充分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对新授知识的理解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还能纠正学生一些不足和缺点,帮助他们用规范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一旦学生获得一些成绩,就会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我们要努力强化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内外知识、技能的一体化,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开办机器人社团,成立“3D”打印社团,成立创意“电子百拼”社团,组建信息技术“奥赛”兴趣小组。之后,还要通过各类知识竞赛烘托气氛,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积极投身到各种活动之中。学生在社团教师的指导下巧妙应用知识积极创新,机器人社团曾多次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奖。
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高中阶段除了开展信息技术必修课外,还应该让信息素质教育渗透各个学科教学,让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首先,其他学科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示例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其次,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也可以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的补充和完善。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实施翻转课堂,让学生根据掌握的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切身体会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比如: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模拟物理实验环境和实验过程,再设置主线清晰、内容丰富的教学情境。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互通互融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独立研判、探究的能力。
四、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众所周知,高中生最大的任务就是迎接高考。很多学校压缩其他课程的课时,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高考考试科目。面对这种情况,高中信息课程要保证上够、上足,同时要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课程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甚至影响到将来高考志愿的填报。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高中阶段教学特点,以兴趣为落足点,借助各种社团和竞赛活动,让高中生真正“爱上”这门神奇的课程。
- 【发布时间】2023/8/5 14:54:24
- 【点击频次】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