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开发多种教育资源 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作者】 孔丽侠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和国家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教育资源;养成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和国家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同时,在第三条第八点强调提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教育的若干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由此可见: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要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必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学校这块阵地,积极努力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搭建好养成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一、以师为表,感染学生,润物细无声
  教书育人德为先,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小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极强,情绪化明显,容易爱屋及乌地“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容易“厌恶和尚恨及袈裟”或“良莠不辨”地盲目模仿老师。这使老师处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师其人是学校里重要的师表,最直观最富有教育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的特殊地位。因此,学校要充分整合和利用教师资源。首先在师德上要求严格、认真学习并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次是强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如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再次是严格教学的过程督促和管理,把使用规范的语言,标准的书写,规范的作业批改符号,工整的字迹等作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必须的制度来进行规范。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规范语言和实际行动长期持续地感染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特殊效果。
  二、营造氛围,持之以恒,品质自然生成
  古人有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教育史上有“孟母三迁”之佳话。这说明: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就必须优化育人环境,整合学校环境资源,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地在净化和谐的环境中受到有益的熏陶。
  1.优化文化氛围,注重文化传承。首先,利用校园场地如走廊、板报、楼梯间等,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布置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和宣传画。其次,利用主题班会和红领巾广播站宣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和历史文化底蕴,让浓郁的育人氛围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生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2.整合教材资源,发挥学科渗透。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德育为首位,这就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教书育人,特别是小学阶段,育人尤其重要,就是要通过学校这块育人的阵地,通过课堂教学这个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将学科教材和学生的养成教育(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事等)科学整合,将养成良好习惯的目标与知识教育有机整合,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教学效果。
  3.以活动为载体,构建展示平台。瑞士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皮兰杰提出:少年儿童道德成长、发展,不在于单独的外部环境,也不在于单独的主题内部,而在于主题与道德环境的积极作用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必须注重实践,使道德在实践中升华,使优良道德铭刻在心,化作自觉的行为。学生兴趣广泛,可塑性强,对活动的喜爱是他们的天性。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主题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适合学校特征,符合学生特点的系列主题活动,并极力使活动持续延伸,让学生在持续的活动中养成优秀的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校联动,形成合力,习惯慢慢养成
  20世纪70年代,德国科学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协同论”,不仅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在教育领域里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当各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联要素彼此协定、合作、同步一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地向同一目标运动时,就会形成合力,就会产生大于各个要素孤立相加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协调效应。1+1不会简单地等于2,必须形成合力。实际工作中经常听老师们说“5+2=0”,就是说学生在学校5天的学习养成,但是2天的家庭生活就抵消了,往往在周一时听课不那么专心,书写也非常差。当然,这种现象不是全部,但至少不是小部分。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光靠父母或教师某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联合父母和教师的力量,让家庭和学校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学校要积极主动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校讯通”(一种新型的学校、教师、家长短信交流平台)、家长会、家庭教育专题会等形式,交流学生教育的方法和渠道,沟通家校要求与学生表现,注重家校协调,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理想信念的树立,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项多方协作的系统工程。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成为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新时期的合格人才。
  • 【发布时间】2023/9/6 16:53:14
  • 【点击频次】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