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培养初中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实践探究

 

【作者】 李美霞

【机构】 陕西省神木市大柳塔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更为严格。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现代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使得许多学校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反应来看,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高效性、创新性等诸多特点,能够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驱动学生展开高效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合作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问题,探究其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探究策略
  地理课程本身有着极强的综合性特点,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内容全面,并可以可以让学生从中了解到各个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文理的兼容性,既有需要背诵的理论知识,又有像理科一样的探究活动。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依据新课改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学习,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1.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 合作学习教学设计不够充分
  现阶段,部分地理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合作学习开展的必要性,并在实际教学环节也纷纷应用合作学习,但由于课前准备没有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使得在课堂教学环节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导致学生还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以及交谈,就由于时间的原因匆匆结束,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合作学习成为教师调节课堂氛围、教学制度的一种方式,其真正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1.2 合作学习形式过于单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没有考虑到所提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是否能够驱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进而导致教学形式非常单一,所提出的问题也无法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学生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优等生越来越活跃,差等生越来越低沉,更无法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初中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策略
  2.1 建立更为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制度
  近年来,中考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为了保障合作学习可以顺利开展,教师首先要做就是建立更为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制度,具体应当考虑以下方面:(1)教师应当坚持“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合理地分配小组内部成员,人数以4—6人为最佳,并让不同成绩、不同性格、不同基础的同学进行交叉分配,使得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可以相配合,由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2)小组内部的划分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随时调整小组内部的成员,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制定小组内部职责分配工作,由小组内部选出组长,基础好一点的学生负责计划制定,中等学生负责具体执行,整个小组内部的调度由组长负责,以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2.2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强化小组互动与合作
  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讨论是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使得不同学生的思维可以实现交流、碰撞,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分享地理学科的学习经验,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的衔接,拓展学生地理思维,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以《海陆变迁》教学为例,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精心设计小组讨论的内容,帮助学生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讨论主题,让小组长组织学生展开有效的讨论。教师可以将主题设置为“海陆变迁的成因和过程”“如何验证大陆漂移学说”等,小组组长分配每个组员的职责,由组长负责难度较大的资料收集,基础差的学生负责一些简单的归纳、总结。当资料收集完成之后,小组长组织成员展开讨论,并对每个成员的意见、看法进行适当的评价,帮助其完善,以增进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这一过程中,一些小组还运用身边的工具来进行模拟,用地球仪讲述海陆的变迁过程、挤压书本模拟板块的隆起等过程,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小组讨论的科学性。
  2.3 丰富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非常新颖,其原因便在于其本身开放性、创(下转第92页)
(上接第93页)新性的学习模式,教师丰富合作学习形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构建高效地理课堂。例如:教师在讲解《天气和气候》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天气播报”活动,让每个小组负责几个省份的天气播报情境,并合作编写天气播报演讲稿,以选择代表发言。通过这种活动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与气候相关的天气情况,同时复习各个省份的名称,教师在这一环节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各个省份的天气、气候进行归纳总结,绘制成相应的思维导图。又如,在讲解《中国行政区》规划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中国地图,在课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其补充完成,看哪一个小组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全拼图互动。通过拼图游戏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各个版图的形状,并找到其所对应的省份。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合作学习模式得以进一步地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随之得到培养。
  2.4 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建立评价制度,这是保障小组合作持续开展的重要条件。在评价环节,教师要控制到评价用语,依据“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原则,针对小组内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全面,要在对学生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要给予其肯定,对配合默契,任务完成效率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于能够组织好合作学习任务的小组组长进行表扬。特别是学困生的表现要格外关注,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并进行鼓励,使得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心,进而增强地理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地理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通过小组内部的相互配合使得高水平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中低水平的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进而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玉华.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1):138.
  [2]严素兰.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应用和反思[J].考试周刊,2022(18):145+160.
  • 【发布时间】2023/9/6 18:29:40
  • 【点击频次】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