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优化探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社会在进步,教育也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教学目标已经从三维目标已经升级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物理学科核?素养是学?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终?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是学?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积淀、思维品质、能?表现、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不过目前来看,为了应对升学压力,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课业问题已经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一个“解题”机器人,这阻碍了学生发展性学习,也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绊脚石”。因此,如何有效优化设计物理课后作业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关键字: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终身发展;课后作业;优化设计
一、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的目的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起到重要作用。物理学科是从初二才开始设立的,因此初中物理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初中物理作为物理学科学习的开始阶段,其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分析物理现象、解决基本物理问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科学化设计物理作业,不仅能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供明确指导方向,还能在巩固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发挥课后作业的真正的功能。同时新课程物理作业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际体验,学生的实践体验是让学生获得经验、形成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一般书面形式的作业,把理论上的作业转化成实际生活中的作业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让物理教与学更加高效!
二、初中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的理论依据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有明确的教育要求以及课程理念,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发挥评价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所以,课后作业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应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发展和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的策略
课后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目前很多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如重复性较高、形式单一、没有分层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没有足够的挑战性、难以与实际生活联系等,无法发挥课后作业的真正的功能。笔者提出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的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1、任务差异化:合理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可以设定基础题、拓展题和创新性问题,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2、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从而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3、情境化设计:将物理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意义感。例如,设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4、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除了传统的笔试形式外,还可以考虑口头报告、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的形式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胜、探知欲强的年纪,作业应该有目的性、多样华、趣味化、合作性,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发展思维、培养科学方法、知识与实践性活动相融合,感受物理学科特点和功能性。
根据笔者平常的教学,除了常规的书面作业以外,还有以下几类课后作业的形式。这些形式的作业,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一般安排在时间充足周末假期,让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
1、小实验类作业
实验是物理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能力。小实验是除了课堂的演示实验、小组合作实验以外,一般学生在课后利用生活中的物件去完成,可反复多次尝试,充分体验物理过程。
例如:讲“光的色散”时,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原理,我会用三棱镜制造彩虹,也会在阳光正好的时候用一盆水、平面镜制造彩虹。课后我会布置作业:在有阳光的时候“人造彩虹”,可以拍成照片,也可以录小视频和同学们分享。学生不仅用水盆镜子造彩虹,还发现装水的塑料瓶等也可以出现“彩虹”。一次在晚自习的时候学生突发奇想,关掉教室的灯光,用强光手电筒通过三棱镜,制造了黑板一样超大“夜晚彩虹”,还兴奋的跑到教室外面向其他人班级炫耀“成果”。
2、信息收集类作业
利用网络、生活实际调查,可以课前或课后布置收集一些物理相关信息作业。事先制定收集项目表,收集相关信息,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话可说,有疑可论”。
如讲“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布置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长度,让学生感受长度概念,体验自己估测和实际测量值的不同,同时也对长度有更深入的理解。如讲“物态变化”一章,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就布置收集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了解并解释所收集到的物态变化现象,体会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危害,这样更灵活的掌握相关知识。如讲“水循环”时,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加实地采访收集全球水资源保护短缺、国家和个人水资源保护的资料,体验水资源的重要性。
3、手工制作类作业
利用生活身边的物件进行物理小制作,感受物理不“高雅”,而且很“接地气”。如利用笔芯做密度计,用小玻璃瓶做浮沉子,制作不倒翁、“公道杯”,用纸盒和平面镜做潜望镜,制作针孔摄像机等。平常作为废品用的塑料瓶可以制作的就更多了,如空气泡、流速与压强、连通器、喷泉、水流永动机等。用线圈和纸张自制扬声器......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更深入理解学习理知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感受到学习无力的乐趣。
4、整理型作业
整理类的作业一般在单元结束、重点章节的内容、试卷讲评完后布置。整理的内容包括:一单元或是某个重点章节的知识框架的思维导图、错题梳理、典型题易错题的整理等。老师反复重复讲,学生也有一遍一遍的错,在于学生没有时间讲自己零散的知识点框架化系统化,思维无法得到凝练,能力也无法提高;错题的整理也大多停留在表面,如仅是订正答案,没有时间消化理解其中涉及的知识点、方法、思维以及相似题型间的区别,可能再次出错。弄清楚一错题道题比做十到新题更有价值,整理的过程既是改错,也是学生自己在复盘,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物理既重视学生关注“物”,更应该强调学生的“悟”。课后作业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呈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重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物理,发挥课后作业真正功能,让教和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提高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2]《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优化物理作业设计教学案例》 临潼区徐杨初级中学 王海燕
[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作业的设计》祝敏莎
2020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县级立项课题《开发校本习题,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TKTZ-2071)研究成果。
关键字: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终身发展;课后作业;优化设计
一、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的目的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起到重要作用。物理学科是从初二才开始设立的,因此初中物理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初中物理作为物理学科学习的开始阶段,其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分析物理现象、解决基本物理问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科学化设计物理作业,不仅能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供明确指导方向,还能在巩固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发挥课后作业的真正的功能。同时新课程物理作业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际体验,学生的实践体验是让学生获得经验、形成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一般书面形式的作业,把理论上的作业转化成实际生活中的作业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让物理教与学更加高效!
二、初中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的理论依据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有明确的教育要求以及课程理念,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发挥评价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所以,课后作业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应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发展和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的策略
课后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目前很多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如重复性较高、形式单一、没有分层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没有足够的挑战性、难以与实际生活联系等,无法发挥课后作业的真正的功能。笔者提出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的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1、任务差异化:合理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可以设定基础题、拓展题和创新性问题,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2、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从而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3、情境化设计:将物理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意义感。例如,设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4、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除了传统的笔试形式外,还可以考虑口头报告、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的形式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胜、探知欲强的年纪,作业应该有目的性、多样华、趣味化、合作性,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发展思维、培养科学方法、知识与实践性活动相融合,感受物理学科特点和功能性。
根据笔者平常的教学,除了常规的书面作业以外,还有以下几类课后作业的形式。这些形式的作业,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一般安排在时间充足周末假期,让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
1、小实验类作业
实验是物理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能力。小实验是除了课堂的演示实验、小组合作实验以外,一般学生在课后利用生活中的物件去完成,可反复多次尝试,充分体验物理过程。
例如:讲“光的色散”时,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原理,我会用三棱镜制造彩虹,也会在阳光正好的时候用一盆水、平面镜制造彩虹。课后我会布置作业:在有阳光的时候“人造彩虹”,可以拍成照片,也可以录小视频和同学们分享。学生不仅用水盆镜子造彩虹,还发现装水的塑料瓶等也可以出现“彩虹”。一次在晚自习的时候学生突发奇想,关掉教室的灯光,用强光手电筒通过三棱镜,制造了黑板一样超大“夜晚彩虹”,还兴奋的跑到教室外面向其他人班级炫耀“成果”。
2、信息收集类作业
利用网络、生活实际调查,可以课前或课后布置收集一些物理相关信息作业。事先制定收集项目表,收集相关信息,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话可说,有疑可论”。
如讲“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布置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长度,让学生感受长度概念,体验自己估测和实际测量值的不同,同时也对长度有更深入的理解。如讲“物态变化”一章,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就布置收集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了解并解释所收集到的物态变化现象,体会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危害,这样更灵活的掌握相关知识。如讲“水循环”时,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加实地采访收集全球水资源保护短缺、国家和个人水资源保护的资料,体验水资源的重要性。
3、手工制作类作业
利用生活身边的物件进行物理小制作,感受物理不“高雅”,而且很“接地气”。如利用笔芯做密度计,用小玻璃瓶做浮沉子,制作不倒翁、“公道杯”,用纸盒和平面镜做潜望镜,制作针孔摄像机等。平常作为废品用的塑料瓶可以制作的就更多了,如空气泡、流速与压强、连通器、喷泉、水流永动机等。用线圈和纸张自制扬声器......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更深入理解学习理知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感受到学习无力的乐趣。
4、整理型作业
整理类的作业一般在单元结束、重点章节的内容、试卷讲评完后布置。整理的内容包括:一单元或是某个重点章节的知识框架的思维导图、错题梳理、典型题易错题的整理等。老师反复重复讲,学生也有一遍一遍的错,在于学生没有时间讲自己零散的知识点框架化系统化,思维无法得到凝练,能力也无法提高;错题的整理也大多停留在表面,如仅是订正答案,没有时间消化理解其中涉及的知识点、方法、思维以及相似题型间的区别,可能再次出错。弄清楚一错题道题比做十到新题更有价值,整理的过程既是改错,也是学生自己在复盘,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物理既重视学生关注“物”,更应该强调学生的“悟”。课后作业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呈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重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物理,发挥课后作业真正功能,让教和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提高初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2]《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优化物理作业设计教学案例》 临潼区徐杨初级中学 王海燕
[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作业的设计》祝敏莎
2020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县级立项课题《开发校本习题,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TKTZ-2071)研究成果。
- 【发布时间】2023/9/6 18:29:52
- 【点击频次】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