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在《黄土高原》课例中的渗透教育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本文以《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为例,分析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的渗透。课例中以黄土为主线,设计了黄土“家”、“形”、“魂”、“根”四大板块,在四大板块中巧妙渗透区域传统文化,尽展文化魅力、大国自信,逐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字:传统文化;地理教学;黄土高原
近来,河南卫视不断进入人们视线,从《元宵奇妙夜》到《端午奇妙游》,从《唐宫夜宴》到《祈》,之所以它能不断得到人们的赞许与肯定,源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源于它充分的证明了传统文化并不代表过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而作为文化传递的主阵营,我们应当如何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接下来,笔者将以《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中的第一课时为例,粗浅分析在地理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一、课程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
1、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五色土”中黄土位于正中央,进一步体现了本区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是本区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石。
2、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使本区形成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如黄帝陵、晋祠、永乐宫、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了解更多的名胜古迹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传统民居——窑洞。在中国陕甘宁地区,局部黄土层厚达几十米,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陕北人民的象征,是黄土深层文化的象征。
4、传统民风——陕北民歌信天游、安塞腰鼓。信天游是当地的传统民歌,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陕北汉子剽悍、虎劲、牛劲的体现,极具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5、传统民俗——榆林剪纸是陕西榆林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享誉中外的陕北剪纸的精华,也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
二、课程思路
本文以黄土为主人翁,围绕黄土的“家”、“魂”、“形”、“根”展开教学,介绍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文化、黄土地貌景观、黄土的来源等第一课时的基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思路大致如表1。
表1:教学思路
三、课程过程
(一)“我”的家
引入: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上的古典舞《唐宫夜宴》火遍全网,14名女舞蹈演员诙谐可爱、略显憨态,又婀娜多姿、秀逸韵致,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了当代人面前。《唐宫夜宴》的大火,彰显了盛唐文化的繁荣,反映出大国文化的自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在哪里呢?
图1 《唐宫夜宴》视频截图
图2 五色土
过渡: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要追溯到农耕文化,教师放映“五色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最中间的是黄土,说明了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密切关系。黄土的“家”在哪里呢?进一步引导学生黄土的集中分布区域在黄土高原。
传统文化渗透:学生通过教材阅读,了解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同时,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结合黄帝陵、晋祠、秦始皇兵马俑、永乐宫壁画,介绍本区域内的一些名胜古迹,让学生对本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利用黄土高原的地形图、中国局部政区图,认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涉及的省区、分析其气候特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
(二)“我”的形
活动: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于是形成了塬、墚、峁、川四种形,实验探究四种形态形成过程。
传统文化渗透:提出假设学生是黄土高原上的居民,让学生自主选择居住地及分析原因,并且让学生思考本区的传统民居,教师利用图文资料介绍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黄土人民的知识结晶,窑洞冬暖夏凉,住着既舒适又节能,其朴素的外观既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又显示着建筑美学上的别具匠心。所以当之无愧的成为了黄土人们的象征,黄土文化的象征。
(三)“我”的魂
过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形成了自己的民风民俗,成就了黄土的“魂”。
传统文化渗透:活动——黄土文化小串烧
①信天游,播放音频《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让学生从听觉上了解信天游高亢嘹亮、扣人心弦、回肠荡气、富有节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从自然角度思考黄土高原上为何形成了信天游。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认识黄土高原地表形态,为适应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因此产生了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谐的信天游。所以,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②安塞腰鼓。播放视频《爱上安塞》(如图3),教师介绍安塞腰鼓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其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本区历史上作为军事重镇,历史上安塞腰鼓可击鼓报警、击鼓助威、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图3《爱上安塞》视频截图
图4《榆阳非遗—陕北剪纸》视频截图
③陕北剪纸。活动小组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卡纸和手工剪刀进行剪纸活动。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榆阳非遗——陕北剪纸》(如图4)。榆林剪纸因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养,有神州南北东西八面来风的熏陶而淳厚隽永,古朴生动,多姿多彩。它兼备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写意豪放和南方剪纸工巧细致、写实秀美的特点。千百年来,榆林剪纸以窗花、喜花、寿花、炕围花、祭祀花等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年年岁岁、世世代代,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社会风景。
(四)“我”的根
过渡:黄土文化是黄土的灵魂所在,是世世代代的黄土人的精神寄托,然而这个孕育了土生土长的黄土魂的黄土却不是本地的,那它来自何方,如何而来,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究黄土的“根”。
活动: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认识“风成说”,再利用教材活动中的证据,得出结论:①黄土是从天上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②黄土的根在西北方;③黄土不是土生土长的。利用这些材料一步步印证黄土“风成说”。了解黄土的来源既黄土的“根”。
通过上述学习,让学生发现这片文化绚丽的黄色土地,理解并实践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并且花香四溢,沁人心脾,逐步树立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四、课程反思
本课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较多的一节课,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大国文化自信。在本课的教学生过程中笔者努力的将各个文化要素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其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的挑战,如剪纸中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时间把控、教师引领等,通过种种尝试,经过多次打磨,最终得到了本课的雏形。但本课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传统文化的深度不够,本课更侧重于多角度的认识本区的传统文化,所以对每种文化的理解更多的停留于表面,所以,后期笔者也将继续探究如何更深入有效的在日常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
关键字:传统文化;地理教学;黄土高原
近来,河南卫视不断进入人们视线,从《元宵奇妙夜》到《端午奇妙游》,从《唐宫夜宴》到《祈》,之所以它能不断得到人们的赞许与肯定,源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源于它充分的证明了传统文化并不代表过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而作为文化传递的主阵营,我们应当如何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接下来,笔者将以《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中的第一课时为例,粗浅分析在地理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一、课程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
1、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五色土”中黄土位于正中央,进一步体现了本区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是本区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石。
2、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使本区形成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如黄帝陵、晋祠、永乐宫、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了解更多的名胜古迹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传统民居——窑洞。在中国陕甘宁地区,局部黄土层厚达几十米,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陕北人民的象征,是黄土深层文化的象征。
4、传统民风——陕北民歌信天游、安塞腰鼓。信天游是当地的传统民歌,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陕北汉子剽悍、虎劲、牛劲的体现,极具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5、传统民俗——榆林剪纸是陕西榆林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享誉中外的陕北剪纸的精华,也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
二、课程思路
本文以黄土为主人翁,围绕黄土的“家”、“魂”、“形”、“根”展开教学,介绍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文化、黄土地貌景观、黄土的来源等第一课时的基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思路大致如表1。
表1:教学思路
三、课程过程
(一)“我”的家
引入: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上的古典舞《唐宫夜宴》火遍全网,14名女舞蹈演员诙谐可爱、略显憨态,又婀娜多姿、秀逸韵致,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了当代人面前。《唐宫夜宴》的大火,彰显了盛唐文化的繁荣,反映出大国文化的自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在哪里呢?
图1 《唐宫夜宴》视频截图
图2 五色土
过渡: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要追溯到农耕文化,教师放映“五色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最中间的是黄土,说明了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密切关系。黄土的“家”在哪里呢?进一步引导学生黄土的集中分布区域在黄土高原。
传统文化渗透:学生通过教材阅读,了解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同时,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结合黄帝陵、晋祠、秦始皇兵马俑、永乐宫壁画,介绍本区域内的一些名胜古迹,让学生对本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利用黄土高原的地形图、中国局部政区图,认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涉及的省区、分析其气候特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
(二)“我”的形
活动: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于是形成了塬、墚、峁、川四种形,实验探究四种形态形成过程。
传统文化渗透:提出假设学生是黄土高原上的居民,让学生自主选择居住地及分析原因,并且让学生思考本区的传统民居,教师利用图文资料介绍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黄土人民的知识结晶,窑洞冬暖夏凉,住着既舒适又节能,其朴素的外观既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又显示着建筑美学上的别具匠心。所以当之无愧的成为了黄土人们的象征,黄土文化的象征。
(三)“我”的魂
过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形成了自己的民风民俗,成就了黄土的“魂”。
传统文化渗透:活动——黄土文化小串烧
①信天游,播放音频《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让学生从听觉上了解信天游高亢嘹亮、扣人心弦、回肠荡气、富有节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从自然角度思考黄土高原上为何形成了信天游。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认识黄土高原地表形态,为适应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因此产生了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谐的信天游。所以,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②安塞腰鼓。播放视频《爱上安塞》(如图3),教师介绍安塞腰鼓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其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本区历史上作为军事重镇,历史上安塞腰鼓可击鼓报警、击鼓助威、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图3《爱上安塞》视频截图
图4《榆阳非遗—陕北剪纸》视频截图
③陕北剪纸。活动小组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卡纸和手工剪刀进行剪纸活动。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榆阳非遗——陕北剪纸》(如图4)。榆林剪纸因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养,有神州南北东西八面来风的熏陶而淳厚隽永,古朴生动,多姿多彩。它兼备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写意豪放和南方剪纸工巧细致、写实秀美的特点。千百年来,榆林剪纸以窗花、喜花、寿花、炕围花、祭祀花等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年年岁岁、世世代代,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社会风景。
(四)“我”的根
过渡:黄土文化是黄土的灵魂所在,是世世代代的黄土人的精神寄托,然而这个孕育了土生土长的黄土魂的黄土却不是本地的,那它来自何方,如何而来,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究黄土的“根”。
活动: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认识“风成说”,再利用教材活动中的证据,得出结论:①黄土是从天上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②黄土的根在西北方;③黄土不是土生土长的。利用这些材料一步步印证黄土“风成说”。了解黄土的来源既黄土的“根”。
通过上述学习,让学生发现这片文化绚丽的黄色土地,理解并实践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并且花香四溢,沁人心脾,逐步树立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四、课程反思
本课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较多的一节课,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大国文化自信。在本课的教学生过程中笔者努力的将各个文化要素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其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的挑战,如剪纸中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时间把控、教师引领等,通过种种尝试,经过多次打磨,最终得到了本课的雏形。但本课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传统文化的深度不够,本课更侧重于多角度的认识本区的传统文化,所以对每种文化的理解更多的停留于表面,所以,后期笔者也将继续探究如何更深入有效的在日常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
- 【发布时间】2023/11/4 16:53:48
- 【点击频次】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