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法探究

 

【作者】 江 希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真静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教师走出“教以应试”的传统而不断创新教法实施。本文探讨了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利用创新的教学情境、给课堂带来激励评价和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思考等教法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创新能力;教法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终身发展最有价值教育的特殊学科,其不仅富有情感,有独具个性的学科特点,其突出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内容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阵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生理、意志、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加大教法探究力度,尽可能地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出能给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实施方式,努力在提效提质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接下来,我通过这几年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法探究聊聊实践策略。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敢于创新思考的环境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之上的展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倡导学生创造力培养中提出了“氛围观”,,其内容就是要求执教者加强和谐民主氛围的建构。这几年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个体的创造能力与其良好心理的养成,除了个人的内在因素之外,也受到外在的教育因素的作用。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催生出优秀的人才;而一个恶劣的环境也同样会抑制一个人的创造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把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作为“开场白”,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的课堂环境,让他们敢于探索与创新。落实到教学中,我们老师一进入教室就一定要摒除“教以应试”杂念,摒除尽快完成教学讲解任务的烦恼,专注优化学生主体性,凡事都要从同学的立场去想,对每个同学都给予信赖,对每个同学都要有一个亲切的笑容。老师通过对学生的爱和尊敬来获得他们的喜欢和信赖。这样就提高了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教育环境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主体作用就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基础。
  二、利用创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
  多年教法探究告诉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又与教师自身的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长期没有创新的教学套路是无法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只有新颖有变化的课堂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创新”。所以,老师自己的思想也要有创新,以革新者的姿态走进所建构新的教学环境的教法实践中去,给自己、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思考、善于启发、相互促进的创新环境。
  比如,在学习《草原》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就创设了一个“画语文”的操作情境,我请同学们结合文本中对大草原的描述对文中的“这些小山”进行勾勒,绘制出你理解的草原之山。同学们一边阅读一边用手中的绿漆画,教室里充满了欢乐的氛围。她们通过对色彩的“涂抹”来体验山冈的“柔美”,对草地上的“翠色欲流”的“渲染”。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来描写这片美丽的草地。这样的教学实施一改了传统的分析讲解,不仅让语文课动起来了,更让同学们都沉浸在了一个美丽的大草原里,他们积极而又兴奋的状态放飞了他们想象,创新的语文实践带来了“翠色欲流”的草原之山。
  三、给课堂带来激励评价让学生大胆地去发挥创新思考
  人不激不奋。激励的教法就是通过外在因素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将激励带上课堂展开评价既能促进学生“亲其师”“乐其学”又能让学生获得心理自由所需要的“底气”,满足学生被肯定的需求。这样的教法实施需要教师使用表扬的语言或者很有夸张性的姿势动作来进行,调动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老师要正确地应用“无错原则”,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是一个不断发生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创新的过程更是如此,要对他们所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甚至看来有错的做法、想法等问题给予敢于思考的肯定和纠正,让他们的创新思考能得到教师认可和支持。抓住学生的大胆想象和思考进行鼓励,“你讲得太棒了”“你真聪明”“你想法真独特”这些赞美之语我们教师要勤于说出口,用富有赏识性的话语持续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创新的语文实践中得到一种能催人大胆想象、大胆思考的情绪感受,成为乐于思考的学生。
  四、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思考而促进发散思维得到培养
  创造性思考具有强烈的求异性特征。求异性是一种面向多元的敢思敢想,往往是由着中心的一点向多个角度进行发散思考的一种开放性思维活动,也称发散思维。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进行语文实践,鼓励学生面对文本要自主地去质疑和思考,去探索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从多个角度有创意地去解决那些难以解决的语文难题。多年实践告诉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能仅在于寻求课堂声音的一致性,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表达和思考,突出求异创新,而且要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要激发学生寻找多种解题方式而不是所谓的标准答案,让他们在求异思维的同时学会知识和方法,并在新知识的运用实践中发展多元发散思维,让创新思维变成创新实践。
  当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法是无法一纸一言穷尽的。正如创新一样,还有很多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究揭密。但只我们走在探究路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就会有很多实践平台和培养机会。所以,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中我仍然将会继续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教法和新途径,力争通过良好的教育培养为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赋能。
  参考文献:
  [1]杨维煌,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今日科苑, 2010年。
  [2]吴玉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科学,2020年。
  • 【发布时间】2024/1/6 16:08:21
  • 【点击频次】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