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初探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作者】 汤卓婷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生无论是在口头作业还是书面作业上的监督,脱离监督的作业往往不如人意。因此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小学语文作业如何在有效性上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是根据新课改要求进行创新,要把自主化、个性化、趣味化、生活化、趣味化融于一体,这样才能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分层;实效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啊,课外作业就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一种很好的复习方式。作业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的巩固和延伸,更应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目标前进的手段之一。作为家校联系的重要纽带,它是学生学习的晴雨表,是教师和家长衡量学生某阶段学习情况的主要尺度。可是,目前的小学语文作业普遍存在量多质低、拔苗助长的现象,形成“学生厌、家长烦、老师累”的怪圈。
  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结合我校教育特点,笔者认为只有改变语文作业的形式,设计新型多样的作业类型,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学习语文知识的情感态度。笔者认为小学语文低年级作业有效性的设计研究势在必行,现将近几年的作业设计心得梳理如下: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做语文作业
  趣味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业中充满了各种繁、难、偏的应试练习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让作业更为有效,教师必须明确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不能把学生绑缚在死记硬背上,要更新观念,重视疏导。
  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其实是那些单调的书写作业让他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把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1.作业量的分层
  对作业量增减的依据是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对其发展的要求。内容简单、容易掌握的就少布或不布,切忌重复布置简单重复性强的机械性作业,这会极大挫伤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给这些学生减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其他爱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有些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些学生会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尝试“摘树上的果实”。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对于读书笔记这类作业,低年级应以摘抄为主,中年级要以概述为主,高年级以谈感受为主。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习相同的知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效率较低,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会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学生在形式丰富多彩的作业诱导下,必然会对做作业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大大提高。
  布置作业时,可以是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小狗学叫》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本剧,起到理解深化、巩固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让学生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上学生把口语交际课中的观点拿到生活中实践一下,学习与人交主,锻炼口语交际、待人处事的能力。这类作业真正让书本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知识放在生活中进行检验、进行思考,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总之,作业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新奇多变、生动活泼的作业会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无限的乐趣。教师应该像对待教学设计一样精心对待作业设计,着眼于多元学习理论,设计出多元化的作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乐趣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晶.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改革[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1-19.
  [2]谢伟.多样性作业让学生乐学语文[J].《教育基础参考》2010年8月
  [3]周秋竹.新课程语文作业的设计和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05,(6):13-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0
  • 【发布时间】2024/1/6 16:09:47
  • 【点击频次】174